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Warfar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jimmy5680 (會飛的企鵝)》之銘言: : 1665年,卑爾根戰役 : Pieter de Bitter准將指揮的60艘荷蘭東印度公司船隻(兩年一度的珍寶船隊) : 繞過蘇格蘭北方返國,遭遇風暴而分散,約50艘船重新集結於中立國丹麥─ : 挪威的港口卑爾根原本要攔阻荷蘭海軍副上將Michiel de Ruyter的美洲艦隊的 : 英國海軍聽聞消息後,分出一支約30艘船的艦隊(Thomas Teddeman海軍上將) : 1666年,四日海戰 : 英國折損10艘戰艦、傷亡慘烈(兩名副上將陣亡)、多人被俘 : 1666年,福爾摩斯的篝火 : 因為英國海軍缺乏維持海上封鎖的資金和能力,英國海軍後衛上將 : Robert Holmes 奉命攻擊荷蘭弗利(海路)一帶較無防備的地區(有荷蘭叛徒協助) : 1667年,馬丁尼克戰役/哈曼的馬丁尼克篝火 : 英國後衛上將John Harman指揮11艘戰艦攻打加勒比海的馬丁尼克島, Commodore 提督/准將, 一開始只是眾主力戰船的船長 (captain) 中一人被指派或 Commandeur 推舉為艦隊指揮, 沒有形式上的確認時, 一般為大船船長的最資深者 Admiral (海軍)將軍/全軍或中軍指揮/上將, 最早是眾提督中一人被指派或推舉為 (大)艦隊指揮, Orange 親王家的 William 被公推為 Stadtholder 時也 被封 Admiral, 與其說是海軍上將, 不如說是海軍 "元帥", "總司令"... 英國船多人多, 很快就有爭排名問題, 此後主持大艦隊的總指揮為沒有加 綴詞的 Admiral 或 "上將", 最後就從一個半臨時 "官位" 變為 "軍銜" 要的手握重兵 (管全國 1/3 艦隊以上) 的人才能叫上將 ... Vice Admiral 中將/前軍指揮, Rear Admiral 少將/後軍指揮 英國剛剛常設紅白藍三艦隊時, 出動時會將每艦隊分為三個集團來做戰, 艦隊的前軍一般會由排名第二者坐鎮, 大將不幸陣亡也由此人指揮 (有這 種機會嗎? 前軍指揮沒死但中軍的大將陣亡應該很難) 所以是 "副將" 或 "副總指揮", 後衛由排名第三者坐鎮, 前兩者掛了由他接指揮 (這機會可 能大一點), 但是後來當然也從半臨時的 "位" 變為 "軍銜", 從這裏的英 國"藍"艦隊由 Vice Admiral George Aysecue 全權指揮來看, 這位英國 最高階的被俘者和兩位陣亡者應同是 "中將" 而非 "副總指揮", 同樣的, Harman 和福爾摩斯的先祖都應該是 "少將" Michiel de Gruyter 的 Lieutenant-Admiral 是不同等級的, 這時荷蘭 海軍因為平常在各省人船都少, 大戰才會一起編隊, 所以只有 Orange 親王一個人是 Admiral, 我想 de Gruyter 的官位其實跟安史之亂中, 郭子儀和李光弼當 "天下兵馬副元帥" 的意思是一樣的 .... -- Thomas Teddeman 被派去 Bergen 時的確是 "將軍" 但還是少將/將官中的資淺者
jimmy5680:謝謝,我不懂軍階的翻譯QQ 02/12 10:55
PsycoZero:後衛上將這個翻譯有奇葩到,不過Commodore一般叫代將 02/12 15:36
KoujikiOuji:推 02/12 16:05
terrorist:『後衛上將』沒有你想的誇張,原意確是『在後軍的將官』 02/12 19:04
terrorist:其實『將』、『帥』做為位階而非職務本也是通貨膨脹產物 02/12 19:10
PsycoZero:因為我最近在煩惱SSG.到底該不該翻譯成參謀中士這個問題 02/12 19:11
PsycoZero:如果說日文的話直譯成"參謀軍曹"還會被人笑沒水準 02/12 19:12
PsycoZero:(SSG的日文'基本上'叫二等軍曹),可是在中文的話, 02/12 19:13
PsycoZero:參謀中士、參謀士官是真有人這樣翻的... 02/12 19:14
PsycoZero:Gunny同樣也很多都是翻譯成"槍砲士官" 02/12 19:14
PsycoZero:這樣來講,Rear Admiral翻"後衛提督"好像也合理 02/12 19:15
PsycoZero:(講提督是因為上將怪怪的) 02/12 19:16
terrorist:說到底『司令』『提督』跟『將』『帥』一樣就是管咩 :) 02/12 19:26
※ 編輯: terrorist 來自: 140.109.17.86 (02/12 19:27)
LUDWIN:感覺荷蘭海軍也可以跟日本海軍一樣稱『聯合艦隊』了XD 02/12 20:51
munichuihsin:推.出海了各位鄉民(誤) 02/12 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