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oo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對於張迷來說 《小團圓》的出版,是值得高興的事 我去政大書城問的時候,他們告知第一天,就銷售一空了 所以很自然的,我亦無福一觀 宋以朗寫的前言,由網路上,大概可以知道,該文是擷取了不少 書信中有關小團圓的片段 但是我個人是如此感覺得 宋是在為了之後舖路 原因有二 首先 因為小團圓一書,並非他獨有的 話為何如此說呢?? 因為張會修稿、改稿,亦會請宋淇幫他看稿 完稿後,亦會再謄一次稿 據我所知 平鑫濤的兒子,平雲亦在之前張愛玲版權問題時,說過了 他小時曾在其父的書桌上,看過《小團圓》的稿子 而大前年時,宋也表示其他上有《小團圓》的原稿 兩者手上的內容是否一樣,不得而知 但是可知道的,《小團圓》並非只有單一原稿是可以知道的 其次,他手上還有更多張迷們想看的易經《Book of Change》(即張愛玲的自傳) 與其父和張愛玲的書信集 (之前莊信正和張的書信集雖然集結成冊了,但是銷量似乎不太好) 但是宋淇和張愛玲的關係 只要是張迷的人大概都知道,在張未成名時,宋淇是給予張十分大幫助的人 故以信件內容來評斷 如果該書信集能出版,將讓許多研究張的人,有更多的資料 由此我的思維中的延伸 書信集尚未完整公開 只擷取片斷,不能保證是否有斷章取義之嫌疑 如此說好了 六佰多封的信件中 只取和《小團圓》有關的部份 但是日記記下來的是歲月上的變化和心境上的轉變 只看一部份是否妥當,這是值得思考的 而後兩本書,如果問世 我想可為宋所帶來的經濟效果是十分驚人的.. 如果他是分文不取,或是將來把這一些版稅、簽約金,全部拿來 成立一個張的基金會,用來維護他手上張愛玲所遺留下的東西 我要很誠實,也很虛心的和也道歉,我以小人之心過度猜測了 (目前雖然有捐出一筆錢成立張愛玲獎學金,但是個人內心層面還是把此行行規類在...) 不過無論如何 張的著作能問事,是件好事 如果只是由情感上的排斥 而拒絕去閱讀,我想將是一件十分可惜的事 -- 少壯努力欠機運 老大欲言語難抒 千言萬語老時憶 幾多秋風幾多愁 年少期成人中傑、三十老大喜清閒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2.199.189 ※ 編輯: whisly 來自: 59.112.199.189 (02/28 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