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Wikiped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polyhedron (古韻~zh.wikipedia.org)》之銘言: : ※ 引述《MilchFlasche (女足不是更有希望嗎?)》之銘言: : : 閩南語的底層有很大一部份是古代越族、閩越語的遺存, : : 只是在接收北方的漢文化的同時,或許使得六朝隋唐時期的某種漢語發音及大量詞彙, : : 透過借用而留存下來,兩者混合之後成為現代的閩南語。 : 同意。其實漢語絕大多數方言都是這樣﹐沒有純種的﹐ : 區別在於和誰混和混多混少的問題。 嗯。不過,想請教你一下,你心目中是否有認定某種「純種漢語」的存在呢? 「漢語」對你來說是單數還是複數的概念呢?:) 我們來公布一下心證好了。 我認為漢語是一個「語族」的層次,且先不論時間的縱剖面上變異如何, 至少近代的橫剖面上,華語/北方官話、吳語、閩南語、粵語、客語等等等等, 彼此間的差異達到了「語言」的層次,而不只是同一種語言的變異而已。 我在想,假定有一種「中古漢語」是隋唐時代中國的共通語, 當時各地的差異也許只在於發音及地域特色, 但一千多年下來各自發展之後,只剩下了各地難以互通的幾大語言; 這種過程或許和歐洲從羅馬帝國晚期共通的「通俗拉丁語」 逐漸發展出整個羅曼斯語族的各種語言。 想像一下法語、葡萄牙語、羅馬尼亞語、西班牙語、義大利語如何變成現在這樣, 而家族的成員還包括了不具國家官方語言地位的,像加泰隆語、加利西亞語、奧西坦語 也都是無法輕易互通的。 揚雄曾寫過《方言》,中學歷史課本也說「文藝復興時代開始出現『方言』文學」。 但這兩個「方言」的涵義和語言學界定「語言—方言」的涵義並不相同, 它們只是純粹從字面上的「各地方不同的言語」界定的概念。 因此,我的立場是,中國的幾大「方言」也好,拉丁語的各種後裔也好, 都是由不同民系族群的人口分別使用、而無法共通的「語言」。 我只是說明一下我的看法,並不打算在這個板延續相關討論, (但我很願意回頭到Chinese板去和你碰面;不過我似乎弄錯板名,找不到……怪XD) 只是再次地指明,對於「漢語」的理解, 是直接影響對維基Sinitic Language Policy問題立場的一大要素。 : 漢字有“□□”這兩個字表示“蟑螂”(ptt無法顯示﹐但unicode和gbk都是有的﹐ : 形如“甲由”)﹐ : 而且就是方言字。普通話的“的”字本來也是借用了同音的“目的”的“的”﹐ : 而確定後很少有人再考證這是“之”字的古音遺留。 : 普通話作為現代漢語的一支有借字的權利﹐其他方言自然也有。 : 閩南語e和kap的漢字完全可以借用“兮”和“及”。 : 表示這個意思﹐時間長了自然可以統一寫法。 : 所以閩南話的這些字完全可以用漢字的本字或同音字或同義字替代。 : 就如北方人不會說因為某個字找不到本字就用漢語拼音來代一樣。 因此,我想,不論找漢字借代,或者保留成某種拼音文字的形式, 我們的共識都在於,華語(普通話)也好,閩南語也好, 這些語言的淵源無法完全被放回到中古漢語或是更早以前的框架中; 漢字源自上古、中古,但我們所熟悉的這些語言, 絕非漢字被創制之時人們所說所用的語言。 : : 如果我們小時候沒有從國小到國中花個八、九年習慣唸漢字的話, : : 現在我們就會像老外一樣,學華語說得很快,但是讀和寫卻近乎盲人了。 : : 那麼看到漢字的文獻的時候,我們會跳得比誰都快。 : 那麼你真會覺得可以放棄掉漢字學習﹐而僅用拼音文字﹐這樣教育下一代﹖ : 你認為我們花這麼多時間學習漢字會導致民族落後﹖ : 很多人都承認漢字是最難學的文字﹐但既然漢字能存在到今日﹐必然有其好處﹕ : 它是方言甚至不同語言互通的手段。即使日語漢字的訓讀我們完全聽不懂﹐ : 我們可以明白日文的很多內容。一種方言或語言選擇了漢字﹐ : 就可以分享很多其它使用漢字的地區數千年的文明。 : 而拼音文字不僅區隔了各方言和語言﹐ : 同樣也區隔了幾百年前的先人和幾百年後的後人。 : 以閩南文字來說﹐即使假設所有閩南語區的人都使用羅馬字﹐ : 寫羅馬字也很難有其它方言的人來看的﹐很難把自己的文化傳播給別人。 : 同時如果大家都用羅馬字﹐必然多數人口無法掌握漢字(因為學習成本高)﹐ : 這樣也就無法掌握普通話﹐甚至學日語會累得多。 : 中文遺留下的知識自然也就丟了。 : 誠然﹐使用拼音文字想生存是沒問題的﹐ : 但想想越南的經濟狀態和韓國的包容心吧。 : 另外﹐漢字的讀字速度比拼音文字快(當然說的是讀母語的比較)﹐ : 信息也更濃縮(比較同樣文字的各語言譯本厚度即可得知)。 : 祇要我們健健康康多活幾年﹐相較於學拼音文字﹐ : 學漢字的收穫就比付出的時間要更有所值了。 不妨輕鬆點:)。我原本回primay所做的比較,只是為了點清一件事: 「無論漢字或是拼音的學習都需要時間,因此如果只因為現在的我們看不慣拼音, 就否定拼音書寫的合適性,這樣比較的基準是不公平的。 因為對於原本習慣拼音文字的人來說,漢字反而是看不慣的。」 至於我自己,雖然喜歡尋找漢字之外的可能性, 以及把鬆動漢字對漢語的絕對壟斷當成一種習慣, 不過我覺得自己對這些議題的看法屬於比較溫和和中間的一路, 因為漢字的優點,我也贊同很多;你比較喜歡「正體中文」, 我也對身為台灣人而能從小精通繁體漢字(比起世界其他人口)感到榮幸。 我有一篇文章表達了一些想法:〈Kanji, Hanzi, Hanja〉 http://linshi.twbbs.org/blog/item/MilchFlasche/26130 我覺得拼音值得使用和研發,不過最實際的應用還是漢羅混用。 (當然,那樣就不能直寫了……要是研發出優良的諺文式字母也不錯……) 我只是覺得,為了抵擋所謂西方文明的挑戰、所謂的「文化分離主義」、 為了捍衛漢字的價值性,我們所提出來的論據和理由到底有多少經得起嚴格的檢驗? 漢字可用以通古,也可用以通今(整個東亞),有美感也有效率, 這些我都很同意。我的專注點在提倡漢語族除了華語以外也有資格成立自己的維基百科 並不是為了否定在這些語言的版本中使用漢字的可行性 (閩南語維基我也是看得一個頭兩個大啊) 不過我覺得,就算完全不使用漢字而改用其他文字系統來書寫, 也沒有不利到那麼誇張的地步啊。 越南的經濟,共產黨的責任比不用漢字大多了吧? (中國如果沒有鄧小平,現在可能不會比越南好多少吧?) 至於「韓國的包容性」也是我很不懂的一點。 況且,我們為何不提「韓國的經濟」呢? 因此,漢字的優點很多,也很適合東亞各民族、族群使用, 但從用不用漢字的角度去談論「文字決定論」(無論是決定什麼)的時候, 我覺得我們還是要多想一下。 韓語從漢語借了爆多的字彙,也沒有因為不用漢字、改用諺文,就消失啊:) 韓國人很愛說「一片丹心」呢:)他們的精神、文化仍然有著東亞的體質啊:) -- Firefox中文官方網站:http://moztw.org/ 論壇:http://forum.moztw.org/ 下載更多套件和佈景:https://addons.update.mozilla.org/?application=firefox http://www.extensionsmirror.nl/index.php?act=SF&f=2&st= 推薦網頁瀏覽器 Firefox(by Hemiola)http://hemiolapei.free.fr/divers/mozilla.htm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34.14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