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oo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網頁好讀版:https://vocus.cc/article/65069e81fd897800018eed07 死神從天而降──讀《永不止息的風》 曼哈頓計畫的成果,就是人類歷史上破天荒地使用新型態的戰略武器—原子彈,分別投擲 於廣島與長崎,造成包含平民在內的二十餘萬人因此喪命,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劃下休止符 。隨著福島核災、本書的出版及電影《奧本海默》上映,這已不再是忌諱避談的政治與戰 爭問題,而是跟全球國際局勢、能源政策、經濟生活息息相關的民生問題。《永不止息的 風》架構在發掘兩「具」遺骸的詭譎之處,帶領讀者一窺當時戰爭結束才是苦痛的開始, 飢寒交迫、流離失所的倖存遺孤,如何面對殘酷的世界,自立自強挺過辛酸歲月,而憎恨 的對象是? 「七十一年前,死神從天而降,改變了這個世界。」 ──前美國總統歐巴馬 這是2016年歐巴馬總統在廣島發表的演說部分內容,除了向罹難者致意,並期盼「無核武 世界」的到來。無條件投降的日本,被迫簽署了不平等的協議,任憑美軍駐紮營地、割裂 國土外,還只能被動地擔任防禦地位的盾牌角色,導致內閣產生受美方桎梏定期給予「溫 馨預算」的乞求和平派,以及主張擁有獨立製作核彈才有威懾能力的激進派。以暴制暴是 粗鄙之人的想法,但是身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過分依賴與順從只會被當棄子操弄。理念 相同的政治家與社運人士,就是親身經歷了時代的更迭與政府的懦弱,劫後餘生才決定在 檯面上下引領日本擺脫美國的糖衣毒藥,在執政黨內的鷹派作風及衛道人士圍攻下自然樹 敵良多,黑暗往事經不起檢視即將曝光,但會為此殺人滅口嗎?隨侍左右的參謀兼帳管因 高齡記憶混沌,吐露出的景象究竟是老人痴呆、寤寐囈語、還是不願面對的真相? 「在戰爭與屈辱面前,你選擇了屈辱!可是,屈辱過後,你仍得面對戰爭!」 ──前英國首相邱吉爾 書中有把戰爭跟謀殺的惡性放在天秤上衡量,若以無辜死亡人數來看,戰爭是罄竹難書的 罪刑,但作者透過劇中人物之口強調故意針對特定對象的殺人反而不可饒恕,此價值觀的 衝突影響人物對信念的省思,更造就剖析案情出現盲點。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沒有永遠 的朋友亦沒有永遠的敵人,唯有識破想守護的秘密與深埋九尺的瘡疤,才能推導出殺人動 機。引咎辭職擔任保全的前刑警,時而軟土深掘搏感情,時而鍥而不捨跟監,就為了揪出 將自己兒子逼上絕路,現任退休政治家秘書的詐欺犯繩之以法。 「核爆孤兒」是「集團疏開政策」下的產物,是一種寄希望於未來,以學校為單位將孩童 送去鄉下,避免人口稠密的都市被砲火轟炸全滅的權宜之計。臺灣日治時期臺北、基隆、 臺南、高雄等人口過密地區曾為施行城市,時至今日每年預防空襲的萬安演習,也是提點 民眾保持警戒的做法。當時未顧及配套措施,家破人亡後,孤兒院像是煉蠱皿一樣汰弱留 強;而戰敗後親友蓬戶甕牖自顧不暇,不僅視孤兒為穢物,還貼上核汙染的標籤(光是福 島事件導致縣民被排擠、農特產品出口問題就知那時候更嚴重),不得已的情況下只能偷 拐搶騙幹些見不得人的勾當才能在餐風露宿中換得一頓溫飽,令人髮指竟然還有賣罹難者 頭骨給美國軍人當紀念品的生意! 「即便為了加速結束戰爭而向廣島投放原子彈可以算正當的理由,三天後將炸彈投向長崎 ,就明顯是在試驗新武器了,這種做法是沒有正當性的。」 ──2008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兼長崎原爆受害者下村脩 鈾彈小男孩、鈽彈胖男人分屬不同核裂變反應的原子彈,由於德國投降以及二戰剛爆發時 偷襲珍珠港事件加成,日本成為了美國「降維打擊」的試驗場,精準的攝錄影經過及後續 非人道救援的觀察報告,再再說明為了軍事目的而做紀錄卻不公開分享的醜態,據此推算 將來核打擊假想敵不同城市的最適化當量。看在百姓眼裡,阿諛奉承獻上數據的政府,跟 萬惡美帝一樣視人命如草芥。 「有人說最好的武器是從不發射,我更喜歡的說法是:只發射一次就好。」 ──電影《鋼鐵人》 美國藉兩顆原子彈向世界展現了霸權地位至今,鞏固亞太戰略地位箝制中俄,未經歷過戰 爭洗禮的和平世代總認為老生常談,但別忘了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藉由胺基酸定年法計 算構型比例、放射性碳14定年法推斷生物年代,遺骸為高加索女性,頭顱則為戰爭前後死 亡的蒙古人種中年男性,原來輻射不只是毀滅性的武器而已,在刑事鑑定法醫學上也是功 不可沒。奇異的組合在刑警的挨家挨戶訪查中,拼湊出跨越悲慘過去的千絲萬縷。有承繼 遺願想贖罪完璧歸趙的、有大啖戰爭財隨波逐流的,有蕭條世代英雄出少年的、有破釜沉 舟鋌而走險的,有仗勢欺人趁機卡油的、有萬念俱灰不如歸去的;隨著輻射塵的消散,還 蟄伏在人心暗處的,就是深不見底的慾望與惡意。有了可轉嫁歸責的對象,自然就合理化 羞愧難堪的陳年往事,畢竟不是當事人何以客觀審時度勢呢?一切都交給本能,生命自然 會找到出路。 「當人們折磨夠你之後,就會頒獎給你,好像在原諒你的樣子,但其實這些舉動都只是為 了他們自己。」 ──現代物理學之父愛因斯坦 遠渡重洋只為歸還遺骨了卻亡父心願的女人,殊不知其大有來頭,輾轉經過多人之手扮演 了被毀屍滅跡的證物、進入組織的束脩貢品、免於經濟斷炊的收入。折騰大半個地球、橫 跨近一世紀,陰魂不散地回來了,其真實身分到底與真凶有啥孽緣? 有救命之恩的師傅兼道友,在凶險的世界中學會了宰制他人命運的能力,未因時代的輪轉 而沉寂,反倒不斷蓄積能量。掌握秘辛的殺手鐧是把雙面刃,被逼得狗急跳牆反噬,所有 心血盡付闕如,人終究是難以捉摸的生物。 親情倫理的束縛,是血濃於水斬不斷理還亂的羈絆,若沒有一時片刻的罪過,自己無法走 到今日;而一味姑息或自攬蠻幹則恐面對殺人重罪,沒有相當程度的體悟與覺悟,難以做 出如此抉擇,每走一步都是人性的試煉。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對塵封記憶、如履薄冰的人而言何嘗不是摧枯拉朽的致命一擊呢? 歷史小說幾乎無例外的都帶有感傷情愫埋沒在今是昨非中,作者考究引述了非常多國際政 治、媒體史料與輻射專業課題,當成瞭解該時代淒風苦雨的文本是很值得借鏡的教材。 《螢火蟲之墓》描寫了遭B-29轟炸後滿目瘡痍的戰時人們生活,給予年幼的觀影者不小衝 擊;多年後電影海報被眼尖的網友發現看似螢火蟲的亮光,實則為燃燒彈投擲下的火光令 人驚駭不已。《禁止核武器條約》淪為聯合國紙上談兵的政治籌碼,資訊發達的現在冠冕 堂皇又道貌岸然的做法難以拉攏人心,長年掌握資源的人自然較有話語權,恐怖平衡將無 休止繼續下去,電影也常用核武威脅來襯托任務險峻與全球危機,諸如007系列、玩命關 頭系列、不可能的任務系列等。筆者雖然持有原子能委員會核發的最高級輻射防護師證照 並受過衛生福利部輻傷緊急醫療應變訓練,但希望沒有因故需用上的一天。歷史可以被原 諒,但不能遺忘,願今生來世不受戰火摧殘家園,並默禱因戰爭而殞命的亡魂能安息, peace。 首發於讀墨.閱讀最前線 -- 這篇文章讓你覺得?════════════════════════ by ycat y + . .ˇ ˇ ˇˇ || c ﹀ ̄▽ ̄ ﹏≦b ︶ ̄y – ̄ a 新奇 溫馨 誇張 難過 實用 高興 無聊 生氣 t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50.117.226.13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etective/M.1695918331.A.CFD.html ※ 編輯: Addidas (150.117.226.131 臺灣), 09/29/2023 00:26:54
helicer: 在戰爭與屈辱面前,你選擇了戰爭! 09/29 09:08
helicer: 可是,戰爭過後,你仍得面對核武! 09/29 09:08
helicer: 這...就是<<永不止息的瘋>>啊... 09/29 09:09
Sniqow: 我阿母罵都會骨質疏鬆縮小 09/29 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