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WarringStat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我在推文中提到「訓練度說」不足信,其中一個理由已在推文中說明,即 訓練度高低很難提出證據證明。在現今可以很簡單地利用體能檢測、訓練時數 等等數據,若一個部隊訓練時數越長、平均體能越強,那訓練度就越高自不待 言。透過前述數據來說某部隊強過另一部隊,是因為練度較高,如此推斷就值 得信服。畢竟訓練多寡與戰力素質為正相關,這前提為大多數人可接受。 可是,研究數百數千年前的歷史時,欠缺前述之類的資料。再者日本戰國 時代為例,每個勢力的軍事方針不同;同樣都是兵農合一制,但操兵的頻繁程 度亦有不同。離戰火越遠的偏僻地帶,是不是有可能少操練,因此在那地區的 農兵就不符合「因農兵訓練度高故戰力強」的說法。 拿不同勢力的兵來比沒太大意義,譬如拿尾張兵跟越後兵來比就沒意思, 因為得面對「環境較惡劣地區造就的住民,在體能上較佳」這個變數的干擾。 無法證明某地的兵強是由於訓練。為了減少因地區差異帶來的麻煩,或許縮小 研究範圍是個好辦法,縮小只研究織田家的部份。比較織田家採兵農合一與兵 農分離後,兵在戰鬥上的差異。 縱使如此仍有很大問題,因為織田家勢力擴張後廣納很多地區的住民為兵 ,已不能以尾張兵的概念來涵蓋織田家兵。再者,農兵是兼職軍人,用錢招募 的兵是職業軍人。農兵主職種田,體力很好,每隔一段時間受軍事訓練。職業 兵主職戰鬥,不用種田也不用作生意,工作是輪值守城、每天受軍事訓練。照 專業化的角度來看,照訓練度來講,所謂的訓練程度高應該是職業兵才對吧! 於此暫停一下,來區分職業兵的類型。其類型至少可分兩類: 1、常態僱傭:無論有無戰事都一直養著。 2、臨時僱傭:遇到戰事勃發應急招募,譬如大坂之戰時豐臣方就緊急僱傭一 堆浪人。一般人概念中為錢賣命的傭兵。 信長搞的兵農分離,若照宮本義己的看法,主要是指第一類。而且除了受 軍事訓練,亦受文的訓練,以培養主從關係、灌輸奉公殉死思維。就算是他國 人,長久僱傭下來就會變得跟在地歷代傳下來的家臣一樣,從而破除短期僱傭 所導致的欠缺忠主概念。簡單講,兵農分離意圖造出來的侍跟一般人印象中的 戰爭之狗不一樣。不是打完仗拿錢就閃人,已經接近後來常備募兵的概念。 當然,經濟力越強的大名養兵的規模越大,養兵規模受經濟力限制。因此 不能否定在實施兵農分離後,織田家的兵源仍可能有臨時僱傭的部份,甚至還 是會動員農兵的情況。如果以實驗室模型來比較,同樣的大名、同樣的領土、 同樣的經濟力,模式A採常態僱傭+臨時僱傭+農兵,模式B則採兵農合一主要是 農兵,戰爭時亦會臨時僱傭。當兵力相等時,我想就兵質與勝算而言A模式一 定較高。 理由是常態僱傭是三種中最精銳的戰爭工具。其次,因長期的、穩定的上 下關係而掃除僱傭兵易浮紀律差的問題。其三,農兵因鄉黨意識,在鄉土作戰 時可能士氣較高,但遠離鄉土作戰則不再具有這種優勢,同時影響農作。常態 僱傭兵一年365天都能投入戰鬥,而且適合投入任何地區的戰鬥。雖然欠缺鄉 黨意識所以軍隊凝聚力較差,不過可以平時進行士道教育來彌補;當然這種教 育的大幅落實是德川幕府成立後的事了。 最後,不少人應該會有疑問----既然常態僱傭兵這麼強,那信長怎會在跟 淺井、朝倉會戰時被攻破數陣?既然這麼強,又怎麼出動一堆洋槍躲在臨時陣 地跟武田軍對戰時,前線被攻破?那是由於織田軍參與的戰鬥常常都不具地利 、人和,侵略者的他們面對的敵人都是為守鄉衛土而戰。其次,從兵農合一轉 兵農分離勢必經歷陣痛期。織田家經濟力隨領地擴張增大,常態養兵數才有增 加可能;而透過長期僱傭(或說終身僱傭)凝聚的平行(兵與兵間)與垂直(上下 間)連繫,也需要時間培養。可惜欠缺兵源的數據資料,如果有辦法得知織田 軍在每時期的軍隊構成要素那就好了。哪一年中哪類型的兵佔全員多少,或是 哪一役中,織田軍各類型兵各佔多少等等。 (漫談)戰爭是現實的東西,數量與武器優劣影響力我個人認為大過兵的訓練。 數量可以短時間彌補質的劣勢,但要靠質的優勢打消數的劣勢,卻非一 朝一夕能成。以長篠之戰為例,信長公記說信長帶了三萬多兵,而武田 方約一萬五。所以跑掉幾千人就感覺織田軍軍紀渙散、兵弱,只是個盲 點。就算跑了50%,織田軍也還跟武田軍相仿,故計較跑多少死多少對 人數優勢一方沒多大意義。若設定雇傭兵逃跑率10%,雇1萬跑1千,那 雇10萬就跑1萬,1萬看似比1千多很多,問題是10萬跑1萬還有9萬,人 看似跑較少的那邊卻只有9000人。所以翻史料記載時,不要因為看到死 傷數字或逃亡數字,就斷然認為該方軍隊素質較差。沒有將領會把勝負 押在臨演上,戰鬥決勝負的關鍵是主力部隊(譬如一門或是信長的馬迴 眾,則是主力中的主力)。而主力部隊往往是不容易臨陣脫逃的。至於 要是一個部隊多是臨時僱傭或臨時拉伕組成,主力佔的比例很少,那當 然就很容易全軍潰散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5.225.4.124 ※ 編輯: poety 來自: 125.225.4.124 (02/14 05:33)
dennis99:推! 02/14 11:32
LUDWIN:推,感謝各位討論 02/14 12:47
kornai:push! 02/14 13:02
popoka:確實這是信長兵的強項 數大就是美~ 02/14 14:04
rommel1:二戰德軍在怎麼精銳 強 就是打不過美蘇...量的優勢... 02/14 14:40
karater:不過長篠之戰織田方可是占天時地利人和的耶 02/14 20:29
genewing:謙信:"if you love follow me" 越後鄉民:"殺啊!!" 02/14 22:14
airanfernee:但德國用精銳閃電戰以小搏大只能短期 長期消耗當然輸 02/15 01:50
airanfernee:信長很早就知道用優勢兵力穩扎穩打才是王道 桶狹間是 02/15 01:53
airanfernee:逼不得已 而秀吉後期更是完全發揚光大 數大便是美 02/15 01:54
airanfernee:管你島津跟德川小規模戰役贏幾場 慢慢包圍跟你耗... 02/15 01:55
turnpoint:兵法的王道本來就是以多勝少,如果總兵力比較少,就創造 02/15 12:02
turnpoint:局部的優勢來以多包少 02/15 12:03
nitaka:以眾擊寡算是兵法的正道吧,以寡擊眾是奇道,不過常用就... 02/15 12:38
DragonDeath:又不是島津這麼誇張的強運 鬼石曼子... 02/18 1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