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oo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網誌版: http://mimiwithloves.pixnet.net/blog/post/13547255 這本書中,最令我感興趣的是第五章:"為什麼人們錯把渴望當成快樂?" "大腦透過多巴胺來創造欲望、激發行動, 而面臨誘惑的我們,必須明辨渴望與快樂的差異。" 我一直以為,多巴胺的分泌是因為擁有的快樂、感覺到快樂(多巴胺又稱為快樂的因子) 但其實多巴胺比較像是因渴望而分泌的物質。 因此在這本書中,將多巴胺稱之"期待酬賞"(渴望),而非"體驗酬賞"(快樂)。 為什麼書中為這樣定義呢? 他們對人做了實驗: 當實驗者按了某個電擊按鈕,實驗者會因電擊而分泌多巴胺。 實驗者都表示電擊的感覺良好(因為分泌了多巴胺) 然而他們持續自我刺激的同時也會有害怕電流被切斷的焦慮 甚至有人表示他感覺自我刺激是極度沮喪的。 當他瘋狂按著按鈕時,比較像是一個強迫的行為,而非體驗快樂。 他們還做了另一個實驗: 當消除老鼠的多巴胺時,如果你給他糖吃, 老鼠還是會很開心(因為牠本身喜歡吃糖) 但牠不會因為想得到糖而作出努力。 也就是說,多巴胺會讓你舒服,但它不是一種快樂。 它比較像是一種成癮。 你會因為想分泌多巴胺而努力。 但你不會因此得到真正的快樂。 一旦沒有了多巴胺,你不會有所行動。 即使面對的是你喜歡的東西。 聽起來很不可思議,對吧? 因此科學家把多巴胺的產生解釋成一種"期待"。 分泌多巴胺使得你期待某個東西可以讓你快樂,因此你努力想去達成。 但並不代表你得到真正的快樂。 結論是: 酬賞的承諾(你預期某事可以讓你得到快樂) 不等於 酬賞本身(快樂本身)。 我們必須要分清楚這兩者的不同,才能獲得真正的快樂。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3.210.192
yohe:看過推~ 可以分享如何回復多巴胺方式! 很妙的結論從來沒想過 05/11 23:26
yohe:看漫畫電視、打電腦無法提高意志力 相反的運動、閱讀才是良藥 05/11 23:27
yohe:還有多巴胺的多寡其實是固定的喔 多巴胺不夠會造成意志不集中 05/11 23:28
yohe:所以再去作上面那些看電腦電視之類 會更加萎靡! 05/11 23:28
bowei99:唉 05/12 11:08
EuniceYu:推分享 05/12 17:29
adolfeena:『慾望會死亡,每次的點觸都在耗損它的神奇。』 05/12 18:20
starluna:推 05/12 21:24
g6rmp:推 安靜,就是力量 這本書也有提到 05/13 0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