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ask-wh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Ebergies (火神)》之銘言: : 標題: Re: [請益] 數學是發明? 還是發現? : 時間: Sun Sep 11 22:33:13 2011 : : ※ 引述《micklin (mick doohan)》之銘言: : : ※ 引述《Zzgt (zzgt)》之銘言: : : : 我認為數學的演進是一種發現,而數學本身是一種人類的本能, : : : 就像邏輯、美感一樣,是一種人類自身天賦的、可供運用的資材 : : : 。 : : : 舉例來說,就像樹木本來就存在,我們把它砍下造成房屋,或獨 : : : 木舟,只是一種材料使用方式的新發現(演進),無法因此就稱我 : : : 們發明了樹木本身。 : : : 因此,不論是從四則運算進步到微積分,或者是從數手指進步到 : : : 電腦,在其背後,不變的是邏輯(數學),這是一般人類天生就有 : : : 的能力與傾向,無法謂之為發明。 : : 鎢絲加熱可以發光, 是發現. : : 把鎢絲裝到玻璃容器中, 插電開開關就會亮, 這樣的東西是一種發明. : : 數學理論是一種發現, 因為這些符號所具備的關係是定義後就己經存在, : : 只是藏在那裡, 沒有人知道, 有個數學家推來導去, 最後證明了這個性 : : 質是存在的, 所以我們說, 他發現了這個性質, 並發表了這樣的一個理 : : 論, 拿去開發成一個工具軟體, 我們就說他發明了一個好用的工具。 : : 我比較同意這個論點 : : 更進一步推廣到主題 : : 數學上的符號定義與基本公設都謂之發明 : : 其他推導出的定理都謂之發現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 From: 118.231.65.167 : → WINDHEAD:數學沒有所謂的發明/發現,只有定義/猜想/證明/推論 09/11 23:08 : → WINDHEAD:因為他是一種心智活動,沒有辦法區分發明/發現 09/11 23:09 : → WINDHEAD:最後的成品就好像寫文章一樣,不會說我發現了一篇文章or 09/11 23:10 : → WINDHEAD:我發明了一篇文章, 就只是我寫了一篇文章這樣 09/11 23:11 是這樣的, 如果你只是寫了一篇文章, 那的確沒什麼「發明」或「發現」, 但是如果現在你是一代文豪, 可能就有研究生聲稱他發現你文章中藏著一些秘密. 寫聖經的人們也許不覺得聖經裡面有密碼, 但是有人說他們「發現」了聖經密碼. 同樣的, 數學利用定義去得到猜想, 利用定義好的符號去證明一種猜想,或是去 推論某個猜想是否正確, 都是因為在這樣嚴謹定義的世界中, 似乎隱藏著什麼東 西, 等著我們去發現。 數學的定義是人類定義出來的, 就如果文章是你寫的。 我們試著去「發現」這些數學定義隱含的規則與性質, 就像以後也許會有人以你 的文章去探討背後的精神與意義。 我個人是很好奇, 金庸對於他的小說被人「研究」然後「發現金庸的思想」, 有 什麼看法....他會不會想說「啊我就寫個小說賺稿費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0.124.164.176
Oikeiosis:金庸寫小說是為了自己辦報紙要衝銷售量 以連載吸引人買 09/12 06:58
Oikeiosis:而他自己本人也還滿愛參加別人辦的金庸小說研討會 09/12 07:02
Oikeiosis:第三版的新修版據說就參考了很多研討會跟其他讀者的意見 09/12 07:04
gyqmo:以現代敘事學的研究,「作者已死」是很流行的觀點,也就是 09/12 11:52
gyqmo:在研究文學作品時,不用去在意作者,只關注作品本身。 09/12 11:53
gyqmo:羅蘭巴特很強調生產性讀者,這種閱讀方法是目前的流行趨勢 09/12 11:54
gyqmo:而且對金庸來說,他只要沉默不說話,那麼就會有越來越多人 09/12 11:55
gyqmo:去研究他;但他只要一講出來,就會變定論,也再也不會有話題 09/12 11:55
gyqmo:性了。 09/12 11:55
gyqmo:也不用談到金庸,現今著名的明代小說,很多作者就都是書商 09/12 11:56
WINDHEAD:其實數學的過程跟你講的剛好相反,是先有猜測的結論然後 09/13 01:30
WINDHEAD:才去找定義的。 先定義後性質只存在於教科書上 09/13 01:30
WINDHEAD:那只是為了教育傳播目的 方便讓你吸收 09/13 01:30
micklin:樓上說的也沒錯,我當年唸數學系的時候,老師的確有說過數 09/13 17:46
micklin:學就是要「自圓其說」,不過那跟這篇討論是兩回事.... 09/13 17:47
micklin:「發現」奇怪的現象或是特殊性質,再想出合適的推論過程, 09/13 17:48
micklin:當定義己經不敷使用,就加入新的定義,只要注意不要跟原有的 09/13 17:48
micklin:系統矛盾或衝突,然後就可以得證. 09/13 17:48
Equalmusic:完全不覺得先定義後性質會方便吸收... 09/16 02:39
Equalmusic:先弄出一堆完全不知道要幹嘛的定義定理, 很不好記憶阿 09/16 02:39
WINDHEAD:我也是反對這樣做的,不過很多人都這樣幹orz 09/16 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