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Warfar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陳永華(1634-1680) 進攻[5-6] 防守[5-8] 操作[8-10] 牽制[3-5] 暴兵[3-5] 運營[12-15] 意識[10-11] 心態[10-12] 進攻[5-6] 雖然掌過兵,手下有侍衛親軍,但陳永華從未親自指揮上戰場過。在英國駐臺的 商館記錄裡還可以見到他特別交代替他買幾副眼鏡[1],可見是專業的眼鏡放置架。不 過聽說有個叫陳近南[15-16]的隱藏人物[2]。 防守[5-8] 不是被交代護送家口眷屬,就是奉命留守金廈東寧,陳永華總是別人出征時負責 看家,是顧家型的男人,居家旅行必備。 操作[8-10] 武力不行(?),陳永華靠的是智商擊倒。當初投謁鄭成功,曾經設鴻門宴搶奪鄭 芝龍名下財產的洋船三艘作創業基金[3],後來又如法炮製,替鄭經設計擒獲原本負責 管錢的鄭泰,財產大筆充公[4]。打怪掉寶流,Creeping~ 牽制[3-5] 宅男老是在家好像牽不到甚麼東西,但是夫婦合葬這件事說明他至少有牽到妹。 暴兵[3-5] 沒聽說過有人Creeping還要暴兵的。 運營[12-15] 宅男家裡農,永華種田有口皆碑。明鄭時期墾田數從荷蘭時期最多一萬兩千甲[5] 擴張到一萬八千甲[6],每年外銷糖擔數也從治臺初期(1672)[6]的一萬擔增加到二萬 擔[7](荷蘭時期最多曾年銷一萬七千擔[5])。由於治國不比經商,除去通販裕國的需 要之外,還有軍需民生要顧,陳永華引進了臺灣第一代的燒瓦技術,以及第一代的鹽 田技術(此前只有煎鹽,量少質次),還不忘引進文教。陳永華所訂的學校與科舉辦法 更重視培育人才,而不像明代一般只重選拔,切合明鄭的困局來對症下藥。 意識[10-11] 知道長期在金廈兩島不是辦法,陳永華是少數幾個建策直取南京的謀劃者之一。 無奈清鄭雙方原本就力量懸殊,再加上鄭成功犯二大敗,轄地日蹙,退守臺灣後陳永 華只好收起聰明專心玩模擬城市,管管治安蓋蓋廟。即使如此清朝對他還畏憚的很。 正在鄭經退出沿海,清廷眾人徨惑,未定是否進取臺灣時,獨有大學士李光地具疏入 賀,「臺灣未可卒圖者,實由永華經理有方.今天心厭亂,使之殞命;從此亡可立待 」[8]。 心態[10-12] 雖然有陰過別人的前科,但陳永華實在是做事實在的人,和他交涉商務的英國人 都覺得這傢伙龜毛又難搞,鄭經都說不必繳關稅了,陳永華卻堅持說當初合同白紙黑 字這樣簽的怎能不繳;向其他人疏通走旁門左道到陳永華這一關就是打回票[1],在在 都可見得他不避瑣細卻也不乘機鑽漏洞,辦事仔細持身正,坦坦蕩蕩君子風。 [1] 黃典權〈陳永華史事研究〉。 [2] 陳近南只存在於洪門的傳說中,不見於任何史料;而傳說中比較普遍的說法是陳 近南曾任(清朝的)兵部尚書,且在雍正十二年(1734)創立天地會。這些和陳永華 的史實兜不起來。 [3] 鄭達《野史無文》〈陳永華傳〉。但是這件事只見於此,不見其他諸書記載,可 信度低。 [4] 但江日昇《臺灣外記》謂獻策者為周全斌。 [5] 《臺灣經濟史初集》中村孝志〈荷領時代之臺灣農業及其獎勵〉。 [6] 《臺灣經濟史初集》曹永和〈鄭氏時代之臺灣墾殖〉。由於當時台灣地廣人稀, 除去高獲但也高投入的水田,一般旱地開墾三年後地利已盡,而且一般為獎勵開 墾,在初墾的幾年內賦役減免,農民更傾向於擇地另闢田土,行某種形式的游耕 。也就是說實際墾闢的土地應不止於此。 [7]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赤崁筆談〈賦餉〉。這個數字是康熙二十三年(1684)平臺 後清朝官方額定的。但據平臺後第一任諸羅縣知縣季麒光〈又豫計糖額詳文〉所 言,康熙二十四年(1685)辦糖僅一萬一千石,大概是戰時苛歛戰後荒廢的緣故。 [8] 臺灣文獻叢刊二三三《泉州府志選錄》〈陳永華〉。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0.69.81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Warfare/M.1412086030.A.0A3.html
ilwe106: 推 09/30 22:11
lazyming: 鹽田曬出來的會比煮乾海水的鹽品質更好嗎...? 09/30 22:14
jimmy5680: 推,不知道鄭成功把他比喻為諸葛亮是否合適XD 09/30 22:18
連橫《台灣通史》才這樣寫,其它史料沒有這樣記載的。
Schottky: 鹽用曬的比較省燃料 09/30 22:28
c22748872: 一定便宜很多吧 09/30 22:33
a7v333: 諸葛亮打仗不差,而且有實績可證 09/30 22:33
qlz: 哪怕是野史 陳近南的進攻這麼高? 09/30 22:36
Hartmann: 大推 09/30 22:48
jimmy5680: 原來如此,感謝回答 09/30 23:10
aaa8841: 推 09/30 23:12
zeumax: 陳進南讓天地會滿遍天下,這種進取難以企及,三百年後弟 09/30 23:14
zeumax: 子門生眾廣,依然暗掌黑白半面天 09/30 23:14
Archerfish: 煮鹽的問題好像是氯化鎂偏多 比較苦 09/30 23:33
sarraya: 陳永華運營分數不及姚啟聖嗎? XD 10/01 00:44
嗯…因為這兩人是不同的類型…如果說姚啟聖自己就很喜歡經商賺錢,陳永華對 錢卻是毫無反應;鄭經曾送他洋船去經商,他自己不要,強迫送他後來遭風沉了,鄭 經要補送,陳永華回說「吾固知吾命窮,徒損他人資,無益。」(《裨海紀遊》〈陳參 軍傳〉)。他對已經規定好的條理很有紀律性,絕對遵守程序正義。 相對來說,姚啟聖是那種東西先到手,偷拐搶騙不問的人物。他當香山知縣時前 面七任都因為收稅不足額被關,總共欠了十七萬兩,姚啟聖的應對是我就說好了欠稅 都補足了,等上面下來查再說。這筆虧空後來怎麼解決的呢?康親王傑書南征明鄭時 姚啟聖攀龍附鳳,透過關說叫廣東督撫自己把虧空吞下去的(廣東督撫則是把虧空派到 商人頭上)。在清鄭交戰期間雖說他滿足了所有軍需甚至還浪費擺闊,但其實最後結算 下來府庫是虧空的。 這種差異可以追溯到兩人的出身。用李光地的話來說,姚啟聖就是個「無賴光棍 」,黑社會習氣十足,完全不避諱很黑暗的招,「本是一不好人」,「手段甚辣,人 不敢犯」(李光地《榕村語錄》卷十二)。相對來說陳永華從來都是恂恂書生的派頭, 人雖頑固有時卻連話都不會講,鄭經幾個弟弟強占他人田產時他只是制止,罵人的事 他交給鄭克[土臧](《臺灣外記》卷八),一點越軌犯上的嫌疑都不想要有。 循規蹈距講步驟和動作頻頻通關節在剝削的效率上是有區別的;後面這種不知隱 瞞了多少黑數。如果說陳永華在軍需旁午之時還盡量公平,做到百姓悅服,李光地則 是很直接的說姚啟聖「竭民膏脂用如泥沙,可謂窮兇極惡」。實際上,姚啟聖作到了 軍需不虞匱乏,甚至還可以揮霍來招降的程度;但是明鄭後期缺兵少餉的困境陳永華 無法解決,或者說他不願意竭澤而漁。他死後馮錫範掌權,為了籌餉與施琅對抗,馮 想的則是「不取之民,將何所出?」(《臺灣外記》卷九),高下立判。 還是拿遊戲來比喻的話,那陳永華是善良守序,姚啟聖就是混亂邪惡了。 陳永華曾替李茂春題記一篇〈夢蝶處記〉,文曰「昔莊周為漆園吏,夢而化為蝴 蝶,栩栩然蝶也。人皆謂莊生善寐,余獨謂不然。夫心閒則意適,達生可以觀化;故 處山林而不寂、入朝市而不棼,醒何必不夢、何必不蝶哉?」他所受的學養叫他超然 世外,本非塵世中勢利傖俗之人。
starfury: 從頭到腳無一處不入卡介倫中將的型格 10/01 01:04
zeumax: 如果陳近南也是,哪應該有超越姚啟聖 10/01 01:37
eastpopo: 平生不識陳近南,便稱英雄也枉然 10/01 02:13
asdf95: 那是要當楊威利? 10/01 06:47
sarraya: 我是認為補充第二段感覺姚偏爆兵而非運營 (根據總說定義) 10/01 12:29
sarraya: 不過這個就個人看法~ 10/01 12:30
jkwusun: 我下次去六甲燒這篇給他老人家看 10/01 13:52
※ 編輯: Nomic (118.160.69.121), 10/01/2014 16:46:18
su281: 原來馮錫範不是被韋小寶騙去東郊皇陵...XDD 10/02 13:49
cheng399: 卡介倫+1 10/05 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