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XiangSheng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 From: 59.115.172.238 : → FANTERRY:恩.....很有清末士人冥頑不靈的感覺 04/15 22:43 : 推 daveslg:相聲符合曲藝要件的話 就是曲藝 要是符合戲劇要件的話就是 04/15 23:04 : → daveslg:戲劇 04/15 23:05 : → daveslg:如果兩個都符合 就兩個都是 04/15 23:05 : → daveslg:就像聽到有人在爭執番茄是蔬菜還是水果..... 04/15 23:05 : → daveslg:甲:地上有個窟窿 乙:地上有個眼 丙:地上有個窟窿眼... 04/15 23:06 : 推 taco20:http://0rz.tw/223V5 教育部辭典 http://0rz.tw/d13UF wiki 04/15 23:09 : → taco20:相聲有很多段子都是去扮演其他的角色來敘述過程或故事 04/15 23:11 : 推 daveslg:不是兄弟我駁你面子.這年教育部的辭典...跟維基百科差不多 04/15 23:14 : → daveslg:參考即可 04/15 23:17 : → daveslg:不過基本上同意有些段子角色扮演的戲劇性 04/15 23:18 我針對相聲裡面的角色扮演,提出一點我的想法 記得以前上課的時候,老師說,戲劇就是一個人從頭到尾演一個角色 相聲(或者說曲藝)是「一個人演很多角色」在表演(或說「敘事」)的過程中, 不停進出角色 「相聲就難在這」當年老師是這麼說的。 所謂「角色進出」可以看看「評書」(廣告:田連元要來啦~~值得一看!)就知道 說書人一下子是潘金蓮,一下子是西門慶,一下子是武大郎,一下子又是他自己 他演潘金蓮的時候,觀眾彷彿看到潘金蓮,他演武大郎的時候,觀眾彷彿看到武大郎 戲劇就不是這樣啦,當你演武松,從開始到結束,都是「武松」不會突然演別人 如果從這個觀點去看,馬三立的相聲都變成戲劇,不管是「開粥廠」「賣掛票」 「十點鐘開始」「買猴」馬三立先生都是演一個「人物」他從頭到尾都沒離開過 (嚴格的說,還是有,進出角色,墊活的地方,他還是馬三立,入活以後,才進入角色) 更認真的去看,發現很多段子,其實演員也只有扮演「一個角色」沒有進出角色 後來,我就捨棄利用角色扮演來判斷「是不是相聲」 但是呢,二馬大師講的話,仔細想想也還滿有道理的。如果今天換城李立群說這樣的話 我馬上投贊成票,我反對二馬大師的言論,主要是因為他的作品和我認知的相聲差太遠 F大提的中國武術和中醫的觀點,我倒認為,中西之間,沒有作深入而緊密的討論 據我所知,大陸的中醫研究,已經進化到分子生物學的層級,對某些中醫理論 也可以提出符合目前西方理論的見解,簡單的說,就是找到最根本的共同點 (當然不是全部的內容,都找到了) 我相信「武術」應當也是這樣,之前有從少林寺學鐵頭功的那位回台灣, 我看了他的報導,感覺起來,飛簷走壁也滿符合現代科學的呀~~~ 至於二馬大師用戲劇觀點看相聲,我個人認為,他是「殺雞用牛刀」 從正面的角度看,正如他自己說的「我把相聲的地位提高」 從負面的角度看,他創造許多名詞和論文出來,(當然也創造很多畢業生出來) (寫到這裡不禁想起讓我畢業的教授,有這麼多的學生,當然就有這麼多的主題可以寫) 既然有了名詞和論文,就有不同的立場,就有爭論,就可以有更多的論文、更多畢業生 然後就有更多的研究所、更多的教授、更多的專業期刊、更多的補助.... 好的相聲沒多一段出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5.232.112.85
doomlicca:推最後兩段... 04/16 17:32
spooky221:推!尤其也要推最後兩段……XD 04/17 22:30
z510:推一下評書 04/18 1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