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oo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看文中談到教育與大學的問題,我突然有感而發一下。 文章很長!而且跟書版沒有啥關係....版主看到若不行請通知我我就D啦。 我這純粹是瘋言囈語,大家看過別戰。 先提下,我是人文科系的所以不避免地會從我的背景出發談事情。 我覺得教育算是失敗了,可是這失敗卻有好多 人、好多領域都得負責。家長、群眾言論、基本教育(小學國中高中)老師、學生、 高等教育老師(大學以上)、政府教育政策等等。 就我自己在人文相關科系讀書好多年又做了幾年研究的感覺, 我認為台灣普遍來說對於人文知識不追求或者覺得這個沒用。 譬如我爸一直覺得去讀一個商科或者理工科可以賺比較多的錢。 假如是以[金錢]為考量的話那看起來人文科系真的沒用,不管怎樣錢就 真的賺得比較少。 不過社會中有諸多論述與知識其實也得依靠人文科系出身的人去建立, 不管是政治的經濟的社會的或文化層面的。文化層面其實 是一個看似表面影響不大但其實影響很大而且較為深層的東西,用看不見 的方法去調配整個社會思考的模式。當然這當中也與經濟和政治相輔相成。 一個時代的人的思考模式和對一件事物或概念的反應以及理解的方法,都來自 背後文化層面的形塑。 但是一般民眾就覺得人文科系出來賺不到錢沒用啊,或者說死念活念唸完了博士 找不到教職(因為人們對這個科系不重視所以沒人想念也不願意出較多的薪水或開缺啊) 問題是[什麼是大學]?大學真的是讓你可以學到怎麼賺錢的地方嗎?是技職教育訓練 所嗎(我真碰過一個交大理工科系出身的人居然說大學是技職教育訓練所)?或者是 培養人獨立思考與判斷的地方(我想不論人文或理工科系應該都需要獨立思考吧)? 或者說可能是一個篩選的過程(當然啦,在大學之前就已經有若干篩選機制了),譬如 篩選出適合就讀短期大學然後盡快就業的,接著是需要有專業技能然後就業(譬如醫生), 然後是研究型人員(這個要經過至少三次不同學術機構的層級篩選)。當然還有其他種類, 譬如基本教育的老師、各領域專門的基礎或中高等人才。 就教育來說,我感覺到斷層出現在這幾年,就在這5-8年間吧。 2003年我考上大學,還沒那麼簡單考,也是兢兢業業地準備了 好一陣子。上了大學之後班上雖然也有混的可是沒那麼混,老師也挺嚴格,其中一 門課老師一次都當了一半以上,也有老師每次給分最高不超過85。就連大一必修歷史 也有老師一班當了1/3。 似乎是最近這幾年,好像出現了一個很大的斷層。 我妹妹今年上大學一年級。 她算是對自己想做什麼想讀什麼比較了解的學生,但她有一半以上的高中同學, 想念什麼是[老爸老媽決定],從國小念到高中都快畢業了看過的課外書不超過10本。 而我妹已經開始在讀哲學相關的書籍了(她想念社會系,她說她認為社會系很多東西 與哲學有關,她應該也念念哲學的書,還不是[人手一本的]蘇菲的世界, 而是Robert Sokolowski的《現象學14講》,看不懂來問我,我叫她上圖書館去找 各種資料) 她說系上有好多人不知道為什麼來念這個系,才開學不久就有人沒來上課或者 休學了。更厲害的是,老師只說了[這個說了要先讀為什麼沒念],就有同學當場落淚。 我在我們所上還碰過有家長打來問老師[為何苦苦相逼不讓我的孩子畢業]? 見鬼了你的孩子論文從頭到尾只有1萬字(還都是廢話), 寫了好多年而且最後還乾脆對指導教授來個避不見面,是要怎麼讓她畢業! 碩班一年級開學第一個禮拜,明明就在課綱上說了第一堂課就會上課,為什麼連 書都沒有還一副[我不知道]的蠢樣?課綱po在網路上起碼快三個月,書絕版了可以 借可以去印,書還有就應該去買去弄來。 我認為很多在大學中發生的光怪陸離的事情,是因為 反正大學人人都能上,有啥好稀罕?而且學費不管公立私立 都那麼便宜(看看美國與法國的學費),似乎上學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所以就不珍惜了。 然後學校不論公私立都很缺學生所以老師為求[業績],為了避免被有關單位(上司、學校 行政單位或教育局)找碴,也為了怕教育評鑑被學生以匿名方式罵到死,總之為了 很多理由(通常都跟她們的生計有關),逐漸放水。 這就造成學生不努力,態度出了問題。 其實你說學生笨嗎?才怪。 我也不贊成什麼[一代不如一代]的屁話,雖然說我也不認同進步的線性歷史觀,但 若真的一代不如一代那是不是1000年前的人好聰明然後我們各個都是智障或白癡? 我覺得根本就是因為很多外在因素造成學生的求學態度不對。 譬如廣設大學然後又沒有分級制度(社區大學、技術性短期大學、 教育型大學、學術研究型大學、師範型大學、高等研究機構型大學、公學院等等)。 譬如家長都幫學生決定一切事物然後孩子們糊里糊塗就去做了,也不知道為什麼他 要做或他喜不喜歡。最後上了某科系才發現[完了我不是讀書的料子]或[完了我 不喜歡這個科系]。 導致學生認為[反正做決定的不是我我不需要為此決定負責],或者 [反正所有事情我媽都幫我打理好了我在旁邊等著飯來張口就好]。 演變成[反正老師都會釋出考古題我不用很努力念書],[反正老師會讓我過],[反正 因為根據我在家老媽都會幫我打理一切的這個道理來推論,老師應該也幫我先 把課本都消化過了,然後畫重點告訴我到底這課本在講些啥]。 我看板上有人說因為中國人有[唯有讀書高]的陋習,我覺得 這算是原因的一種,導致不管他有沒有興趣能不能念書都來擠大學的窄門。 然後政客為了讓選民高興居然提出了什麼[廣設大學]這類的政策,卻忘了 大學太多也沒那麼多學生好念,也忘了大學應該有嚴格的分級制度,是 高等教育而不是普及(基礎)教育。 ※ 引述《souldragon (太極螺旋)》之銘言: : ※ 引述《olp123 (ok)》之銘言: : : 某些看法 我與a大有點不同看法, : : 我不覺得廣設大學是好的,以孔子的話來說,每個人天份不同, : : 應該因材施教。一個實力只有40分,硬逼他讀書,他進步到60分, : : 好像社會因此進步,其實不然,因為他的天份不在此,因為實力60分的何其多, : 我覺得你搞錯重點了 60分的技能並不是用來競爭的 : 而是用來自立或不製造麻煩用的 所謂 "生雞蛋無 放雞屎有" : 60分的人當然無法生雞蛋 但不要放雞屎就好了! : 不求人人都有能力貢獻 但起碼可以求不要搞破壞 : 一個某部分40分的人 例如人格或生活技能等通俗領域 : 就是屬於後者 如果是專業或冷門領域40分 那其實沒什麼關係 : : 反而壓縮了他的生存空間,且實力60分,努力一下就超越60分,實力40分要追趕 : : 又更難了,假設實力40分天份是做麵包,那麼他在這領域所帶來的給社會貢獻 : : 遠遠大於硬逼他讀書... : : 我認同 a大對分數看法那一段及德國那一段,也認同a大不認同小孩子要快快樂樂成長, : : 並不完全反對小孩子要快快樂樂的成長,但也要適當給於壓力, : : 快樂不是成功之母,每個成功人士一定有著非常努力的過去。 : 我覺得快樂是成功之母 快樂才會對某件事熱衷 熱衷才會持續研究 : 一直研究浸在裡面久了才會變強 再進階則是成就感 沒有基礎就沒有進階 : : 的確以前考不上大學生的人,現在很多都是得利者,諷刺的是國家競爭力卻倒退, : : 薪資也倒回廣設大學時的水準。 : : 廣設大學也不像市場機制,幾乎沒有門檻且為了討好顧客(學生), : : 進入大學0分以上就可以了,且教學品質不穩定,產出的產品(畢業的學生) : : 也品質很差或品質不穩定,標準差太大。也因為大學生太多, : 廣設大學本來就是商人的思維 收得到學費就給你唸 : 設門檻是菁英思維 兩邊都是極端 一走極端就容易出現反動 : 然後反動到另一邊又發現不對了 就像資本和共產的極端一樣 : 所以現在大部分國家都是比例混合制 走極端都沒有好下場 : : 也造成劣幣驅逐良幣,有些本來不錯的大學生,市場上也很難被發現。 : : 當然,讀書是好的,但不代表每個人都有實力讀大學, : : 我還是比較喜歡 孔子 因材施教的觀念。 : : 不能把教育普及 跟廣開大學之門的事 混為一談, : : 個人覺得是兩個不同的事。 : 東方人有士大夫情結 政府就開放讓民眾爽 : 而不是想辦法消除士大夫情結 讓百業都受到尊敬 : 都有機會拿高薪 要改變的是腦袋的觀念 本質還是猴子 : 給猴子帶皇冠穿衣服 行為上還是猴子 這樣搞自欺欺人而已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0.107.163 ※ 編輯: aureliechen 來自: 114.40.107.163 (10/01 06:13)
Redsofa:為什麼"大學應該有嚴格的分級制度" 覺得您所說的篩選似乎 10/01 10:32
Redsofa:和"技職教育訓練所"骨子裡相差不遠耶 10/01 10:33
Redsofa:需要的可能是 依學習目的計畫來輔導學生確定主副修領域 10/01 10:37
aureliechen:我的意思是, 大學不是培育一技之長的地方, 但是 10/01 11:32
aureliechen:若要廣設大學就應該設立不同的分級制度, 讓具有不同 10/01 11:32
aureliechen:目標的大學去做符合它們目標以及他們的學生所需的 10/01 11:32
aureliechen:教育, 譬如短期與偏向技術取向的著重在這使學生有一技 10/01 11:33
aureliechen:之長, 而注重在培養基本教育人才的則培養基本教育人才 10/01 11:33
aureliechen:你說依照學習目的計畫去培養學生也沒錯, 但一個大學 10/01 11:33
aureliechen:不可能樣樣不同領域與目的的科系和教育制度都是具備的 10/01 11:33
aureliechen:所以才說有些大學負責那些項目而其他大學負責另些項目 10/01 11:34
popopopopopo:相當認同你對學習態度出問題這部份的發現 10/01 13:59
arieshide:非常認同你的說法!! 10/01 16:23
acbwanatha:我覺得你們都在唱高調啦。打高空。大學本來就是該培養 10/02 12:43
acbwanatha:一技之長的地方,現實已經是這樣子了,沒法回頭。 10/02 12:44
acbwanatha:若不是,就像有一篇在抱怨名校政大畢業還不敢結婚那樣 10/02 12:44
acbwanatha:如果你們的理念是對的,請先去解決那位先生的問題。 10/02 12:45
acbwanatha:而那個先生本來在選科系前就要有所體認,而不是滿足了 10/02 12:51
acbwanatha:興趣之後又在抱怨錢領得少啊。 10/02 12:52
acbwanatha:如果金錢和人文素養只能選其一,這是極端啦。比例當然 10/02 12:52
acbwanatha:可以八比二或七比三之類的,那麼選擇金錢才是理智的 10/02 12:53
aureliechen:樓上, 我不否認選擇金錢不對, 但要確定這是你想選的 10/02 16:35
aureliechen:至於大學是否是培養一技之長的地方, 我認為有的大學 10/02 16:40
aureliechen:以及有的科系是,但有的科系並不是,兩者會有區分也 10/02 16:40
aureliechen:不能相互參雜, 更不能以其中一者去評判另一者存在的 10/02 16:41
aureliechen:價值與合理性。這樣對於不管是重一技之長之訓練的科系 10/02 16:41
aureliechen:或者是對重思辯與研究的科系才是比較公平的。同樣 10/02 16:41
aureliechen:的依照這樣的區分再去看內部大學之間科系所獲得的資源 10/02 16:41
aureliechen:給予各系他們需求的,譬如哲學系給他書,聘請著名的 10/02 16:42
aureliechen:哲學家來授課,而物理系給他良好的實驗器材與合作廠商 10/02 16:42
aureliechen:以及好的教授來授課。 10/02 16:43
aureliechen:那些重思考而在金錢上比較不重視的科系, 譬如人文或 10/02 16:44
aureliechen:某些社科院的系所, 應該提高畢業的難度以及入學的 10/02 16:44
aureliechen:考驗, 以盡量確保他們的學生都是對這個科系有了解而 10/02 16:44
aureliechen:不是隨意填寫的。如果學生進來才發現不適合此科系就 10/02 16:45
aureliechen:應該盡快轉系而不是死賴活賴的。至於你說那個政大畢業 10/02 16:45
aureliechen:的案例我還沒看到。 10/02 16:45
acbwanatha:18025的推文就有了。 10/03 13:44
acbwanatha:那些哲學系畢業的將來也是要找工作的。 10/03 13:44
acbwanatha:首先第1步就是陷縮文史哲的招生人數,至少砍一半。 10/03 13:44
acbwanatha:提高難度有用嗎?學得都是不實際的東西,背得再精熟也 10/03 13:45
acbwanatha:沒有用,重點是社會上不需要這麼多的文史哲學生,職訓 10/03 13:45
acbwanatha:局應評估各行各業的人力需求,教育部再配合人力需求定 10/03 13:46
acbwanatha:各科系的招生人數才是上策。 10/03 13:46
sneak: 價值與合理性。這樣對於 https://noxiv.com 11/06 17:19
sneak: 之長, 而注重在培養基 https://muxiv.com 12/31 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