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WarringStat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Giabbit (覺慶)》之銘言: : 由foxhappy兄引用信長˙友の會的米價表, : 在不包含"金惡"錢的價格下,以多聞院日記記載天正7年與11年的米價, : 分別為313文與1333文,價格就相差四倍多。 : 那這樣就衍生出一個問題,既然米價年年有所波動,甚至變動幅度以倍數記, : 每個領主所擁有的領地,每年的收穫量也非一個常數值, : 那麼,領主們是如何算出自己領地之「貫高」? : 畢竟田地是不會直接長出永樂錢的,還是得有一個標準將谷米換算成貫高, : 否則若跟著相場的米價來算,倍數的價格波動將會使主君 : 每逢分封領地給家臣時大傷腦筋。 : 我想應該是有個固定換算公式,讓主君分封家臣領地時有個標準, : 而不必去依相場的價格,,這樣的話,各戰國大名辛辛苦苦建檔, : 紀錄轄下家臣所領有領地的「所領役帳」或「分限帳」, : 其中的貫高數值才有實質上的意義。 : (ex:來年米價漲兩倍,前田的領地貫高不就變成4000貫(假設領地收穫不變), :   若收穫量只有四分之一(歉收),那領地的貫高不就只剩1000貫....) 姑且不論換算的部分 就像劇中說的 利家帶著原前田領留下的60名荒子眾出征 出兵數量的基準應該是代代延襲下的 可能會因增封或減封而有所改變 但是可能也不是各地皆準的有一個標準度量 而是依各領地的生產力來作一個大概的評估 或是在領主財力可以負擔的範圍來出兵 那要是領地有所改變而可以負擔更多的兵役 在戰國時期這種戰功至上主義的驅使下 領主也沒理由隱瞞生產力 應該會隨之提出更多的領眾來出戰 以換取更多的封領 一個領主的領地有多少貫 要直接拿數字來作一個客觀的參考換算我想是不太可能的 畢竟各地氣候 土質 耕作方式 還有民情都不同 要是在上面所提到的「所領役帳」或「分限帳」上面有登記此領地的力役為幾何 我想並不意外 但是要說可以把每塊領地的貫高跟可出兵數做正比 可能會有一些錯誤 這是我一點小小意見 請大家指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85.138.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