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Wrong_spell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我曾在國家圖書館看過古代契據的展覽, 並多次在展出的農地租佃契約上看到以「碩」計算稻穀。 我一開始納悶「碩」是什麼單位,後來在這樣推論下才得到答案: 1.「碩」有另一個讀音ㄕˊ、和「石」同音。《說文》也說這兩字同音。 2.「石」本來就是一個重量、容積單位。 3.唐朝章懷太子李賢在注解《漢書》時注意到,江淮人習慣稱「一石」為「一擔」。 據推論,這是因為和一般男人能用扁擔一肩挑起的重量差不多。 後來這用法傳到各地,以致人們開始把單位用「石」讀成「擔」, 甚至到今天都規定:「石」作單位時要讀成ㄉㄢˋ。 我自己很是懷疑,「石」讀成ㄉㄢˋ是不是不同語言接觸的結果, 而我們是否應該回過頭取消這個音。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3.222.125
pedi:石.碩本來就同音(皆為常隻切),台語文音皆為sek,入聲字在國語 01/07 14:04
pedi:會因為口語的演變而分化成不同的韻尾 01/07 14:04
adst513:國語碩拓等字跟台語白音石就真的很像 01/07 15:14
plwbook:"取消"有點過頭了,畢竟擔這個音由來也那麼久了,不是沒憑 01/07 20:44
plwbook:沒據,頂多就是文言文裡的"石"讀ㄕˊ比較好。 01/07 2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