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WarringStat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Giabbit (蒸魚大將軍)》之銘言: : ※ 引述《BlueGarfield (日本戰國小板僕)》之銘言: : 小弟感覺節目給小和田教授解說的時間太短.....嗚 : 不知小和田哲男有沒有提到比較特別的解析? : (我只聽得懂少數單字和連接詞T_T....という....) : 另外,可能是為了保持節目內容的完整性,提了很多姊川合戰以外的事件 : 感覺解析姊川合戰的部分不是很足夠的樣子......惜~ : 節目中好像有用到大河劇「信長」的畫面(看到 緒形直人 容疑者) 其實我也是。不過小和田哲男教授講的大意 跟節目打出來的字幕是一致的,這點沒有錯。 主要是講在姊川合戰前後,信長的軍事行動 與『天下布武』這個目標的關聯性。 譬如在姊川合戰前,信長攻打朝倉,以及姊川合戰, 都是信長出於『天下布武』的理念,所發動的戰爭。 而信長的家臣們與家康,就是因為認同信長的理念, 所以願意在金ヶ崎大撤退中,冒生命危險擔任殿軍, 在姊川合戰中,家康甚至願意對抗人數多的朝倉軍。 相對而言,淺井與朝倉就因為無法理解信長的理念, 所以和信長為敵。 姊川合戰的意義,是新(織田、德川)舊(淺井、朝倉)勢力的衝突, 是結束戰國時代,開啟全國統一的序幕,即天下布武理念的實踐。 その時 歷史が動いた的內容應該都是自己拍的, 不過我也覺得信長本陣有一幕有點像大河劇拍的, 只是我有一段時間沒看《信長King of Zipangu》, 沒辦法確認。 : 一發逆轉好像是指姊川合戰進行時,尚在圍攻橫山城的部隊.... : 我是照節目中的橫山圍攻部隊回軍的CG, : 以及緊接在後的手中采配高舉之畫面來推測的。 您說的沒錯,這個地方真的很有意思,超值得討論。 節目中的姊川合戰過程,是參考學研M文庫《元龜信長戰記》, 也就是您所提到,河合秀郎與橋場明的著作, 這本書我沒買到,但節目所得的結論和他們的新說似乎差很多。 先提節目的說法。信長首先在小谷城下放火,接著包圍橫山城, 意圖引長政出陣,結果成功。直到這裡,和書中記述相去不遠。 接著信長將直屬部隊從橫山城調回姊川,加上德川家康的援軍, 與淺井、朝倉聯軍展開激戰,結果十三陣被淺井軍突破十一陣, 但就在此時,根據《淺井三代記》的記載 『橫山の押さえに置かれし三千余騎にて馳せ來たる』 這句是說原本包圍橫山城的三千兵力在此時加入織德聯軍, 因此信長展開絕地大反攻。 節目內容跟河合秀郎與橋場明的新說,有兩個很大的差異點在。 第一如您所提,河合秀郎與橋場明認為這完全出自信長的誤算, 由於情報解讀上的錯誤,致使信長以為長政不敢採取積極攻勢, 甚至認為淺井、朝倉軍在退兵,因此大膽地僅以直屬部隊應戰, 而把羽柴秀吉、柴田勝家等織田軍主力留在橫山城持續包圍戰。 沒想到淺井、朝倉軍卻將計就計,展開突擊意圖討取信長首級。 然而同樣的過程,節目卻把它解釋成信長一發逆轉的祕策, 信長故意引誘淺井軍深入,直到與包圍橫山城的主力會合, 才用優勢兵力殲滅淺井軍。這兩種稱得上是完全相反的見解。 第二,我記得河合秀郎提過,信長在姊川合戰並沒有獲得什麼戰果, 淺井與朝倉軍依舊保存實力,在同年九月還對信長展開大規模攻擊。 但節目與小和田哲男教授都認為姊川合戰具有決定性的地位。 另外節目中姊川合戰的各家參戰兵力,淺井、朝倉聯軍是一萬三千, 這是依《信長公記》的說法。織德聯軍是兩萬五千, 這是小和田哲男教授的說法,的確和他的書上一致。 : 不過那個CG真是怪,織田軍被淺井軍突入後, : 本來織田那個號稱十三段,前後排的陣勢,瞬間排成由左至右的陣型(鶴翼陣)? 的確是有問題,可能是要刻意強調信長利用優勢兵力, 以鶴翼陣圍殲採長蛇陣的淺井軍。 奇怪的是,信長之野望系列卻是長蛇陣剋鶴翼陣.... 實際上根據《信長公記》的記載,織田軍、德川軍、美濃三人眾, 戰前沿川佈陣的描繪來看,的確像鶴翼陣或橫陣, 但真正作戰時用什麼陣勢,似乎就沒有詳細記載, 《淺井三代記》對十三段亦未多加著墨,突破十一段也略嫌誇張。 -- 緯來日本台 6月 2日 21:00--22:00 《利家與松》第八回『小猴是天才!?』 -- ※ 編輯: BlueGarfield 來自: 61.216.32.193 (05/31 0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