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ask-wh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想要排除這一種心態 有很多種方法 1. 找一件很簡單的善事來做 例如說 買完東西隨手把發票捐出去 或每天固定捐100 200 元給慈善機構 久而久之 習慣成自然 就不會想東想西了 如此以後不管做什麼善事都不會有沾沾自喜之心了 這就好像 一個人每天吃魚翅 久了會覺得魚翅沒味道是同樣的道理 2. 可以常常閱讀一些勵志的書 ( ex: 一公升眼淚 阿甘正傳 ) 或者 看介紹生活有困難的一些專題節目 ( ex: Discovery 慈濟 ) 這樣原本 行善得失之心 會轉變成 看到別人幸福快樂的高興 也是一種方法 3. 將心比心 很久很久很久很久以前 敝人的小孩和別人吵架 放學後來找我哭訴 說以後要報復 也讓對方難堪 於是我問他 妳喜歡他的作風嗎 他猛搖頭 那你這樣做 豈不是跟他一樣 他恍然大悟 若是互相攻擊 失去的變越多 只有彼此敬愛 價值才會提高 才不會有缺憾 也顯得完滿 同理 我們有一天也老了 難以過馬路 我們是希望看到旁人冷漠的眼神 還是熱心幫忙的舉動呢? 相信沒有人想要前者吧! 那麼 是否應該要以身作則 共同創造美好的未來呢?! ^^ 4. 能量守恆定律 打從我們出生 我們的一切 包括警察的保護 便宜的義務教育等等 皆來自其他大人們的繳稅 那些大人 自然包括 健康 生病 殘障 等等人呀 我們受了如此大的恩惠 縱使以一輩子的薪水 也難以償還 街上那正要過馬路的老婆婆 不也是自年輕以來都有繳稅嗎? 即便與她無任何血緣關係 是否也應該當成自己父母般照顧尊重呢? 所以做善事 是很自然的唷 ^^ 當然還有其他很多很多方法 這些不知道有沒有幫助呢 希望有回答到 ^^ 最後 感謝大家看完這篇文章 有錯請多多指教喔 ^^ ※ 引述《Equalmusic (Calvin)》之銘言: : ※ 引述《VElysian (大腸浩劫)》之銘言: : : 行為有德 心不一定有德 : 問一下這句 : 今天你做一件好事, 如果你明確的知道這件好事可以幫你積功德 : 那你做的時候難道不會動機不純嗎? : 你不會暗自竊喜「哈我又做了一件好事這樣我經驗值一定增加不少」嗎? : 就算你覺得這樣暗自竊喜很不應該, 但會不會暗自竊喜跟他應不應該基本上沒什麼關係 : 就像你心情好就是心情好, 那跟你個人的個性有關跟價值觀沒有關係 : 我想問的是, 你要如何排除這樣的自利心態, 而行純粹的善, 養純粹的德? : 否則只是無限循環如下: : 1. 看見老婆婆 A 過馬路去幫忙攙扶 : 2. 攙扶到一半忽然想到, 哈, 我又要升級了 : 3. 心態不健康 -> 扣經驗值 : 4. 看見老婆婆 B 要過馬路 : 5. 心想我要不要去幫他, 如果幫他我又會暗自竊喜, 這樣要扣經驗值 : 6. 掙扎之後決定去幫他 -> 暗自竊喜 -> 心態不健康 -> 扣經驗值 : . : . : . : . -- 主動是機會的誘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30.208.17
Equalmusic:你的回答相當正面阿, 大概了解你的意思 XD 05/23 01:50
Equalmusic:不過如果做好事成了一種習慣, 那不會沒有意義嗎? 05/23 01:51
Equalmusic:就像你吃飯喝水一樣, 基於習慣的善行不是出於善心阿 05/23 01:51
virulous:總之是做了對眾生有益的善事啊,無論立意如何總是慈悲 05/23 08:35
VElysian:樓上 慈悲是立意的一種呀 ^^a 05/23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