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Yulo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skyfighter (skyfighter)》之銘言: : 這位大大您好 : 您的分析相當的有見地 : 只是可能您誤會我的意思了 : 我並非認為球員進步的方式只有靠實戰 : 我絕對同意訓練環境的重要性 : 但是我認為更重要的是--是否適當的球員在適當的隊伍的問題 你好, 在我的認知裡面, 訓練環境和轉隊機制是兩個不同方向的問題, 因此我認為他們並沒有誰比誰更重要. 所以上篇回答的口氣可能激進了點. 不過你倒是點出了很重要的一點, 那就是國內缺乏完整的轉隊機制. 只要對職業運動稍微了解一點的人就知道, 國內"根本"就談不上有職業運動, 即使是開始轉虧為盈的中華職棒也一樣. 原因在哪裡? 就是勞方(大部分指球員)市場結構性的問題. 這裡面殺傷力最強的兩點, 就是球員契約,和球員流動的機制(轉隊機制), (這兩點也可以是同一個問題, 不過真要談的話, 可以另起一長串了, 所以我這邊選擇就此打住) 而可以視為半職業賽的SBL, 當然也有相同的問題. 所以"是否適當的球員在適當的隊伍", 正由於國內的球壇欠缺一個健全的機制, 球員的交易只能透過先簽先贏或私下來談, 在這種自由心證的環境下, 來談這點未免奢求. 即使是NBA如此健全的市場, 都能留給觀眾"球員擺錯隊"這樣的想像空間, 更何況是我們的 SBL? 在這邊我有一點意見, 先說明與你的意見無關, 而是就國內的籃球討論區裡面一片反裕隆的聲音提出, 在國內的籃球討論區裡面, 特別是圓球, 我看過很多意見說就是裕隆死佔著好球員, 或獨佔資源, 這些說法通常對了一半,且沒有根據. 對了一半的地方在於, 裕隆的確兵多將廣. 而沒有根據的臆測我想我就不必多說了. 如果裕隆真的要瞎搞的話, 恐怕吳志偉, 邱宗志, 黃寶賜,魏永泰這些老臣都會被釋出, 然後我們可能會看到更多更誇張的年輕好手在裕隆隊. 但是有嗎? 我想球隊有球隊的考量, 球員也有球員的考量, 這完全是目前的市場決定目前的生態, 所以才有今天的裕隆隊. 如果裕隆真有在這個市場上面用了什麼骯髒手段, 才能吸收到比較多的好球員, 那我也只能說沒辦法, 然後很阿Q的邊看球邊幹他個兩聲. : 我認為籃球實力的進步 就像是練武功一樣 : 基礎的訓練提升的是內功與招式的熟練度 : 只是實戰的經驗更是將實力提升到另一境界的不二法門 是不二法門, 但是風險也太大. 不然就不會有一堆 NCAA 的好手消失在 NBA 的市場. : 就以您所舉例的這三位選手為例 : 我也希望這三位選手也能夠接受錢教練的訓練 : 相信若是他們在裕隆將可以接受更好的基礎訓練 : 將自身的技巧提升到另一個層次 : 換句話說 我個人認為這三位選手還有所謂觀念與技巧進步的空間 : 但在SBL的殿堂裡 因為球隊的需要 而被推上前線 : (君不見SBL的中鋒都滿年輕的嗎?) 所以這些年輕球員是不是還需要加強基礎呢? 訓練是不是還要加強呢? 不過這邊我倒是有一點看法, 裕隆的球員給人普遍的印象是"基礎很好", 但這並不表示裕隆就是一個基礎動作訓練所, 這跟球隊的風格有關, 有需要我們可以再談這一點. :) : 同樣的道理 : 在裕隆隊上的邱啟益與魏永泰與周泓瑜與黃保賜等所謂中生代的球員 : 我個人認為他們所謂的觀念與技巧已經在錢教練的調教下達到一定的水準了 : 他們現在的問題就是我所說--適當的球員在適當的隊伍之間的問題 : 他們現在的進步必須要依靠足夠的機會與舞台來累積實戰的經驗 我這邊還是有跟你意見相左的地方, 我認為這些中生代球員的確需要更大的舞台和更多的機會, 但他們目前能進步的, 我想就只有數據, 簡單的說就是他們的上場時間增多只會讓他們帳面上的數據提升, 至於個人球技的進步我想機會不大. 我贊同,也希望這些球員能夠轉隊, 因為這樣能讓我們的球賽更好看, 但我並不認為轉隊讓球員更進步是個好主意, 因為這點要成功所需要的其他因素實在太多了, 教練指導的好不好,球員開不開竅, 運氣等等因素, 不是光靠實戰的累積就可以促成的, 就像我前面說的, 風險實在太大. 當然我講的也不盡然正確, 比方說 Jazz 這個球季的 Arroyo 和 AK47, 我想就可以當成你的好例子. 不過可以反過來看看去年 Spurs 的 Stephen Jackson, 因為契約談不攏,今年轉到老鷹隊, 而他也獲得了更大的上場空間, 雖然帳面上的數字都上升,比例都差不多, 但是命中率卻下滑了. 所以說實戰的經驗累積, 與球員的進步是否有直接的關係, 就我來說是有待商榷. : 而實戰經驗的累積效果與球隊之間整體實力的強弱差異大小有直接的關係 : 在一支每次上場時 就是領先許多的球隊裡 : 而且比賽的勝負並不是操控在自己手上的情況下 : 所能累積的進步 當然比不上對勝利並無絕對把握 競爭對手實力相當的情況下 : 看看現在台灣的籃球運動最高殿堂 : 最明顯的問題就是我所強調的--適當的球員在適當的隊伍之間的問題 : 而最容易改進的方法就是 加強球員之間的轉隊機制 : 只是似乎也是不容易啊 : 誰知道呢 搞不好看過此討論的各位大大 : 就是將來對台灣籃運具有舉足輕重角色的重要人物 : 當然另外的角度就是我也提及的球賽精彩度的問題 : 球迷的支持也是台灣整體籃球運動持續進步的重大關鍵因素之一 : 其實只是個人的一點想法 希望與大家理性的討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64.24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