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asketballTW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我覺得劉教練的打法(大家所謂的韓式打法)真的不適合未來幾年的中華隊.. 怎麼說呢?? 去年的瓊斯盃 中華分藍白兩隊 或許很明顯的白隊打出一翻新的氣象也受到了很多肯定的賞聲 相較藍隊 打出體能與速度 但是我認為 從幾場內容來看 速度與體能的確是未來中華隊必備的 但是整體進攻的內容 太偏向"三分"外線投射 這從達欣的打法就看的出來 瓊斯盃白隊的確是打出不錯的成績 但我很小人的說 這是在台灣辦的比賽 而且並非是一個重要的國際比賽 對手的投入程度與大部分的選手素質級比賽時的心理素質 並非能與真正搶資格的國際資格賽相比 我不是否定瓊斯盃的表現 我認為打的符合國人期望(不管是名次還是精采程度) 但是到了亞洲盃 這樣的打法還能贏球嗎 我感到些許懷疑.. 瓊斯盃的進攻打法 強調快速移位切傳+傳切 攻勢大多由三分線開始 重點是打法 輕巧 重視球員移位 球員切入技巧 分球 以及接球後立即起跳投籃的準度 當然還 有走位觀念 故 1.球員當天的投籃手感的穩定性很重要 球員體能必須維持在高檔 如果單不只靠七位球員ROTATION 那又必須能確保球員 下場休息後不至於手感冷掉 2.球賽激烈程度 國際比賽哨音對於球員碰撞的程度都加寬 比賽中的對抗程度也都很明顯的擴張的 很高 當球員在比賽中必須花很多力氣去做碰撞時 他的投籃命中率是合理的會有 些許的下降 但是以國內SBL中的碰撞程度與球員肌肉水準 我想是無法應付亞洲盃 時各國的高度與厚度的 3.進攻與防守的壓迫性 白隊的確打出類似現在NBA球隊的小球風格 但是仔細檢閱瓊斯盃的紀錄 會發現 對方犯規次數大多比白隊少 我們球員的防守壓迫性也不夠強 上述也是我懷疑的關鍵 亞洲盃時 中華隊是處於身高與"對抗性(肌肉)"劣勢 再防守時本來就會加深球員體 能的負擔 到時候體能的付出是否還能 讓進攻時維持一定的命中率 我持懷疑 因為因為選擇移位性好的球員 目前檯面上的中華隊禁區候選人 根本就是讓人家 打爆 到時候比賽中防守的壓力 以及潛在犯規過多的麻煩 從瓊斯盃的比賽中可看出目前的進攻打法 並不是會造成對方很大的防守壓力 特 別是當我們的身高不如對方時 對手可以後退一步 但是我們的投籃壓迫性並不會 減少 或許我說的原因劉教練也知道 只是目前球員還無法貫徹他的全部戰術與觀念 或許劉教練不認為是問題 但我想 我只是提出我的觀點 我也非常希望2008打北京奧運的天方夜譚能成真 但目前我覺得連百分之一的機會都沒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63.25.103.68
Themeteor:沒身高對抗性又差的話..用什麼戰術都打不好 61.229.15.177 02/14
s91525483:推 61.230.134.130 02/14
dusted:說得不錯,不過我更想推一樓 211.20.41.165 02/14
sjr:老將們的對抗性真的明顯比較好... 218.175.187.35 02/14
massu77115:台灣球員就是吃虧在體妨洹a~ 61.228.179.205 02/14
Colnago:達欣的團隊防守實在是!@#$%^&*除了李豐永以外... 211.75.68.103 02/14
pezon123 : 帥 04/14 20:50
samuel3939 : 還好沒坐飛機 01/24 15:47
wilson920610: 球評 痾痾痾 02/27 2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