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oo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本文轉錄自 C_Chat 看板 #1NotoNtG ] 作者: youtien (恆萃工坊) 看板: C_Chat 標題: [金光] 金光布袋戲當然可以是學術 時間: Sun Sep 4 09:44:53 2016 http://www.storm.mg/lifestyle/161504   經過八個多月的籌備,《金光布袋戲研究》第一期終於出版了,並已於網路和 8/27-28台北花博的FF28售出約五十本,希望很快也可以在實體書店上架。   第一期的內容,除了發刊詞,只有三篇文章,但都甚具份量:   九天星落一瞬華的〈《墨世佛劫》劇情分析〉,40000字,不謹詳細分析了《墨世佛 劫》共32集的結構與主題,而且開宗明義,將之置諸「新世紀的英雄史詩」這個文類,與 1980年代後期至今的各種小說、遊戲、動漫作品並列,闡述它在現今這個市道之中可貴的 意義與價值。他並未使用哪一派的學術理論,而是從頭打造出了適合的統計與分析方法, 寫成了這篇文章。我在編輯、校對的時候,除了讚嘆其精彩,也很有一些興趣,想拿它去 和我們中文系、戲劇系的同學師友較一較勁:人家這套自創的路數,與我們固有的劇評方 法,比起來如何?又,他所提到的各種遊戲、動漫,我們老師一輩八成是聽都沒聽過多少 的,我們這一輩或許看過、玩過,然而有多少人會把它和嚴肅作品等量齊觀,放在一起研 究呢?他開始了。而我們的下一輩,或許從小就泡在這些東西裡面,那麼,我們是否也該 補一補課了?   第二篇是我的〈墨家在現代創作中的復活〉,66000字,即之前在風傳媒連載的文章 ,整理增訂而成。成稿後我又搜了一下,網路文章中,還沒有人像我這樣拿出寫論文的勁 頭來寫這麼多字;學術論文中,也還沒有像我這麼熟悉這些遊戲、漫畫的。現有的學界文 章,談起這些在刻板印象中不登大雅之堂的東西,總是隔著好幾層,帶過便算,甚至一點 研討的意願也沒有。對此,我們只要信筆發揮,就能輕易超越他們了。希望將來可以很快 有超越我這篇的文章出現。   第三篇是明鏡磨心的〈電視布袋戲在中國大陸的流傳史〉,12000字。這篇記敘文憶 述了從1995年《霹靂狂刀》在一些地方電視台播出,到網路時代初期,大陸的「道友」建 立了哪些論壇和交流方式,提攜新人,協力蒐羅台灣各家布袋戲的片源,又藉由cosplay 、同人音樂創作等活動將布袋戲推廣至動漫圈以及圈外,甚至請到霹靂官方人員與老闆前 來大陸舉辦聚會,直到近年視頻網站興起,霹靂正式授權播出,布袋戲不再是一個有進入 門檻的、又只能在地下流傳的愛好。這十幾年的歷史,也是網路科技發展史的一個側面; 這篇文章必然成為今後布袋戲同人文化研究者的必讀參考資料。台灣的道友,多年來,只 要去錄影帶店或便利商店就能租到或買到正版光碟,讀一讀對岸道友曾經如何扭盡六壬來 收集資源,雖然這無疑是盜版,但也會很令人感嘆吧。   下面,就請大家來讀一讀我們的發刊詞。欲知更多詳情,請至恆萃工坊主頁參觀。感 謝! https://sites.google.com/site/youtien/Home/palmardrama_studies   發刊詞   這是一本布袋戲愛好者的同人誌,也是一本關注布袋戲藝術及產業發展的刊物,更是 一個志在與華人大眾文藝創作者提攜共進的平台。   我們希望,通過這認真、集中而遲來的研討,可以幫助布袋戲在今後的世界上演得更 好,也幫助大家扭轉「華人不尊重專業」、「台灣不重視評論」、「學術研究脫離實際」 之類的常見抱怨。這些埋怨,雖然有講到實況,但是於事無補,更幫不了那其實為數不少 的、秉持著專業精神、精益求精的人。要怎麼樣才能幫到那些人?就是我們自己來做這樣 的事,自己來做這樣的人。   廣義的金光布袋戲,發端於1950年代末,初名為源自少林武功的「金剛戲」,繼「劍 俠戲」的流行而起,在武俠故事的基礎上,發展出了不斷製造懸念與高潮的連續劇形式, 又因為注重舞台聲光效果,常有「金光閃閃、瑞氣千條」之類的口白,而被報章訛傳為諧 音的「金光戲」 。乍看之下,「金光」似乎比「金剛」來得直觀且氣派,但它卻是在不 明就裡的媒體報導下所產生的名詞,所以也有一部份內行道友、行內藝師對此名懷有牴觸 心理。這反映了過去台灣主流社會對民俗文藝的不夠尊重。   1970年代,黃俊雄領銜主演的電視布袋戲《雲州大儒俠史豔文》在台灣掀起空前的收 視熱潮,也就有不少人將其視為「金光戲」的代表。至80、90年代,霹靂、天宇相繼為電 視布袋戲開拓出新的表演手法、經營模式與劇情系列,亦可劃在廣義的「金光戲」之列, 以區別於傳統的布袋戲;寶刀未老的黃俊雄,也將「金光」一名取回,用於1994年《新雲 州大儒俠》完結後的新系列,也就是現今狹義上的「金光布袋戲」。這反映了大眾藝術家 的大而化之。   在新時代繼續前行的金光,至2003年《鷹燕龍虎榜》漸由黃俊雄幼子黃立綱接棒,在 與經營困境搏鬥數年後,於2009年《黑白龍狼傳》重新開機,開出了新的氣象,再蓄積能 量至2012年《決戰時刻》以精心製作而廣受好評,續作乃穩步搬演至今。現在,我們可以 將《黑白龍狼傳》之前的劇集稱為「舊金光」,之後的稱為「新金光」。   台灣影視產業,在網路普及以後愈發寥落,政策遲遲不見進化,市場表現敗於跨國資 本,人材培育也愈見斷層;有心人徒呼負負,絕大多數從業者、創作者亦只得勉力撐持。 但就在這樣惡劣的局面中,霹靂由戲棚、電視台發展成了具備完整產業鍊的「霹靂國際多 媒體」,如今還與日本動漫遊戲界著名劇作家虛淵玄合作了《東離劍遊紀》,為布袋戲的 揚威國際再創新猷;繼承了史豔文、藏鏡人、黑白郎君等著名舊角的金光,亦在角色深度 、劇情內涵與核心的操偶、拍攝技法上尋求突破,以至誠的心力,得到了一批批忠實觀眾 。這正是我們產官學界和廣大觀眾所盼望的榜樣。   在中國大陸的ACFun、Bilibili等視頻網站,及百度貼吧之類的論壇上,由台灣回傳 而來的嶄新布袋戲,不但被許多人認為是現今最佳的武俠劇,即便將範圍擴展到古裝劇、 英雄史詩,與歐美影劇、日本動漫相比,亦猶有過之。這種評價有無過譽,還須見仁見智 ;可以確定的是,已有一群道友,為霹靂、天宇、金光、神魔甚至其他規模較小的系列, 寫了大量的劇評與介紹文章,甚至追溯到古早的傳統布袋戲,並且熱心關注市道,希望能 幫助我們的產業,在競爭愈發激烈的今日世界上,發展得更加順利且對路。這也正是我們 一向期望的,文化交流的正果與正道。   於是,對這廣義的金光布袋戲加以研究、評論,也就是值得我們投注一些心力,來推 廣視聽,嘉勉劇組的了。   研究與評論,和一般的心得感想,應該要有什麼差別呢?答曰:要能總結成績、理清 前路,或至少在這兩方面提供幫助。也許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深度、廣度或主觀、客觀,但 我們徵文,程度淺、範圍窄、主觀強烈都不妨,我們只要求能相對完整而有系統的,將你 的見解,和你為什麼會有這些見解,整理出來,以便參考。大家平常在網上隨筆,也不時 會迸出獨到的精妙看法,可惜經常只是東一點、西一點,缺乏將之統整起來的動機。本刊 就提供這樣的動機。   本刊的研究,和主流學界裡的學術研究,也要有所區別。為什麼經常有人抱怨「學術 研究脫離實際」?因為,寫論文的人所在乎的,經常多是該學科的議題,而不是其研究對 象所在乎的問題,例如從布袋戲看社會變遷,是操練社會學,寫社會學的論文,而不是布 袋戲的論文,布袋戲難免僅只是對象和材料。這種研究,固亦有其意義與價值,但就不會 是我們道友最樂見的。少數專著,如陳龍廷先生的《臺灣布袋戲發展史》,是發軔於作者 個人的志趣,而將各種學科方法拿來運用,對我們的參考價值就大得多,而且親切得多, 確實可以說是布袋戲的論著。然而它是綜論,也已是數年前的著作;近幾年的最新發展, 又待誰來談呢?就是我們來寫,我們來談,我們用我們從小到大,看過、玩過、學過的各 種東西,為布袋戲和我們戲迷自己的福祉來談。   讓覃思精慮的創作者得不寂寞,使堅苦奮鬥的經營者終有回報,這是很普通的理想, 卻也是難達的奢望;現在,就讓我們略盡綿薄,鬥陣牽成,一起來實現它。 編者 2016年8月 -- 布袋戲愛看,舊冊嘛愛讀。古早的時袸,帝王將相,搬戲先生,攏愛博覽群倫,精 研事理,乃至人情練達,而可以通玄啟聖。安怎才會當學到遐鰲?來,買一副《易經紙 牌》轉去排,予你經典隨身,時時印證。毋管拄到啥物人,掣出來予伊卜一卦,交情就 加十分。持神器,探天機,閱百態,明人事,行走五洲七海,結交三教九流,就憑這咧 牌,就看這咧牌,予你樓仔厝起歸排!            口白:http://0rz.tw/OlIHt 購買:http://0rz.tw/Wu2Zo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3.5.7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_Chat/M.1472953495.A.DD0.html
kitune: 葉佩雯 09/04 09:45
focoket12: 那怎麼沒吸引到老虛幫忙出偶動漫! 09/04 09:46
web946719: 墨家好像常常在板上看到 09/04 09:50
cauliflower: 墨家文就是這位大大發的啊 09/04 09:56
tim1112: 偶動漫是霹靂方的人提出的名詞吧 09/04 10:01
oread168: 開釣 09/04 10:02
kitune: 釣啥啊 反正本來就都同一家分出來的 有啥好釣 09/04 10:03
bbbsmallt: 一般所講的學術不是論文期刊嗎,這樣也可以算嗎? 09/04 10:10
kitune: 如果他是按照研究報告的格式寫的 當然算學術研究啊 09/04 10:11
kitune: 忘了捕 還需要嚴謹的求證 09/04 10:12
blackone979: 釣魚的是二樓吧 09/04 10:12
ssnight: 推 09/04 10:46
soem: 所以..偶動漫到底是甚麼? 看這名詞實在搞不懂 09/04 10:58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youtien (123.193.5.75), 09/04/2016 11:09:07
semicoma: 可以找台大戲劇系林鶴宜討論 09/04 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