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WuBai_and_CB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返去故鄉」:伍佰與九零年代的時代精神 by 張鐵志 on Saturday, November 17, 2012 at 12:38pm (轉自張鐵志 FB note) http://0rz.tw/cWjwY 1995年五月十九日晚上,我們坐在台北光復北路的一家叫做Live-A-Go-Go的pub,一如 此前許多個夜晚,看著台上四人噴著汗水用力地彈奏、演唱,我們用酒瓶開心地敲打著 桌子,大聲高唱「我會擦去我不小心滴下的淚水,還會裝做一切都無所謂」,或者大叫 「我決定愛你一萬年!」 彼時正要從大學畢業的我,並不知道那一晚會被錄成伍佰的現場專輯「枉費青春」,更 不知道我們正在見證一個歷史時刻,一個台灣流行音樂史的轉捩點。 那一晚,或者更準確地說是那張專輯之後,台灣流行音樂將再也不一樣了。 那也是台灣歷史的轉變期。在九零年代前期,當伍佰剛出來攪亂我們的青春期,台灣正 經歷後解嚴時期的劇烈變動:就在這場演唱會的前一年,反對黨當選台北市長;後一年 ,台灣首次直選總統。 可以說,伍佰and China Blue是九零年代歷史變局的產物,但他們不僅抓住了那個時代 的新想像,也改變了台灣流行音樂──他們是台灣流行音樂史上首次真正讓樂隊形式的 搖滾進入音樂主流文化,而且他們的演出形式和強調的精神就是搖滾樂的精隨:現場演 出/live。 1987年的解嚴讓各種積鬱已久的社會力量開始被解放,包括青年的能量。就在解嚴前後 ,一群年輕人開始玩起既不同於主流流行樂,也不同於「主流搖滾」(如重金屬或hard rock)的音樂,當時的獨立音樂廠牌水晶唱片看見這股新的聲音,舉辦了「台北新音樂 節」,參與者包括黃韻玲、趙一豪、林暐哲,以及當時還叫吳俊霖的伍佰等人。 伍佰的歌曲「小人國」收在水晶出版的第一張台灣新音樂歌曲的合輯「完全走調」 (1990)。 新音樂運動很快地又加入另一種元素:過去長久被壓抑與歧視的台語。台北新音樂節到 了1990年大多是所謂新台語歌歌手參與;而1989年黑名單工作室出版「抓狂歌」敲響了 「新台語歌運動」的第一炮,1990年林強出版「向前走」席捲台灣社會;同年,陳明章 發表足以進入台灣音樂殿堂的「下午的一齣戲」。 母語的使用與新的音樂元素,構成了對主流音樂文化的雙重反叛。 水晶唱片老闆阿達也建議伍佰以母語寫歌,於是有了他的第一首台語歌:《樓仔厝》, 收於水晶唱片發行的合輯《辦桌》(1991)。這張專輯的文案就是「台語歌可以不再悲情 ,我們期待用辦桌的心情,以喜悅凝聚臺灣的心」,專輯中的其他歌手包括朱約信、陳 明章、潘麗麗、陳淳杰。 1992年,伍佰被剛成立的波麗佳音唱片公司簽約,發行了第一張專輯「愛上別人是快樂 的事」,生猛的藍調是台灣唱片工業完全陌生的氣味。台語歌曲「思念親像一條河」是 溫柔但具有爆炸性力量的抒情搖滾,「不滿」則是那個躁動時代的最佳原聲帶。 那時,伍佰和貝斯手小朱、鼓手Dino 、鍵盤手大貓開始合作,他們幫伍佰錄了第一張專 輯中的兩首歌,開始一起在pub裡巡迴演出(小朱說:他們起初是唱一家倒一家),也不 時幫同梯的陳明章、陳昇伴奏。1992年下半年,他們正式組團叫做China Blue。(團名 的由來是義大利藉的Dino說很喜歡台灣這個jungle land,團員們把這個英文聽成了「中 國藍」,後來就乾脆叫China Blue。) 在那個新世界剛剛成形的時期,伍佰和China Blue參與了兩張電影專輯的製作:1992年 的《少年吔,安啦!》、1993年的《只要為你活一天》。這兩張專輯匯集了當時新台語 歌/新音樂的主力,伍佰並寫下絕對可以列入經典的歌曲:「點煙」、「少年吔安啦」、 「無聲的所在」。 這些歌曲帶著草根社會的油漬與煙味,既壓抑又爆發──彷彿就是那個後解嚴時代的集 體情緒。而那正是伍佰自己的生活。彼時他住在一個像貧民窟的地方,他的形容是「家 具都是路上撿回來的,颱風一來房子就會破洞。那個我連呼吸都是blues rock」,所以 「我就把那裡的事情寫出來就好了」。 伍佰也開始學著寫國語「情歌」。在他的認識裡,國語歌似乎只有情歌這個種類,而不 像台語歌可以寫各種社會現象。有一次他在計程車上聽到劉德華的歌,才發現原來這種 歌要慢慢唱,於是有了他膾炙人口的「浪人情歌」。 在這個時期直到1994年伍佰and China Blue出版 《浪人情歌》專輯,他們開始在文化人 常混的pub「息壤」現場演唱,然後是光復南路的The Gate以及後來的Live-A-Go-Go。 當時原創的音樂演出十分少見, pub中還是以翻唱文化為主,不論是中產階級放鬆的pub ,或是地下樂團翻唱搖滾樂的場所如Wooden Top、人狗螞蟻。(伍佰和China Blue的成員 之前也都是在pub中擔任翻唱樂團。) 逐漸地,伍佰和樂隊成為城市中文藝中年與青年的一則秘密:你知道嗎,這個城市的某 個地下室有一個極屌的樂隊演出,他們用台語唱藍調搖滾,你會完全釋放你的苦悶與汗 水,你會感受到什麼叫做台灣的搖滾樂… 剛在中國點起「中國火」的魔岩唱片負責人張培仁(Landy)回到台灣被朋友帶去息壤看 伍佰,他一開始不知道該如何用傳統音樂工業形式的角度去解讀伍佰的魅力。但後來, 「當我拋開這一切時,我就發現我開始跟大家一樣用酒瓶敲桌子,開始一起去喊、去唱 ,我開始了解不太一樣的事。」他說。 因此,當Landy 準備成立台灣魔岩唱片公司,創業作就是伍佰,而且要做伍佰的現場演 出,因為那是新的音樂文化。在1995年5月19日的Live-A-Go-Go,伍佰 and China Blue 錄下極為精采的現場演出,發行專輯「枉費青春」。 但魔岩只有極低的企宣預算,只能放棄傳統媒體宣傳,改舉辦全國十場巡迴演唱,剩下 的錢就給地下電台,並且去論述live作為一種聆聽音樂的新方式,把伍佰形容為「King of Live」。結果是,伍佰演唱會場場爆滿,專輯雖然一開始沒有大賣,但每個月穩定賣 出十幾萬張,到年底破八十萬,次年破百萬。 伍佰成為台灣第一個真正的搖滾明星,並且是從新音樂運動中一步步走出來的革命者。 這是九零年代中期的台灣。政治反抗的喧囂與憤怒已經逐漸退去,舊的秩序與價值已然 瓦解,從政治到文化都在尋找新的能量: 政治上,反對運動正在崛起;1994年陳水扁帶著「希望、快樂」當選台北市長。當選後 的新市政府開始讓政治年輕化、可愛化,例如推動總統府前的空間解嚴(承辦單位就是 伍佰原來所屬的真言社)。 文化上,本土化成為時代的關鍵字。人們開始挖掘本土的歷史與文化、思考自己與島嶼 的關係,並驕傲地說起母語。不論劇場或視覺藝術,都不斷從草根社會挖掘文化素材; 過去在主流霸權下被視為「土」的,現在成為新潮,成為「俗擱有力」。 音樂上,在新台語歌浪潮中,有的人是刻意地宣揚本土文化(如抓狂歌),有的是台灣 獨立的政治信仰者(如朱約信),還有如林強只是自然地想用母語演唱。新台語歌浪潮 撼動了主流:1992年,羅大佑出版台語專輯「原鄉」,滾石出版合輯《滾石第一流台灣 歌》。另一方面,在新音樂與新台語歌之後,新的地下音樂世代出現了。就在「枉費青 春」發表的1995年,前一年有了「春天的吶喊」音樂節,那一年友善的狗唱片公司出版 「地下音樂檔案」發行「濁水溪公社」、「骨肉皮」和兩張地下樂團的合輯。 而在這張專輯之後,總統直選了;地下音樂強勁地往地上蔓延,伍佰所屬的魔岩唱片也 開發更多不同類型的音樂:豬頭皮、楊乃文、張震嶽、乩童秩序、陳綺貞。 伍佰的興起是屬於那個正在改變的台灣,而他非常清楚知道時代與他的關係,他說, 「我沒有那麼重要,是那個社會氣氛到了那個地方,而我剛好在那邊。」但這是謙虛了 ,因為伍佰and China Blue不只是時代的產物,他們也推著這個新力量往前走的更遠。 1998年的專輯「樹枝孤鳥」是他自稱真正認真做的台語專輯──他說之前的台語歌或是 別人的期望,或是配合電影氣氛,而這一張他是有意識地要探索,如果五零年代台語歌 謠沒有被捏斷,會是什麼樣的發展?他要做一張台語音樂史從過去到未來的旅程。而他 們果然做出一張了不起的經典專輯。 專輯中的「返去故鄉」更是他的政治宣言。 我的雙腳站在這我的鮮血 我的目屎隴藏在這個土腳 我的雙腳站在這 這有我的靈魂 雖然我猶原是感覺孤單 沒人會凍震動著我 但是沒人會凍震動著我 在這沒人會凍震動著我 但是沒人會凍震動著我 這幾乎是九零年代時代精神的總結。此後,本土化與台灣意識成為主流,搖滾樂也慢慢在 主流攻佔一席之地:兩年之後,亂彈阿翔高喊「樂團時代來臨了」──雖然這句話可能過 早,但確實說明了一個新的時代氣氛。 (如果說伍佰是八零年代那一代新音樂推動者中產生的搖滾巨星,那麼,五月天就是他們 的接棒者,是九零年代地下音樂世代躍出來的搖滾天團。) 告別了九零年代,新世紀的台灣進入新的政治糾葛,而主流音樂開始崩解、獨立音樂剽悍 地崛起。今年二十歲的伍佰和China Blue如何在第二個十年華麗地轉型,並且如何迎向 下一個十年,那就是另外的故事了。 (本文為Gigs十月號伍佰專題所寫,本文為增訂版 ) http://gigs.sapub.com.tw/2012/10/gigs-content-201210/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52.83.198
ayenn0302 :推~ 11/18 19:05
mirrortear : 11/18 19:11
mirrortear :看到旁邊大貓的FB 原來他居然是成功的 .... xD 11/18 19:11
kindling :真的耶 成功校友推!!! 11/18 20:25
arl :伍佰的接棒者?我覺得還沒出現好嗎.五月天還不夠格.. 11/18 21:34
iuiuisme :接棒 XD 11/18 21:56
SaiXD :我也覺得還沒出現.... 11/18 22:13
colewa :大推~ 11/18 22:27
j19741123 :五月天在描寫青春上是不錯 但遲遲沒有成熟的感覺 11/18 22:47
horsecar :有接到拉,賣票能力有接到,科科 11/19 08:55
iversonok :伍月天真的很會吸票....這是事實... 11/19 22:29
ssun302231 :年齡層不同真的有差,不過要說接棒……應該還不到火 11/20 07:35
lovewubai :我也覺得五月還沒有到接棒的程度 11/20 07:44
babylon297 :雖然有猜過老師的政治立場.不過就算他的政治立場這麼 11/21 00:01
babylon297 :鮮明我還是愛他,認同他 11/21 00:02
Karrie1991 :五月天人氣是有接到棒啦... 11/21 12:36
arl :兩者觀眾群差很大說接棒有點鬼扯我爸就很不屑五月天 11/21 22:42
wuminwha :樹枝孤鳥真的是我聽過最威的台語歌曲...(Y) 11/23 13:11
arainyday :五月天一直停在學生青春時代的感覺~沒有進化~~ 11/23 15:41
in09 : 五月天停在青春時代也許是種策略,成功的策略,君不見 06/11 20:22
in09 : 老是有人拿9x年時的伍佰來嫌棄現在的伍佰? 06/11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