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Warfar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ThomasJP (筆劍春秋梁父吟)》之銘言: : ※ 引述《jimmy5680 (會飛的企鵝)》之銘言: : : 前面有幾位已經說了不少東西,我只說說他們沒有談的部分。 : : 面對中亞民族 : : : 鄂圖曼的中亞宿敵中,最著名的莫過於波斯的薩非王朝, : : 雖然和帖木兒一樣使用中亞戰術,薩非王朝一開始卻大敗給鄂圖曼, : : 其關鍵正是火藥武器和禁衛軍步兵(改宗兵)。 : : 在火藥步兵還未興盛時,騎兵仍是乾草原霸主, : : 帖木兒的騎兵不論數量還是素質都領先鄂圖曼, : : 指揮官戰術能力倒是其次,因為雙方騎兵戰術差不多,蠻制式化的, : 倒不是說多制式化,當時歐洲騎士也一樣沒啥戰術可言XD 不過乾草原騎兵戰術至少比騎士繁複,必須屢次進行機動佯攻,想辦法欺騙對方。 當然,對游牧民來說是很簡單的事情。 : : 鄂圖曼戰略失利倒是真的,也因此被迫主動攻擊而失敗。 : : 16世紀,薩非王朝也自稱全世界最優秀的騎兵,足見中亞騎兵確實比鄂圖曼強大。 : : 後來波斯引入火藥步兵,鄂圖曼卻國勢漸衰,所以一度此消彼漲, : 更重要的是鄂圖曼的主要擴張方向一直是地中海跟歐洲,在東方常常是守勢 : 而波斯傳統的擴張方向正好是大亞美尼亞和兩河流域... 嗯...波斯地區的政權確實比較習慣向西打, 但是鄂圖曼也屢次向東打,都是遇到薩非軍隊使用焦土戰略才撤退, 應該不完全算是守勢吧? : : ,直到雙方完全停戰,兩邊已經都衰弱了。 : : 面對歐洲 : : : 我覺得我之前翻譯過一小部分的書寫得很不錯,可以看看...前提是願意看英文, : : 或是我看看以後要不要翻譯重要的部分。 : : The Fall of The Medieval Kingdom of Hungary:Mohacs 1526 - Buda 1541 : : 中世紀匈牙利王國的陷落:1526摩哈赤-1541布達 : : http://www.hungarianhistory.com/lib/warso/index.htm : : 這本書是匈牙利學者寫的(大約30年前),網址裡的是美國(英文)版全文。 : : 在第二章,作者說鄂圖曼軍隊雖然很可怕, : : 作戰部隊卻很像是沒有稜堡、外牆的城堡, : : 禁衛軍步兵是這座城堡的主堡,只能做最後一搏, : : 無法防禦的鄂圖曼騎兵則僅具騷擾效果; : 我覺得這是典型的西方戰爭觀 : 如果你看孫子兵法,他會告訴你不可攻陷的防禦不是最強 : 而是敵人根本打不到你才是最強的防禦(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 我沒表達好,這個作者的筆法比較像是說 : 都已經部署了超強的步兵本陣,何不構成環繞的堅固戰列呢? 如果要堅持不被打中,那幹嘛還要改宗兵的本陣? : : 歐洲騎士攻擊力雖強,但常常沒有能力擴張戰果。 : 畢竟載著穿全副盔甲的騎士,衝鋒一兩次馬就累了 : 而且歐洲騎士組織度也不高,常常跑一跑就不小心跑出戰場不知道上哪去了 : 更重要的是,歐洲騎士就像是箭,射出去一次就要等打完之後打掃戰場才能撿回來再用 中世紀的騎士確實有你說的眾多缺點,文藝復興時代好像有改善一些。 : : 戰鬥的勝負取決於歐洲騎士的攻擊效率與鄂圖曼迴避傷害的能力, : : 迴避的方式有輕騎兵的箭雨、突然散開的陣列。 : : 我想這種比喻應該很容易懂。其他的,我就不重複前面有人說過的了。 : 同上,這種可以流動的彈性戰法,恐怕才是東方戰爭思想的理想XD : 鄂圖曼輕騎兵就像殺人蜂,會按照他們自己的本能一直攻擊 : 而且常常"不小心"攻擊到歐洲軍隊後方最弱的部分(因為營地跟補給隊是最好搶的部分) 這個作者有說,因為鄂圖曼正在脫離游牧型態,轉成定居的農業文明, 傳統騎兵就開始變成一種過時、次要的兵種,因為西亞騎兵不擅長防守, 很容易被驅離,但是城市不會移動,所以才會需要堅固的步兵抵擋正面, 當然這種看法是否正確,大家會有不同看法。 PS : 我對這本書最大的疑問,在於他在推論摩哈赤戰役的兵力時, 認為雙方的兵力都是一般說法的兩倍...雖然他有他的理由就是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60.3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