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Warfar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1,戰場某種程度上是相對固定的。並不是每一個地方都適合打仗。 這一點攻守雙方都很明瞭。即便是小說裡不也經常說某地是什麼兵家必爭之地麼? 由於偵查的存在,雙方對對方軍事行動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並相應作出戰術安排。 2,勝利的標準看對方應對能力的瓦解程度,不一定非要殺到市政廳。 今天的城市防守也不一定要守政治核心地區。 3,屯兵方式有很多種。基本是長期的。有相應的軍需供應設施和資源供應能力。 短期的集結不算屯兵。 5,裝備不一定完全一樣,但在古代也不會有太大的代差。 7,戰敗方的物資是戰勝方最重要的虜獲對象。 中國史書上獲勝方常“大獲資仗”,就是虜獲戰敗方所得。 屍體也往往不處理。參合陂之戰後,拓拔方肯定沒有處理後燕軍隊的屍體。 之後慕容垂再次來到參合陂時,還看到後燕軍隊骨骸相積的慘景,竟感悲涼而死。 ※ 引述《IMBALLGOD (神)》之銘言: : 1.想請教各位先進 古代交通或定位並不發達 : 要讓兩軍再戰場上兩軍對陣是約好 還是真的遇的到? : 2.以前真的是每個地方都有蓋[城池]嗎? : 打進去佔領市政廳算戰勝? 還是一定要把對手殺到落荒而逃? : 如果不是每個地方都有 怎麼樣算佔領? 佔在那個地方修營寨? : 如果套到現在 守兵是守鄉鎮市區的公所嗎(市政廳)? : 3.[屯兵]是指在某個地方集結(短期) 還是在那裡修建營寨(中長期)? : 4.古書如三國演義 戰爭都會寫說[甲地是乙地的咽喉 甲地一失乙地不保] : 試問假設如果要守台北 基隆一失 應該要把兵帶到台北的哪裡守備? : 5.兩軍的裝備款一定不一樣嗎?(如同現在火拼 各咬不同吸管之類) : 6.三國古裝劇中都有大旗(如:魏 或者:關 ) 在主將喊上阿之後 : 兩軍交戰 萬馬奔騰 雙方人馬奮勇向前 雙方都會夾雜大旗互相衝入敵陣 : 我是想問說掌旗的衝進去之後不是很尷尬? 別人都拿刀弄槍 她們拿大旗是打什麼...? : 7.戰完橫屍遍野怎麼處理? : 以上 從小到大內心的問題 望各位大大不吝指教 -- 我們以佔世界22%的人口﹐消耗了世界1/3的資源﹐創造了佔世界5%的GDP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62.105.104.231
kerry0496x:簽名檔這樣比也不公平啦orz 04/15 18:10
wtj1003:請問簽名檔中的 "1/3的資源", 是資源還是能源(石油, 煤)? 04/15 18:12
MOONRAKER:推文與標題不符,封面不對人。 04/15 19:03
Bastain:參合陂之役後燕主力盡失 五原被拓跋所奪 說實在還蠻慘的 04/15 20:38
fallwind:這是哪個國家啊......XDDD 04/16 12:24
zephyr9114:還有哪一國... 04/16 16:45
JustinTW:好像2007時是8%經濟,現在不知道竄到哪了 04/19 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