看板 Warfar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CLIPPER (N368PA)》之銘言: : 標題: [討論] 大和vs.TF54? : 時間: Sun Apr 7 23:53:16 2013 : : 今天是大和號被擊沈73周年。 : : 小弟好奇:如果Mitcher沒有「私自」派出機群去把大和艦隊給炸上西天, : 而按照Spruance的規畫,由Deyo率領老戰艦組成的TF54與日方進行一場傳統海戰, : 結果可能會是怎樣?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 From: 111.240.227.253 : 推 tenweli:老美:送你都沒差啦! 04/07 23:58 : ※ 編輯: CLIPPER 來自: 111.240.227.253 (04/08 00:18) : 推 kingstong:日軍真的有用撞的戰法,因為砲彈打完了沒得補給,話說大和 04/08 01:41 : → kingstong:最後一次的參戰是參與沖繩保衛戰,原本計畫是要擱淺在灘 04/08 01:42 : → kingstong:頭當砲用,總之大和是神風自殺用,也是日本軍部的最後掙扎 04/08 01:45 在日本的特殊體制下 最後掙扎只能說是日本海軍的想法 日本陸軍的想法是在沖繩放美軍的血好讓本土決戰輕鬆點 : → kingstong:可憐的是連沖繩都還沒到就被炸沉了,非常之悲壯 04/08 01:46 : 推 qlz:大和再強也不可能真的能同時贏得兩艘IOWA級,何況當時遠不止 04/08 02:16 : → LUDWIN:另外美軍的雷達射擊技術應該比日方的傳統三角標定穩多了 04/08 09:52 雷伊泰時日本海軍也開始搞雷達射擊了 其中用雷達代替測距儀的效果還不錯 但是測向誤差還是太大 (也就是說在能見度不太差的狀況下跟美軍的雷達射擊沒有很大的差別 畢竟用方向盤對準敵艦並不是很難的事情 精度也比用雷達高多了) : → hazel0093:連南達科他都搞不定 還想打愛荷華XD 04/08 09:54 霧島跟SD本來就差很多了 不過稍後看來那個大改裝相當值得 (沒向HOOD致敬已經算超水準了) : → kingsmill:沒記錯的話,大和的光學瞄準雖然強大,但是落點要靠水上 04/08 10:53 : → kingsmill:飛機去看,對上美軍這種搞法明顯就是扯淡。另外大和也跑 04/08 10:53 : → kingsmill:不過Iowa,1V多基本上是必死的,單挑也不一定有什麽優勢 04/08 10:54 情況許可的話當時各國海軍都偏向派校射機去看彈著狀況,畢竟從上方看直觀多了 不過在30KM上從艦橋上判斷彈著是可能的 大和在雷伊泰就三次射擊內跨射了白平原 無法判段彈著的話顯然不會有這種成績 (第一次近了約4000YD 第二次遠了約300YD 第三次跨射 ) : 推 kingsmill:剛剛確認了一下,發現Deyo手下還有Alaska和Guam兩艘疑似 04/08 11:01 : → kingsmill:巡洋艦。。。。。 沒有意外的話這個想定下這兩條的實質用處不大 可以說換成兩條CA在那邊也差不多 : → PsycoZero:日本人說美國的雷達沒有那麼強,大和號的雷達也沒(ry 04/08 13:05 : → dasfriedrich:兩者的解算速度應該差很多,除非是目視距離交戰。 04/08 14:21 海上炮戰大多數是在目視距離內的 且不管是最遠的命中彈(25km級) 或最遠的跨射(30km級) 對戰艦上的觀測儀器來說目標都在水天線以上 美軍的優勢是可以在自身機動時對直線等速航行的目標有效的攻擊 且拜安定儀之賜可以在難以確認水天線的時候有效的(只靠雷達)射擊 (參照水天線是那時準確確認艦體傾斜狀況的主要方法) : 推 katana89:雷伊泰就被電過一次了 這裡只會更糟 04/08 19:19 : 推 leptoneta:大和級什麼時候在雷伊泰打過艦砲決戰了? 04/08 21:17 : 推 katana89:大和是沒有 不過就算她在蘇里高也改變不了什麼.. 04/08 21:27 如果只是套入當時的狀況的話 不會像扶桑/山城那樣這麼快被魚雷解決 對美軍那些14"炮和舊16"炮的防護效果應該也不錯 : 推 kingsmill:大和在Leyte是沒有打過艦炮決戰,可是面對驅逐艦和護航 04/08 22:09 : → kingsmill:航母也沒打出什麽名堂啊。看當時雙方艦隊帳面數字,日艦 04/08 22:10 : → kingsmill:不把美艦連運輸船團一起“轟沉”都是失敗,結果。。。 04/08 22:10 當時美軍場上的那些船不斷的做避彈機動 而當時不管誰家的火控系統都 只能對付直線等速航行的目標 這劇本在特魯克附近也上演過 當時是野分VS跟兩條IOWA級 野分艦長在看到火光後就立刻轉舵 等著彈後再回到原航線(然後就是迴圈了) 就算後來被校射機上的觀察員發現規律 還是來不及協調火力 (時間足夠的話可以讓部分船的主炮往對方若規避時的預想位置射擊 但IOWA級要追野分本來就很勉強 且因為炮耳軸傾斜問題在開火前還 要轉舵讓主炮的射向不在艦首左右十度以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9.152.72
kingsmill:推,另外美軍的炮瞄雷達似乎已經可以做到找水柱看落點了 04/12 04:32
mk8火控雷達開始有的功能 不過圍毆的時候不好用(這時候還可以用著色彈協助目視判斷) (部分的例子中用雷達的一方是不觀測彈著的)
Yijhen0525:但假如大和是被轟沉不是被炸沉的這故事會更悲壯 04/12 07:32
leptoneta:被轟沉的話會死更多人 04/12 11:33
PAULDAVID:機械計算機能做到砲彈未著水,就校正下輪射擊參數? 04/12 12:31
80年代後的iowa的機械計算機應該可以 至少可以馬上改輸入計算機的炮口初速
PAULDAVID:印象中美軍射控 對雷達與機械計算機的連動是個大利多? 04/12 12:33
可以連動的系統要到更後來(50年代)才有 那個年代要嘛是沿用原本測距儀+方向盤的作業方式 要嘛是用裸猿mk1(現在國軍船上的某些系統間似乎還是靠裸猿mk1?) 50年代的美軍教學影片中雷達觀測水柱後的得知的彈著遠/近數據還是用裸猿mk1來處裡的
hazel0093:打南達的那次穿甲彈品質很XD 雖然說剛裝了幾發而已 04/12 16:06
8"炮的穿甲彈表現不差 其中一顆在裝甲上鑽了個8"深的洞(如果不是把14"當成8"的話) 不過南達上的那些坑是誰打得還是個好問題 ※ 編輯: a5mg4n 來自: 140.119.152.72 (04/12 16:27)
PsycoZero:眼球1號的話二戰老船都還是吧 04/12 16:53
hazel0093:我是想問原PO栗田艦隊的表現啦 就是不討論逃跑的原由 04/12 18:03
hazel0093:只討論轟擊運輸艦隊的表現 大核四乎也不怎麼樣? 04/12 18:04
大和根本沒看到運輸艦隊... 至於雷伊泰灣那場的表現的話 日本人在炮術上的表現有中上水準 問題是對砲擊的效果過於樂觀+美國人不"配合" (通常用艦炮對轟時為了自己計算方便 大家都是等速直線航行 但是CVE和DD/DE被BB單方面調戲的話就沒這個必要了 反正這時炮戰絕對打不過) (跨射一兩次後看到對方冒黑煙就以為對方被重創 然後轉移目標的事發生多次) 戰場指揮上的巨大問題就是另一個層次的事情了 另外 部分使用斜度儀確定對方航向的船可能會因為艦型判別錯誤而失準
hazel0093:在講個老梗 大和至少算世界第二吧? 04/12 18:05
※ 編輯: a5mg4n 來自: 140.119.152.72 (04/12 18:44)
hazel0093:猶記得水上飛機兩架一起飛就去靖國神社XD 04/12 20:41
到菲律賓了吧?
hazel0093:完全只能靠光學 不過那次並沒有到最大距離 不過天氣很 04/12 20:42
hazel0093:不怎樣 04/12 20:42
hazel0093:大和一靠光學 二靠飛機 三靠雷達 04/12 20:43
hazel0093:光學距離太遠地弧看不到 觀測飛機飛不起來 雷達很爛 04/12 20:44
雷達也有地弧問題 然後就算看到了只要對方學野分你也沒輒 (從開炮到著彈動輒40秒以上 對方一個滿舵你這輪就白打了)
hazel0093:足以成為世界最貴的悲劇之一 04/12 20:45
帳面上看大和並不貴 尤其跟美國那些貴到破表的船相比 另外大和也沒有什麼嚴重缺陷 火控系統也就是41年大多數國家的水準 (缺陷的話 例如抖抖抖不停的北卡級 後來實際上跟長門差不多快而且還是會抖的南達級 被一顆航空魚雷搞到失去戰力的維內拖 還有德國人的鍋爐) ※ 編輯: a5mg4n 來自: 140.119.152.72 (04/12 23:34)
hazel0093:喔 我指的是是大和在雷伊泰灣的觀測飛機 不知道是否記錯 04/13 01:59
kingsmill:大和相對於日本國力才稱得起貴,美國人要真想做也就做了 04/13 03:47
跟日本1937~1941間因為某事件花的錢相比也是小錢 那些錢大概能造50條以上的大和
qlz:美國人的財力是日本人的十倍不只吧...... 04/13 03:52
※ 編輯: a5mg4n 來自: 140.119.152.72 (04/14 01:58)
zick0704:918? 04/14 08:23
PsycoZero:1937是盧溝橋啦 04/14 10:39
※ 編輯: a5mg4n 來自: 140.119.152.72 (04/14 1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