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oo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今天看完韓國作家孔枝泳的《我們的幸福時光》,想來推薦這本書。 我想,無論你對死刑的看法如何,這本書都可以看看,透過閱讀來獲得更多觀點。 而我發表這篇心得的目的在於推薦這本書,不在於探討死刑存廢與否, 我的心得可能很主觀或情緒化,還希望大家包涵。 【前半感想,寫於 1/24】 先說,這本書我還沒看完,也打算要看完,但我實在忍不住要開罵了。本來我是衝著作者 盛名與死刑議題而想看這本書,但一翻開折口的作者簡介和前言,然後再閱讀內文前半, 我的心只有越來越失望跟越來越涼。文案形容她是一個「如果你對現實憤怒,卻無力得說 不出口,她會為你而寫──為國民的幸福與憤慨而寫的作家」,但她卻是「在上大學之前 不知道有人窮到連吃飯的錢都沒有」,我不認為一個作家一定要出身清寒才能寫出好作品 ,但一個從小活在富裕象牙塔裡的作家,描寫社會底層的苦難真的有說服力嗎?翻開前言 ,作者孔枝泳說當她聽到國家處死二十幾個死刑犯時,她忍不住做嘔,然後又把死刑犯們 稱為「兄弟姊妹」,並自承是個廢死支持者。這真是好大一桶冷水!把一個廢死作家跟所 謂「為國民的幸福」放在一起,不覺得諷刺嗎? 然後,翻沒幾頁,這位大作家又一直不斷地踩我的線惹惱我,把巴布迪倫那首反戰歌《隨 風而逝》放在講廢死的書裡,我不知道巴布迪倫本人對死刑的立場如何,所以這點先放一 邊。但令人惱怒的不僅這一樁,女主角出身富裕家庭但一心想死,目前還不知道到底是什 麼讓她這麼想死,但這女主角的個性跟想法令我不耐。另外,書中一直提什麼神啦上帝啦 ,看在我這個非教徒眼裡是有點反感,但這反感的程度絕對遠遠比不上對「寬恕」兩字的 反感。還有,我不是說修女不能特地送保暖衣跟食物去給死刑犯,可是難道不能先拿去照 顧那些沒吃沒穿的窮人嗎?最重要的是,雖然死刑犯小時候的遭遇很不幸,他弟弟更是怎 一個慘字了得,但請問這.跟.你.強.暴.貧.窮.女.傭.有.啥.關.係?!只讀 了一部分就很不舒服,導致我整晚都睡不好,這絕對不僅是因為我感冒咳了一晚的關係。 雖然我反廢死,但我也很想知道廢死為什麼廢死,一長串的待看書單裡也有廢死書,不過 目前還沒遇到讓我覺得夠力的廢死理論跟動機。這本書我會看完,希望作者能在作品結束 前讓我改觀。 【後半感想,寫於 1/30】 繼上次看了前半忍不住開罵之後,這次我看完了後半,基本上我的立場還是不變:廢死不 可。不過,儘管對於死刑的立場跟作者不同,我還是推薦這本書。書中有些觀點我不同意 ,但也有些觀點我同意,或是以前不曾想過,認為值得多方思考。瞭解了這位「要什麼有 什麼但就是沒有幸福」的富家女主角為什麼多次自殺,亦即經濟上的富足並不等於幸福。 雖然這對於窮得沒飯吃的艱苦人而言是很難認同的,而且大概會想大罵「這個女人根本是 身在福中不知福」,不過就女主角文維貞的經歷而言,她的不幸福確實跟金錢無關。至於 死刑犯鄭允秀,由於「某個重要設定」的關係,我上次質疑的「這跟你強暴貧窮女傭有啥 關係」非但不成立,甚至還一百八十度大轉變反對處死鄭允秀,原因為何讀者實際看了就 知道了,這裡不爆雷。以下摘錄書中片段: 「那些我們認為優秀的人,其中有很多是偽善者。或許我也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也說不定。 但在行偽善時,至少他們大約知道什麼是善。有些人甚至意識到,自己內在不如外在表現 的那麼優秀,所以我不討厭偽善者。我真正討厭的是偽惡者,他們對別人做了壞事,卻還 認為自己在某種程度上是善良的,這種人其實比偽善者更傲慢、更可憐。」(P.162) 「十一歲的孩子把一個四歲的孩子打死,搶了一千韓元之後買麵包吃,還說那麵包好吃! 到底我生活其中的這個世界的最底層在哪裡?」(P.169) 「我不認為那些新聞能完整報導,雖然那些是事實,但製造出事實的真相我卻看不到。明 明真相才是真的事實,人們卻毫不關心。行為的意義早在行為發生之前就已經產生了。( 中略)這個世界只判斷行為,因為想法是看不見的、聽不到的,那麼這個世界判定的罪與 罰,究竟是否公平呢?」(P.203) 「我知道每個人都不是在幸福與不幸的明顯界線內,大家都有幸福與不幸的一面。如果把 世界上的人分為兩類,或許是:有時候不幸的人、完全不幸的人。但事實上,這兩類人是 無法用客觀方式區分的。引用卡繆的話說:沒有人是絕對幸福的,只是在幸福之中每個人 的心靈貧瘠程度有高有低而已。」(P.215) 「執行死刑之後,我們監獄官大約有一個月時間必須靠酒活下去。俗話說:『目擊殺人現 場的人會成為死刑支持者,目擊死刑現場者會成為廢除死刑的支持者。」這都是因為承受 不了打擊的關係啊。」(P.238) 「一聲令下,五名行刑官同時各拉一個拉把,五個之中只有一個會起作用。之所以這麼做 ,是為了減輕行刑官的罪責感。如果其中一個作用了,死囚跪著的地板會開啟,死囚就被 吊了起來。」(P.272) 原來韓國是五個拉把,據《十三級階梯》所述,日本是三個按鈕。《幸福》與《階梯》的 共通點之一,在於兩者都舉出了「行刑官的立場」這個讓我「懷疑死刑」的視角,但不並 構成「反對死刑」或「支持廢死」的有力動機。據說本作已改拍電影,不曉得電影如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26.218.107
asdwsxzc: 02/01 13:50
dntdkg4121:原po可找電影來看,也很不錯 02/04 19:58
Lynyu:謝謝樓上 有機會的話會看電影 02/05 1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