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WarringStat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chinese228 (Janeite)》之銘言: : 日本在戰國時期是基本上是個後期封建制度定型化的轉折期 : 要比也是拿來跟12-13世紀 西歐類似的"混種封建"相比 : 為了說明 先把在這時期的日本地方制度大概介紹一下 : 日本在6-7世紀時 從推古天皇到天武天皇的時代 : 大致把隋唐的國家制度完全抄過來 在中央實行律令制度 : 並且把不聽話的大臣和大連消滅掉 確立了以天皇為中心的官僚中央政府 : 而在多數地方 在各地則設立了國(二級地方行政單位)和道(一級地方行政單位) : 國內設國衙 其功能大致如同今天台灣的縣政府兼警察局與地方法院 : 國衙的首長是國司 底下當然有一票小公務員 實際上國司手下沒有多少人,行政班子不到十人,連兵算在內可能也只有一百多人 日本的一個國可能差不多中國大陸一個縣的大小,而國下面還有"郡"(單純的區劃單位) 這樣子縣政府連警察局才一百人左右,實際上不可能進行到人頭的律令管理 所以管理時都是以戶(族)為單位,一戶有數百口人者 : 工作就是收稅 推行中央政府的政策 特別是頒田制(成年國民分田)和租庸調 : 維持治安 審理案件等等 班田制實際上是個無法真正實施的制度,因為收稅是以戶為單位,導致戶下的人口越來越多 加上為了鼓勵開墾,而允許新墾之田自有,因此戶越大就越有利 : 另外在一些特殊地方還有中央設立的分部 : 比如九州的太宰府 還有陸奧的多賀城 : 律令制度前期 大致上就是靠這套公務員維持大和朝廷的國家體系 這其實是一套建立在地方自願服從中央權威的前提之上的體系 : 但到了中期以後 隨著藤原北家獨大 越來越壟斷中央資源 : 中央的朝廷越來越揮霍 稅收開銷入不敷出 主要是皇子皇孫公家子弟越來越多,搞到最後要分成三六九等... : 加上人口增加 律令制度的基礎頒田制越來越難運作下 我認為這個制度根本上不可能真正運作,很可能是就當時社會的運行法則設立制度 然後冠以從唐朝抄來的名義而已 等到整個社會運作的規則發生改變.自然也就徹底失效 : 地方逐漸變成莊園化 國衙也因為收不到稅(因為人都被莊園搶走了) : 必須自己發展自己的莊園養活自己 結果也變成很像莊園領主 : 到最後 就是原來的分國地方制度名存實亡 實際上在地方農民當中,如前所述大族大戶也越來越強勢,這些人就是所謂的"國人" : 這些變化的基礎首先是人口增加 土地開發逐漸飽和 : 結果就是莊園逐漸崩解 不是獨立出來變成不繳稅的自治體 : 就是分解成許多小聚落 稱作"惣"(音同"總") : 然後這些村落聯合起來 代表的首領就是國人眾 : 這些人既不是武士 也不是一般意義的死老百姓 : 他們為了能自保 能打仗 但有自已的經濟實力 所以也不用聽中央政權的話 這個過程早在室町幕府之前就開始了 我看到一些論文(翻譯成中文的)就有提到鎌倉幕府結束後國人的活動 還有國人取代原本的莊園領主,得到室町幕府承認的案例 : 而他們的首領通常就是上層武家分出來 不能繼承家業的庶子 : 所以又很想出頭 : 在室町初期的南北朝時代 因為全日本打的亂七八糟 : 不少國人眾翻身擠進武家的末端行列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8.35.247.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