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oo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我覺得與其說是翻譯,不如說是樓上諸位也有附帶提及的文化吧。 前幾天台北電影節,播了一部電影是在講嬉皮文化 我個人對嬉皮文化完全不瞭解,等到觀眾跟導演Q&A開始時 我才知道這部片是在講嬉皮 有了基本的認識之後 才突然醒悟這部片的內容為何。 中國(還是要講台灣也是可以啦,這種政治意識你高興就好)的文化相對的小眾 相對不被人所瞭解。 影展中另外一部片是在講德國的一個社會事件,觀眾多半表明看不太懂,這部片很複雜 導演疑惑了:複雜在哪?這部片一點都不複雜呀! 這當是原於我們對這個背景不瞭解 自然而生的反應。 在現在世界當中,最主要的文化產業是在西方 所以價值的標準是在西方,至此,世界各地也是往西方取經。 自然會有西方獨大的現象。 我身邊的朋友大部份都只看翻譯文學 我想這是一個相當大的原因。殊不知中台還有許多優秀的作家像 莫言 張大春 陳玉慧 王安憶 這些人並非所有人都沒有被翻譯成西方作品,但是相對以來因為他們非其文化的主流 所以相對的小眾 西方國家以外的世界,大家認識的作家有幾個?! 南美州就是波赫士、馬奎斯 非州就是童妮 中東就是帕慕克 雖然我不能代表所有的華人去講述大家所認識的作家 可能也是有人我沒想到或不認識的, 但這就是台灣對於世界文學的能見度。 相對起來少很多,這並不是因為這些地方有沒有出現優秀的作家 而是因為這些地方的作家有沒有被引進!? 而換個角度看,這些非西方世界的人,跟西方文學的連結有多深刻?! 與其說是跨領域,不如說是對西方文化跨得有多深。 這不是好壞的評價,但絕對是一部作品能不能被接受的重要原因。 西方這麼大的一個商業體系,一本書是否暢銷一望可知 其他地區呢!? 還得問出版社肯不肯花這個錢冒險。 對於我們國家是這樣 對於其他國家也是這樣 出版再怎麼說都是商業體系的一環 更何況還要翻譯過去 如果編輯根本不懂中文,那連被選擇的餘地都沒有。 莫言的檀香刑就不太可能會翻作中文 因為裡面有幾段完全是靠文字的節奏去支撐整段文章 這個就不太可能會被翻出來 當然西方文學被翻譯成中文也會有同樣的問題 所以很多人都說 如果看得懂原文就看原文 因為其實體會到的東西會相差非常多。 只是可能被翻成其他語言的作品都是相對起來劇情強很多 而不會有整段都是劇情在支撐的作品 這就是要請懂的外文的朋友指教了。 之前有版友提到,中國不重小說,那是古代的事情了,現在華人世界的小說也是很蓬勃的。 不重小說的年代早就過去了,只是並不是完全被小說佔據,當是無庸置疑。 至於古文的影響我想原PO多慮了 中文世界成功的小說家古文好壞都有 這顯然不是影響最主要的因素 不過如果像你文中所示侷限的都是暢銷作家,我想重要的也不是內容吧.... 好萊塢大部份的片也沒內容。 暢銷文學亦是。人們要看的大部份都不是內容 而且情緒放鬆宣洩的出口吧。 以上。 -- 我正百無聊賴,你正美麗。 (妳是朵待沽的玫瑰,而我是怕痛的行者) http://www.wretch.cc/blog/dakou 舞雩歌詠小集http://city.udn.com/11414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7.98.22 ※ 編輯: DAKOU 來自: 218.167.98.22 (07/03 09:23) ※ 編輯: DAKOU 來自: 218.167.98.22 (07/03 09:23)
EVA03:推這篇..其他文化暢銷作家也沒幾個..不過私以為國人不重文學 07/04 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