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WarringStat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wucn (noname)》之銘言: : 想請問大家, 真的上洛了就是取得天下嗎? : 假使今川真的上洛成功, 接下來呢? : 要把天皇搬回東海老家去? 還是丟下領國自己長留京都? : 兩種情形都不可能吧? : 所以我認為上洛應該只是抬高聲望值的手段, : 要取得天下還是要靠實力一個一個去打. : 如果上洛就能取得天下,那三好家應該會是第一個成功者? 之前爬文時,有看過板友提出要先定義何謂上洛,個人頗贊同。他粗略地 將上洛分成政治形式以及軍事實質兩類,例子前者如景虎、後者如信長。因為 今川義元在一場前哨戰中就死了,所以我們也無法了解他是要玩哪種。不過就 以往史料對他個人特質的描述來看,偏守舊想法的他應該是政治上洛。也就是 仍可能保留室町幕府但不給實權,義元成為兩人以下萬人之上的共主。天皇與 將軍之下,或可能名義上他掌文將軍掌武,但實權在他手裡。當然也有可能他 藉由讓將軍收養自己兒子為養子,然後在下一世代不流血奪權。這就是假想的 最大問題,有有太多太多可能性.... ﹝故以上若義元未死的推論純屬個人遊樂,好玩就好請別當真~﹞ 既然說到上洛,另一個類似的狀況可聯想到信玄晚年的西進作戰。他的西 進很多人亦認為是場上洛戰爭,不過我認為跟義元一樣最多只能算是前哨戰。 信玄的西進,其目的明顯就是要傷害家康在三河、遠江等地的影響力。當然他 之前已利用不少場小作戰佈局,就很像義元晚年攻略尾張的狀況。對於目標都 已透過先前攻勢達到一種快要熟成蒂落情況,於是準備進入收網階段。當時的 信長是快丟了南尾張,靠付城戰術反制今川在南尾張的鳴海、大高兩城。而三 方原前夕則是武田已拿下長篠城,三河與遠江瀕臨被切斷的危險局勢。 由上可知,我個人認為該兩例僅是前哨戰而非上洛戰。又如三好進京殺將 軍義輝,說真的這已接近實質上洛的情況。雖然殺了當任將軍,可是之後諸大 名並沒因此就服三好。所以到底上洛要不要再加入具備拿天下的野心?還是「 哇哈哈,大爺到此一遊,讓其他大名知道有個傢伙佔據京都」而已?要是沒先 定義討論的上洛內涵為何,很容易就會演變成如此的各說各話。 另外提到上洛,我們檢視信長、秀吉、家康三人情況,也會發現有趣的轉 變。信長雖說革新形象鮮明,但他一開始時還是打著擁將軍義昭的名義上洛。 之後發現義昭不符合他要的傀儡,於是跨了一步出手打翻了室町幕府。後人看 來簡單,可是在當時很可能是絕大多數大名心裡知卻不敢言不敢做的事。他將 室町幕府成立以來加諸在諸大名身上的重擔卸下,更庇蔭到後人。於是日後秀 吉或家康競奪天下人,上洛就淪於一種形式意義而不若像義元那時。所以秀吉 壓制了家康就得到了天下,對家康而言則是斬斷豐臣家。拿天下變得以勢﹝武 力或說政治形勢﹞服人相對容易,難的則是如何由亂中重建秩序。簡單講,室 町幕府的存在就像一具枷鎖,於是讓上洛具有意義。三好伸出手敲了那具枷鎖 但做得不夠,而信長實際將枷鎖拿了下來。沒了枷鎖有了自由,但有了自由就 得面對同時被解放的人性獸面﹝野心、慾望﹞。於是渾沌時期的上洛不再有意 義,直到有拳頭的人做出一具新的、"更好的"枷鎖。那就是----參勤交代。 (註)回顧舊文時,我發現末段的敘述可能有點讓人難以看懂,故修文補充。簡 單地說,戰國即破壞舊秩序與建立新秩序的過程。上洛的意義亦隨此過程 而轉變。(2009.03.01)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5.225.3.83
rome9153:信長之所以成功就在於敢為人所不敢為 09/28 23:01
newnewnew1:搞不好不死他會切斷萬世一系 = ="... 09/28 23:04
qlz:2F不就是本能寺兵變朝廷黑幕說的主要原因之一? 09/28 23:46
godivan:我是覺得信長不可能會這樣做.....只會讓全日本人反抗他 09/28 23:59
momopopo:信長不就是搞的四面為敵嗎?? 09/29 00:16
menghanyang:請問一下,今川家不是相當於室町幕府的御三家嗎?那為何 09/29 08:31
menghanyang:要用收養子的方式?現任將軍無後義元本人不就可以繼任? 09/29 08:33
回應樓上問題:足利宗家自有一堆別家,更何況今川僅只是吉良氏的一支而已。 ※ 編輯: poety 來自: 125.225.4.228 (03/01 0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