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WarringStat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Giabbit (蒸魚君)》之銘言: : ※ 引述《BlueGarfield (藍加菲)》之銘言: : 電風扇的葉片:D : 小弟看一些書籍或是網頁中有附上車懸模擬圖, : 圖形都不大相同(一個車懸 各自表述^^), : 比較常見的是蝸牛殼型.... : 不過無論是哪種形狀的車懸模擬圖,看起來都蠻複雜的 : 這樣在實戰中不就比其他陣型花更多時間在布陣嗎? : 尤其在第四次川中島合戰,在武田軍馬場別動隊抵達八幡原之前, : 能多爭取一秒鍾來突擊武田軍,謙信便多一分機會將信玄公擊潰, : 所以小弟有點懷疑上杉軍哪還有多餘的時間在那裡排成蝸牛殼隊形? : 手上有學研的"圖說戰國合戰集"的板友可翻翻看, : 小弟覺得裡面的川中島合戰圖比較合理。(車懸的應用型態?) : 對了....除了川中島合戰外,有無謙信在其他場合使用過車懸的記載? 關於災害的部分,節目的確是引用《妙法寺記》的記載, 不過沒有列原文,由劇情來看是乾旱與豪雨相繼的緣故, 可以參考pleiade 樣整理的災害表。 這麼看來,新田次郎說該年風調雨順這點可能要再探討。 關於車懸,目前的確是處於各自表述的狀態,節目中應該是把它簡化了, 不過不管怎麼變,共通點就是將部隊以迴轉方式輪流攻擊武田軍的正面。 除了有兵力浪費的嫌疑外(目前看到最好的解釋,是讓其他的部隊防守, 警戒武田的別動隊來襲,不過這樣好像失去謙信下山集中攻擊的意義)。 另外就是您提到布陣的問題,因為就在下所知,上杉軍並未在其他戰爭, 使用過車懸陣型,要是這種陣型是謙信特別為川中島合戰而先秘密訓練, 那戰爭之神的確是當之無愧。之前看過一種說法是說謙信在下山的時候, 突然在霧中發現信玄本隊就在右側,於是將部隊緊急轉彎就形成車懸陣。 當然,節目中不是這樣演的,(今天確認,那場是NHK自行花錢再拍的戰役) 另外補充一點,關於後來謙信送鹽給信玄這件事,不見得是虛構的情節, 因為根據今川家史料,有拒絕運鹽給甲斐的記載, 節目說小和田教授對這件事有作研究,不過本人倒是沒有談到這件事情。 (川中島合戰是戰國邁向天下統一的前哨戰,這些他在桶狹戰合戰時不都講過?..) ※ 編輯: BlueGarfield 來自: 61.216.33.16 (11/17 0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