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XiangSheng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先祝臺北曲藝團二十歲生日快樂! 今天(8/11)看了下午場了,這次帶第一次接觸的朋友進場,第一次坐比較遠的 地方(二樓),但感謝演員們,帶給大家一個愉快的下午,以觀眾而非專業的角度, 發表一下心得。 進場前在一樓大廳看到很多家庭來欣賞,也有不少老人結伴而來,我想北曲這段日子 一定結識了不少舊雨新知,尤其進場後許多孩子乖乖坐在那看表演,有些熟悉的段子 或典故大人小孩都能琅琅上口,實在是欣賞臺上帶給我的笑聲外,另一項感人的收穫 了,我本來還在想有沒有人順口把報菜名也唸出來呢! 這次六段節目印在前面朋友提到的精緻節目單上(真的很漂亮) 第一段「K歌之王」,除了看到黃逸豪大展歌喉以外(有開嗓的演員們歌喉都還真的 不賴呢!曲藝團果然是「曲」字為首阿!),兩位演員陳慶昇和黃逸豪的默契好好喔! 記得上回看他們演出的作品「地理圖」,對貫口最有印象,這次兩人一逗一捧接銜 的天衣無縫、又唱又演,真是精采! 第二段的「起跑點」,兩位資深演員劉越逖、郭團長賣力的針砭「孩子不能輸在起跑 點上」的迷思,孔子自述的地方大家都能會心一笑,後面音樂、美術和數學都有想針 砭的點,不過數學那邊換成團長「訓誡」了逗哏的結局,還在想要是數學也能亂教什 麼出名堂,那該多有意思阿! 第三段「我是大哥大」,由鼎鼎大名的樊光耀和朱德剛出場,原以為朱德剛會把前兩 場被開的玩笑開回去,結果這段還是一直被樊光耀揶揄(最後一段也是,真是辛苦了!), 這段子的編寫可以看出花了一番苦心,從我們對手機號碼數字的忌諱,到手機的發展史, 倘若經歷過這些過程的人會很有共鳴,小朋友可能沒看過或聽過這些機型吧!飛機上手機 響的情節還有模仿機長的地方真的非常有趣,要是機長和副機長也能有英國腔或其他腔 調就更好玩了。 這次的表演給我的感覺,試圖營造老少咸宜的感覺,所以既有網路的流行語(批踢踢)編入 段子中,也提到了魏龍豪和吳兆南等老前輩(錄音帶時期),很高興自己都能聽得懂,這算 是中生代(30歲)的福氣嗎?XD 第四段「成人故事」是個新穎的表演方式,我原先還以為是唱雙簧呢!看著吳佩凌(第一次 看到她的演出),從22歲到24歲的試鏡,不斷展現出表演的熱情和滿滿的才藝,卻因為演 藝圈的需求標準(豐胸瘦臀)而失去夢想,最後雖然與現實妥協而得到成功,卻不再原來的 自己的時候,真的有點令人鼻酸,不過覺得還不賴啦! 第五段「棺材太大洞太小」則是找回笑聲的一個絕妙段子,笑聲不斷,兩位星馬演員蘇維 勝、紀慶榮幽了故鄉一默,描繪出一個遵守規矩、拙於變通、地小人稠的新加坡,讓我們 笑開懷、頻頻點頭,因為這和我們透過電影看到的新加坡如出一轍,混雜各種語言又具有 特殊腔調的新加坡話,是我們最深刻而直接的印象,還有就是對自己國家的體制、習慣的 諷刺與反省,感覺這段子不是新的,但放在今天聽一樣有意思有味道,「諷刺-好笑-省思 」是相聲這種表演的獨特魅力,是這段作品讓我品味再三的原因,好希望多點這些作品。 第六段也是最後一段表演群口相聲「相聲『天』團」絕對是經典之作,團長的「論捧逗」 被誤解為「掄棒槌」其實有很令人驚喜的地方,記得這段子團長以前上台說過,今天則是 解釋這段子的精髓,「不是每個人都可以要逗就逗,要捧就捧」,還有就是很多人都喜歡 指「哏」為「梗」,感覺知情的人(演員們)都解釋到不想解釋了^^,接著謝小玲深耕客家 文化的堅持、黃逸豪愈來愈蹓的貫口,被要求加上伴舞和鴨料理,讓人開懷大笑之餘,也 不禁要替他們打氣呢!葉怡均的評書因為題材嚴肅被要求增歡樂(其實前面第四段是不是和 這裡有所呼應不過,三王塚的故事我喜歡吶!)、朱德剛那百聽不厭的「難說國語」、吳佩 凌竹板的各種吹捧,都讓我看到演員隊表演的堅持,明明是群口相聲,最後還被要求再表 演一次戲中戲,讓我們觀眾看得大呼過癮。 我覺得第六段裡面這段是一個有話要說的作品,陳慶昇飾演的「鴨董」喜歡用「以觀眾的 角度,給一些建議」,令我感觸很深,我們從小聽段子,試著耍耍嘴皮子秀個一段,其實 很多段子我們不知典故、不知包袱在何處,甚至很想給表演者一些「建議」,這段演出, 每位曲藝團的團員都把自己的絕活放到贊助團體贊助演出的節目表上,然後面臨資方的質 疑和挑戰,大家都使出本領捍衛自己的節目,我才發現每位團員在以往的演出,都很賣力 的在自己的領域發揚光大,但也會遇到我們的質疑,也許對於表演者的演出,提出我們認 為對的見解,不夠好笑、寓意深藏、題材不夠貼近等,我想演員都有話要說,而對於出資 贊助者(票房)不敢得罪但又有所堅持的態度,其實也是走過二十年,以人類來說算是成人 的他們,最真誠的態度。 期待你們繼續堅持的態度,帶給大家歡笑和好作品!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8.75.170
FANTERRY:借分享到北曲的FB 08/11 2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