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oo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網誌版 http://blog.roodo.com/sakar/archives/16290427.html 我們的世界越來越複雜,小說型態的走向也是如此;近來常常出現無法簡 單採用以往的方法來分類的小說,尤其是越來越多的小說會標榜著「跨類 型」。當然,作者或編輯這樣的安排,多少有點市場考量,期望能夠同時 吸引到不同類型小說的愛好者。但是你知道的,有時候卻成了四不像小說 ,反而「多方」不討好,變成失敗的嘗試。 不過,我們還有一種最古老的分類方式:小說有兩種,好看的跟不好看的 。這種分類雖然不能傳遞給你太多訊息,但是如果要推薦(或不推薦)一 部小說,這樣的分類方式已經足夠。而我這邊要介紹的《腳本》一書,正 好可以歸到「好看的小說」這一類。當然,這僅是我的觀點,若是您看過 以後覺得應該歸入「另外那一類」,那只好說是調性不合了。 我認為這是一本「以推理小說筆法寫成的恐怖小說」。恐怖小說跟推理小 說最大不同處,在於恐怖小說可以有很多「巧合」,巧合到毛骨悚然都沒 關係,畢竟在故事背後有一股看不見的超自然力量作祟,讓小說主人翁倒 楣透頂,連帶一干人等也被搞得東倒西歪、唏哩嘩啦。然後,恐怖小說裡 鬼怪的殺人動機也不是太重要,可以是主角入侵地盤(鬼屋)、也可能是 租到過期的錄影帶(你知道的)、有時候則是撿到奇怪的東西(例如筆記 本)、甚至詛咒像病毒一樣地散播開來都有可能。鬼怪附身之後,無差別 殺人當然也是其中一種類型;然後我們可以發現,這跟變態連續殺人魔不 也挺像的?殺人魔下手的對象,彼此之間會存在某些連結或共通點;而被 鬼怪侵害的人,其實也會有著相類似的連結。也就是說,如果不要太在乎 連續殺人魔被觸發出世的原因,單看整個連續殺人過程,恐怖小說跟一般 推理犯罪小說,其實是有共用空間可以並存的。 《腳本》的故事安排,跟大部分這類小說很像:先有若干年前的一些往事 ,然後當年往事如幽魂般,裊裊纏繞至今日,影響到當下的人們。很有意 思的是,故事一開始有段楔子,介紹主要角色相馬司的一些背景,同時埋 下相關伏筆。相馬司是東皇電影公司發掘出的演員,在小說裡的現在時間 已經身亡,亡故原因不明,似乎是拍片意外所造成。而整個事件的發生, 肇因於電影公司員工杉山幹雄在影片保管庫無意間(你也可以說是受到亡 靈蠱惑)發現某部影片,幹雄在觀賞該影片之後,隨即失蹤下落不明。同 一時間,恐怖的連續殺人案件開始展開… 故事主軸在這邊分成三條敘事線:首先是偵辦連續殺人案的警方,這部份 的進行頗有推理犯罪小說的味道。其次是由於丈夫幹雄無故失蹤,因而與 友人一同尋找丈夫下落的杉山由美江。第三條敘事線比較特別,作者採用 今昔交錯的方式,漸漸向讀者揭露出當年拍片過程的真相。到了故事中段 ,三條敘事線合而為一,走上恐怖小說的的傳統套路:被衰事纏身的主要 角色,開始挖掘當年的事件脈絡,希望能夠找出超渡亡魂,破解魔咒的方 法。然後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接近故事尾聲時,安排了幾個轉折,增加 整篇故事的可讀性,這同時也讓我對這書的評價節節升高。這書結局的「 迴圈」處理也很值得讚賞,給讀者留下無限想像的空間。 但我這邊刻意不提的是,作者對於量子力學的嚴重誤解。恐怖小說相對於 推理小說,其特權在於超自然力量的介入是被允許的;作者只要揭露當年 惡靈仍具肉身時,曾遭到多麼悲慘的對待,因而留下造成事件的怨念,這 樣讀者就可以接受。至於為什麼被虐殺、被拋棄、被背叛的怨念可以有所 作為,自己耍白癡的怨念就無法成事,這根本就不需要說明,讀者也沒興 趣知道。也就是說,《腳本》一書的作者讓劇中人大談量子力學與測不準 原理,藉以說明超自然現象的發生,我是覺得大可不必。由於撇開這段「 說明」不看,整篇故事仍享有恐怖小說的特權,故事邏輯得以成立,所以 我並沒有因為作者對於量子力學的誤解而調降我對本書的評價。但我還是 得說,書裡對於物理現象的實驗描述是正確的,但其科學解釋卻是錯誤的 ,錯得離譜。不過,反正這是恐怖小說,又不是科幻小說,更不是物理教 科書,誰在乎啊? 我個人覺得這書其實還不錯。不過我也不是要為這書的部分負面評價平反 ,僅是提供某些欣賞小說的角度,供大家參考。另外,有些讀者認為小說 前面的「人物介紹表」有洩露劇情之虞,甚至會影響閱讀樂趣。但我個人 認為不至於那麼嚴重。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23.72.6
Welt:作者應該叫作「弍」藤水流 08/11 21:33
Sakar:謝指正,已更正 08/11 22:50
※ 編輯: Sakar 來自: 140.123.72.6 (08/11 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