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oo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本文轉錄自 Detective 看板 #1Yg-YhWi ] 作者: Addidas (天堂 地獄 一線間) 看板: Detective 標題: [心得] 午夜前的南瓜馬車 法庭上的大動干戈 時間: Fri Jun 17 10:36:16 2022 網頁好讀版 https://news.readmoo.com/2022/05/30/220530-before-midnight/ 午夜前的南瓜馬車 法庭上的大動干戈 最近美劇《絕命律師》第六季上映中,對於遊走犯罪與辯護之間尺度拿捏的故事頗有興趣 ,若有推理懸疑氣氛就更好了。品味過《不能贏的辯護》、《騙局》、《騙子律師》、《 第十三位陪審員》、《八尺門的辯護人》等作品,有感《九品芝麻官》裡說的「貪官奸、 清官要比貪官更奸」這句話,不僅法庭內的唇槍舌戰,法庭外更須智勇雙全、甚至掄起拳 頭、訴諸槍彈;除了反應力超人一絕外,適時的試探虛實、溝通談判更勝於專業演員,或 許離真實世界雖未中但亦不遠矣。 《午夜前的南瓜馬車》為秀威出版社贈與筆者之台灣推理評論新星獎,一讀之下驚為天人 ,比起國外作品有過之而無不及。其充分描繪了當庭審訊的精采駁火、案件抽絲剝繭的重 重黑幕,更有大量的本土元素、文化時事,以及經典的幽默吐槽,十分迎合台灣人的胃口 ,堪為普及法律常識的大眾向推理解謎小說。 事件起因於看似單純的OL自殺疑案,屢次被檢察官不起訴處分,不滿輕率處理的家屬委請 律師網羅證據及訴狀,但除了在程序與制度上有層層阻礙,更有人為及外部的力量不斷介 入,在越深究的同時,逐漸發現了當事者不為人知的一面。依此立錨點頗析案情像滾雪球 一般驚動了議長、調查局,乃至遭到接二連三暗算、波及旁人連自身性命都堪憂。在看似 心不在焉、時常顧左右而言他的文石律師,有如福爾摩斯並沒有把自身的想法及行動告知 華生(助手沈鈴芝)一般,私底下運籌帷幄、親善親為做了諸多打點,這對於在上庭前的 沙盤推演相當有幫助,事前設想好各種攻擊防禦手段與備案,才不會被對方殺個措手不及 、被審判長批的體無完膚。律師是不討好的工作,不只委託人會表你、檢察官不屑你、庭 長不甩你,就算勝訴也可能三方都不滿意,這就是如此弔詭的行業,還好這篇沒有融入「 所有人都騙你」的欺詐元素,不然豈非三言兩語能道盡的小說,那也算是另一種程度燒腦 、考驗人性道德的底線;個人則相當不認同「法律是道德的最後底線」一說,不然逸脫制 裁或時效消滅不就合法了嗎?逾越道德但屬告訴乃論不提告、或不起訴不也無違法嗎?這 就是為什麼有司法不公、私刑正義的由來。 〈※以下內容涉及據透,請謹慎閱讀〉 本作帶有相當多「捏他」,諸如被害人業外身分伴遊的性質類似動畫《出租女友》、東野 圭吾的湯教授現場模擬、躲避追緝的偷天換日有《玩命關頭5》影子、化身廚師則致敬《 99.9不可能的翻案》深山大翔、自訴看似不相干的被告旁敲側擊詰問主案情則像《王牌大 律師》古美門的手法、賣影片虛張聲勢則想起《全民公敵》的談判技巧、迦密山之火則觸 及《梅菲斯特俱樂部》、紅色蝴蝶結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名偵探柯南》。若長期涉獵此 類型作品的讀者,應能知道作者下了不少工夫,包括劇中的日常對話與拌嘴,會令人備感 親切、莞爾一笑。 劇中檢察官依職權不起訴,這是審檢分隸的核心精髓,但也給予檢察一體之再議、交付審 判等制度救濟,好處是法檢(理應)不會沆瀣一氣、公權力過於壟斷導致當事者啞巴吃黃 蓮,讓人搞不清到底誰才是真正受害者。若像《檢方的罪人》有檢察官依自己對正義的價 值觀而涉案、未審先判,那當事人的刻板印象及成為「權力」而非「權利」下的犧牲品; 壞處則是彼此看不順眼衍生爭鋒相對,台灣就有檢察官聲押性侵犯未果,法官遭譏諷要求 當庭逮捕的誇張案例,前陣子尚有女檢問男同志是否與法官約砲意圖不軌涉洩密罪嫌;甚 至有先入為主的門第之見或同窗之情,還不能依此聲請迴避,看在當事人眼裡根本無言以 對。 殺人的刑事案件隔年就可開庭審理多虧速審法之故,秉持「明案速判、疑案慎斷」的原則 ,重大案件的證據蒐集與爭點整理更顯重要,劇中已說明因涉及考核及後續連帶影響,在 未探明事項(或不願探究)導致不起訴、緩起訴,甚至行政簽結的案件增多。鄙人之前參 加路跑比賽被捲款跑路,提告詐欺也是不起訴處分,而某市長兒子網路被詐欺立刻就偵破 ,不禁令人唏噓。法院績效考核重量不重質的評等條件,像極了寫國外期刊論文,有些升 等或留任要求篇數而非該領域前15%或IF值點數大於多少才被認可,在公部門也逐漸引入 KPI考評機制,大家當然希望高C/P值的案件經手(像移轉管轄就結了一案),那無非複雜 案件宛如燙手山芋沒人要接,也難怪法檢辭職轉往律師或法律顧問了,至於伸張正義?工 作就是餬口,法律沒規定正義的態樣,法律倫理也沒啥提正義這兩字了。分案像擲骰子一 般端看運氣,像是苗栗法院的周靜妮法官曠職領乾薪,丈夫還是促轉正義委員呢。劇中事 務所及律師遭檢調「約談」,跟近期彭文正的律師遭逮捕、聲押、搜索有政治力入侵根本 毫無二致,更凸顯民眾的不信任其來有自;更遑論貪汙還能被特赦,法治持續開倒車。 劇末僅靠證人的證詞、動機、毒果樹理論取得的間接證據(雖然我國採相對排除說),而 沒有直接的物證支持,其實較難說服刑事上的有罪判決,更何況其子是以證人而非被告身 分出庭,可以行使拒絕證言權。本作也有半嘲諷的敘說有權人終得開脫,而代罪羔羊必須 因此伏首認罪,像黑道主謀常常沒事,都是小弟負責頂罪一樣。最後一直有點令人不解的 彩蛋揭曉畫龍點睛、醍醐灌頂,切中題旨。 -- 以為鏡,可以正衣冠; 以為鏡,可以知興替; 以為鏡,可以明得失; 以為鏡,可以領會星爆氣流斬!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50.117.226.13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etective/M.1655433387.A.82C.html
tontontonni: 看書名以為是童話設定系推理XD 06/17 19:22
kevinapo: 五月天 擁抱 06/18 00:04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Addidas (150.117.226.131 臺灣), 08/27/2022 17:42:05
zzzprince: 我也記得是Addidas 不是Adidas 08/29 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