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Warfar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推 iamluck:可是照你的圖看 長春被七個師擋著 叫新一軍往四平一定穩死 02/09 11:59 : → iamluck:四平主要是南邊缺口先打開吧 新一軍根本幫不上忙阿 02/09 12:01 : → iamluck:四平解 部隊再一起北上哈爾濱有無可能? 02/09 12:06 : → iamluck:再看一次 我覺得新一軍面對的還不只這七個師.... 02/09 12:20 是的。所以長春的新1軍最好就是不要動﹐一離開防御陣地﹐後果就難料了。 因此提議新1軍去進攻哈爾濱就不太現實。 四平解圍主要也是靠了從沈陽、鐵嶺、本溪一帶北上的國軍新6軍、93軍、 52軍、53軍部隊﹐才能逼退林彪。 林彪在1947年四平之戰時﹐又想打四平﹐又想打援軍﹐兵力分散布置﹐ 結果最後兩頭落空。林彪自己在向中央匯報總結時說了三個原因﹐ 分別是﹕敵情不明(共軍一直誤以為四平中僅1.2萬國軍﹐後來才知道超過3萬)、 自己兵力不充足(此前連續作戰一個多月已造成戰力下降)、輕敵。 總體上來說﹐三個原因都可以歸結於輕敵以為可以輕易吃下國軍。 而國軍的實際統帥(前線總指揮)鄭洞國則是謹慎小心﹐兵力互相策應。 四平近郊的作戰大致如下﹕ 最初﹕(共軍每縱隊3個師) <---共軍攻城部隊(1縱、鄧縱、6縱1個師) | 2縱 | 6縱2個師 3縱、4縱2個師機動 | 主要|道路 由於陳明仁固守四平﹐共軍進攻傷亡重大﹐林彪撤出1縱2個師、鄧縱2個師休整﹐ 把南線6縱2個師替換投入四平攻堅﹐但兵力反而減少﹐一直未能攻下四平﹐ 而國軍此時援軍已北上﹐變成﹕ <---共軍攻城部隊(1縱1個師、鄧縱1個師、6縱3個師) 2縱 3縱、4縱2個師 93軍 新6軍 由於南滿騷擾的共軍先被鄭洞國在本溪擊退﹐此後無法再牽制國軍﹐ 國軍得以集中主力解救四平﹐且利用共軍防線漏洞﹐迂回插入﹐威脅共軍2縱。 而林彪再撤出圍攻四平傷亡重的一個師﹐變成﹕ 52軍 四 <---共軍攻城部隊(1縱1個師、鄧縱1個師、6縱2個師) 53軍 2縱 新6軍 3縱、4縱2個師 93軍 此時林彪又改變意圖﹐試圖放棄進攻四平﹐全力進攻新6軍。 為此故意命令2縱向-->方向轉移﹐放93軍深入﹐由前期休整的鄧縱2個師於 四平城下牽制﹐集中主力包圍新6軍。 意圖將局勢變更為﹕ 52軍 四 <---攻城部隊轉為佯攻 53軍 鄧縱 1縱休整的2個師 93軍 2縱 新6軍 3縱 4縱2個師+1獨立師 但鄭洞國搶先一步﹐用93軍黏住2縱﹐反而使2縱無法集結﹐同時新6軍向93軍靠攏﹐ 52軍與53軍向前聯系四平國軍夾擊共軍﹐而共軍鄧縱、1縱又無法及時趕到﹐ 遂變成﹕ 2縱一部 52軍 四 53軍 2縱一部 1縱2個師 93軍 新6軍 3縱 4縱2個師 共軍的意圖(不管是要攻堅還是打援)已經無法實現﹐林彪果斷下令撤退。 共軍3縱、4縱向南﹐威脅沈陽地區﹐鄧縱改為7縱留四平以西威脅﹐ 組建改編8縱、9縱威脅錦州地區﹐長春附近部隊組建10縱﹐與1縱2縱6縱布置於 長春-哈爾濱之間。國軍此前新6軍、52軍是從沈陽地區北調﹐93軍從錦州地區 北調﹐53軍從華北緊急調出關﹐因此都回防或固守﹐難以繼續北進攻擊。 總結來說﹐如果林彪一開始集中兵力不怕傷亡進攻四平﹐或者一開始就佯攻四平﹐ 集中兵力準備打新6軍﹐都可能戰果是共軍獲勝。 但林彪的輕敵想兩邊都吃﹐又碰上鄭洞國滴水不漏、陳明仁堅守不動﹐ 結果就變成國軍的四平大捷。 鄭洞國曾是新1軍軍長(孫立人廖耀湘的上司)﹐1946年指揮四平作戰﹐ 然後又轉到錦州﹐指揮進攻熱河﹐先後攻佔共軍的承德、赤峰等大城﹐戰績不錯。 此時又再指揮救援四平﹐戰後(7月)杜聿明養病﹐即由鄭代理﹐但與陳誠不和﹐ 8月陳誠到東北﹐即將其解除實權轉到沈陽成為掛名副職﹐隨後半年﹐ 林彪連續發動秋、冬季攻勢﹐攻佔四平。東北國軍局勢遂爛到再無起復可能。 1948年1月陳誠離開東北﹐鄭再次起用被委往長春固守﹐但長春已成死局﹐ 最終被部下挾持投共。投共後周恩來等邀其任職﹐鄭以不願與舊袍為敵拒絕﹐ 至1952年才出山任文職﹐後毛澤東親提名其任國防委員。1991年去世。 是黃埔高級軍官中﹐唯二死時被國共共同追悼者之一(另一為杜聿明)。 : 推 donkilu:1947的情勢太壞,國軍沒有本錢維持補給線 02/09 13:55 : 推 donkilu:1946的情勢好的多,戴笠剛死,開圖還沒有那麼猖獗 02/09 13:56 : 推 hazel0093:中國鈴木一朗=孫立人? 02/09 15:11 : 推 hgt:國民黨軍為何不棄守其中幾個城市 集中軍力 再伺機奪下重要據點 02/09 15:14 國軍當時的戰略意圖是﹐以東北牽制共軍﹐集中軍力解決關內﹐ 然後再出關解決東北共軍。 而共軍是想先集中優勢解決東北再入關﹐共軍是以陝北、山東共軍牽制三倍以上國軍﹐ (其中陝北為1:10以上)﹐而唯一共軍比國軍人數多的大戰區﹐就是東北。 最終陝北國軍、山東國軍無法解決當面共軍﹐而東北共軍解決了東北國軍而入關﹐ 戰局就定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83.4.254.148
martingale:推 02/09 18:37
allection:寫得很詳細 02/09 18:39
hazel0093:戰略跟戰術不錯 02/09 19:07
hit0123:陳誠在東北真的是... 02/09 19:30
monk2:有看有推! 02/09 19:32
NVK:很高興戰史版這樣的版友 推 02/09 20:32
keny:推清楚 02/09 21:23
iamluck:難怪以前麵店老爺爺一提到四平眼神就開始呆滯..... 02/09 21:29
bird09:2013 Q4月增減率都是負的耶 這怎麼看? 02/09 21:38
bird09:痾 推錯文 請幫我刪除謝謝 02/09 21:38
TheoEpstein:眼神開始呆滯....(想像畫面) 02/09 21:52
asdbnm626:專業推 02/09 22:28
Uber:孫立人的優勢是台灣有部屬後代幫他造神運動 02/09 23:33
Uber:鄭洞國和杜聿明在這點就可惜了 02/09 23:34
Hartmann:大推 02/10 00:19
Lxr:還好陳誠最後被調到台灣~ 02/10 01:09
Lxr:孫立人的優勢還有中共、美國也幫他造神... 02/10 01:10
孫立人在大陸是因為對付日本人而被造神。在2000年之前﹐孫立人在大陸 幾乎默默無聞﹐大致在2000年前後﹐大陸對日本的仇視迅速升溫﹐ 而當時的大陸中共政權﹐在外交上被許多大陸憤青認為過於偏軟弱﹐ 因此需要營造出一個“強硬對日”的形象來﹐這種新形象不能是已經被熟知的人﹐ 否則容易被拆穿﹐因此就選擇了當時在遠征軍中也還不是最高級別的孫立人。 所以孫立人在大陸的形象一登場﹐就是強硬宣布“日本殘害中國﹐ 所有俘虜中去過中國的全部槍斃”的人物﹐到2004-2006年左右達致造神高峰時﹐ 甚至變成了“不接受日本投降﹐一聲令下﹐活埋7000日本軍民”的屠夫形象。 以致有句玩笑話說﹐這是“網路孫立人”﹐與“現實孫立人”並稱“雙立人”。 這種潮流在2008年之後已經大幅退減﹐但現在還是有些中二憤青願意相信。
donkilu:孫立人是東方隆美爾啊,敵我都捧他XD 02/10 14:08
※ 編輯: calebjael 來自: 183.4.255.57 (02/10 18:18)
aeolusbox:陳誠為什麼可以一直在高位?單純蔣中正喜歡他嗎?感覺有他 02/11 02:41
aeolusbox:名字出現幾乎都不是好事情囧 02/11 02:41
KK2001:推詳細 02/11 09:01
LUDWIN:大概跟阪神的中村負廣一樣,第一位東京六大學出身所以青眼 02/11 10:42
LUDWIN:有加,墊底六年也拔不掉。。。 02/11 10:42
donkilu:一直覺得陳誠很可惜,他不是打仗的人才 02/11 11:59
reinherd:陳誠以當時的標準來看也不算差就是了.並且是政治人才 02/11 12:59
canner:陳誠在北伐 中原大戰 第五次勦共戰功彪炳 他不是不會打仗 02/12 20:39
canner:另外在蔣經國未成氣候前 陳誠可是大家公認蔣介石的接班人 02/12 2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