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ar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作者: sjerrysss (Jerry) 看板: Tech_Job 標題: Re: [轉錄] 晶片製造比汽車難台灣卻很強 時間: Wed Apr 26 18:57:41 2023 就現在的時間點來說 台灣要進入汽車業是不可能的了 就算是電動車也很難超越歐美日 汽車已經發展一百多年了 歐洲和日本累積下來的know how不是台灣小島能夠追得上的 單單我個人認為技術力最強大的汽車廠 - 保時捷 電光火石的PDK配上黑科技的四輪驅動 911 Turbo S馬力比別人小卻可以讓馬力更大的對手吃灰 還有700多匹馬力的Taycan Turbo S在紐柏林北賽道把超過1000匹馬力的特斯拉Model S P laid拉下最速電動車寶座 再看看日本 汽車界妥善率前段班的豐田和本田 能有頂尖的品質穩定度也是長期累積下來的經驗 而且不只是妥善率 日本還有能讓耳朵懷孕的LFA、東瀛戰神GT-R、最速前驅Civic Type-R這些頂尖車款 這些歐洲和日本車廠長期累積下來 針對車輛操駕和妥善率的know how 他們不只是懂得製造汽車 更懂得如何製造頂尖的汽車產品 另外台灣剛發展汽車時 就要保護裕隆這個巨嬰企業 從開頭就被扯後腿了 怎麼可能發展得好 反觀晶片業 發展也不過半世紀 台灣剛好趕上晶片界的濫觴 成為晶片產業的先鋒 加上勞工文化可以滿足製造晶片的需求 剛好彌補美國勞工條件的缺點 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下當然發展得好 心得: 整車的產業在台灣是很難長大的, 除非像現代汽車這樣有侵略性的擴張(難),人家老闆海外出差是只搭現代汽車的 頂多就是零組件的生產,然後運往靠近市場的工廠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6.148.12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ch_Job/M.1682506663.A.906.html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cjol (219.68.210.155 臺灣), 04/27/2023 21:50:03 ※ 編輯: cjol (219.68.210.155 臺灣), 04/27/2023 21:50:38
Nyx591 : 台灣發展汽車沒有很晚啊,問題是研發創新問題吧,願 04/27 21:52
Nyx591 : 不願意砸錢和內需市場競爭規模問題,對岸一堆發展神 04/27 21:52
Nyx591 : 速的就是因為競爭激烈,台灣市場你就萬年換殼就可以 04/27 21:52
Nyx591 : 躺著賣,你是老闆你會肯砸錢研發? 04/27 21:52
purplebfly : 需要時間累積試錯的產業,台灣進不去的,但生命週期短 04/27 21:53
purplebfly : 新興產業就提供了開發中國家一個平等入場的機會,這 04/27 21:54
purplebfly : 就是台灣能發展的主因 04/27 21:54
qwe753951 : 一堆老害在那邊是要怎麼進步 04/27 21:56
ayuhb : 老闆問題吧 04/27 21:56
ilovedirk41 : 忘了某七十年企業? 04/27 22:05
poz93 : 一台車上任何一個零件再小 台灣都有廠商做 只是都 04/27 22:09
poz93 : 是代工或外銷 04/27 22:09
poz93 : 要做出全車任何一個零件都是台灣廠商 做得到 04/27 22:10
poz93 : 但沒有一個企業會想去做 這些零件廠也不會想接 量 04/27 22:11
poz93 : 小又沒外銷賺 04/27 22:11
TAWON : 人家是砸錢比賽出來的 04/27 22:11
ayuhb : 而且晶片當時是藍海,汽車是專利海 04/27 22:12
hy654 : 樓上別忘了台灣廠商都是做副廠件這種東西 例如燈具 04/27 22:14
hy654 : 原廠做出燈具 你廠商要複製出來不困難 但你要重新設 04/27 22:14
hy654 : 計一個燈具就有難度了 看看正L那些超老氣的尾燈大燈 04/27 22:15
hy654 : 改裝品的話那就更不用說了 光是耐用度就差很多 04/27 22:16
lancechance : 沒有保護啊,有競爭才會強大 04/27 22:21
aeug2005 : 汽車很多版權都掌握在歐美大廠 04/27 22:21
KCKCLIN : 靠特許起家又不思進取,保護幾十年才從三義開到台北 04/27 22:25
hanchueh : 是因為汽車製造廠沒有用台積電的做事方法 04/27 22:25
KCKCLIN : 都是特許&裙帶,反正相關兩家集團的車都不考慮惹 04/27 22:25
lll156k1529 : 廢文是要幾篇 04/27 22:27
JEON : 為什麼整天要去搞自己不擅長的東西我也是看不懂 04/27 22:33
dslite : 兩千萬人的小島為什麼啥都要會? 04/27 22:57
Curtis1257 : 因為台灣只有一個張忠謀! 04/27 22:58
wildboar : 好像歪了,台灣電子業厲害的是製程,不是研發新東 04/27 23:27
wildboar : 西。車子也一樣。尤其是在市場上已經有領先廠商的 04/27 23:27
wildboar : 時候,卡一堆專利,光要閃專利就要花多少資源。可 04/27 23:27
wildboar : 是技術是硬道理,你沒有累積,後面能變化的就有限 04/27 23:27
wildboar : ,最好的例子就是我納的引擎跟底盤... 04/27 23:27
largesperm : 內需太少 很難發展 04/27 23:43
swearflycc : 專利就算了吧 裕隆玩車玩多久了? 30~40年差不多吧? 04/27 23:48
swearflycc : 結果啥麼毛都做不出來 04/27 23:48
swearflycc : 光看員工停車場就知道了 三義裕隆員工停車場有多 04/27 23:50
swearflycc : 少是垃圾菌? 再來看屏東honda員工停車場 一堆自家 04/27 23:50
swearflycc : 生產的車 04/27 23:50
negotiates : 你問某個搭賓利的 04/27 23:56
swearflycc : 號稱台灣車界的龍頭 結果電動車連毛都沒看到 還要 04/28 00:01
swearflycc : 郭董幫忙 笑死了 04/28 00:01
powerggyy : 台灣人就崇洋媚外,大概只能做代工的工作 04/28 00:51
chingyun8245: 整車產業不是那麼簡單的,先天不足,後天失調,不 04/28 00:53
chingyun8245: 需要再眷戀本土品牌了 04/28 00:53
chingyun8245: 韓國現代已經算特例了吧 04/28 00:54
chingyun8245: 看看馬來西亞,稅比台灣高,購買自家車比例也超高, 04/28 00:55
chingyun8245: 結果養了40年還是沒用 04/28 00:55
chingyun8245: 一個被買走,一個靠大發,更別提早在90年代就有大量 04/28 00:56
chingyun8245: 外銷的經驗了 04/28 00:56
asi3715 : 目光短淺,有得賺誰搞研發 04/28 01:38
losewind : 台灣精密工業強,整合能力差 04/28 01:42
ciswww : 汽車需要品牌魅力,光靠研發不夠 04/28 01:44
ciswww : 靠整合也不夠,況且本文的對象是晶片製造,除非要主 04/28 01:45
ciswww : 張晶片製造不需研發不需整合 04/28 01:45
kerker : 你分析的很多,但其實我覺得沒有講到要害。我認為 04/28 03:58
kerker : 核心問題是:晶片不靠品牌,汽車整車是品牌經營,品 04/28 03:58
kerker : 牌經營、設計跟用設計說故事,這是台灣的超弱項。 04/28 03:58
jfw616 : 品牌也是假的…東西好自然品牌就會好 04/28 07:25
jfw616 : 晶片只是一部分…台灣也不是出不了三星蘋果 04/28 07:26
PtT0615s : 台人只舔白人的車,自己下來做肯定虧錢啊 04/28 07:45
PtT0615s : 台人自卑感重,對進口車接受度高,國產就便宜 04/28 07:46
johnpupu : 看荷蘭有沒有自己的汽車品牌....依樣的小國家QQ 04/28 08:18
benson502 : 扶不起的阿斗,台積電初期也是政府扶起來的。而且 04/28 08:23
benson502 : 家族治理的公司容易內鬥發展都有極限的 04/28 08:23
Innova : 盲目死忠的粉絲也是造就發展停滯的元兇 嘻嘻 04/28 08:29
km612tw : 笑死 廢核不蓋水庫 只蓋大腸風車 還想跟人搞整車 04/28 09:41
hanchueh : Taycan 能贏特斯拉是靠輪胎 特斯拉用的是原廠胎 04/28 11:04
hanchueh : Taycan 則是一個選配性能套件包含Pirelli P Zero Co 04/28 11:05
hanchueh : rsa 這個目前只有德國能選配 04/28 11:06
hanchueh : 換句話說台灣的Taycan除非自己去改裝 04/28 11:06
hanchueh : 不然沒有一台能跑贏Model S Plaid 04/28 11:06
lorena409 : 哦,本來htc有機會跟三星蘋果三分天下,自作孽背叛 04/28 11:42
lorena409 : 台灣又不肯好好做産品而已。 台灣真的不用想在發展 04/28 11:42
lorena409 : 汽車了!當全世界都在觀摩中國汽車想著進步時,自己 04/28 11:42
lorena409 : 看看台灣在幹嘛?連敵人厲害的地方都不想認清,輸 04/28 11:43
lorena409 : 掉是必然的。 04/28 11:43
lusiao1978 : 簡單說就是老闆決定了現在的結果 04/28 12:51
lancechance : 台灣車廠在國外沒競爭力,擺明只想做國內生意,怎 04/28 14:36
lancechance : 麼搞?用法規讓民眾進口車比較吃力啊 04/28 14:36
lancechance : 這真的很不合理,闖不出國際的東西,要要繼續保護 04/28 14:37
lancechance : 嗎? 04/28 14:37
ASKA : 最早做晶片沒啥賺頭,門檻又有點。有背景的做車比 04/28 20:31
ASKA : 較好賺 04/28 20:31
Seckel : 八掛是 京片是歐美的半導體設備商30年前允許台巴子 04/28 22:24
Seckel : 做的,人家設備+原料 一套讓我們玩,但引擎技術根本 04/28 22:24
Seckel : 不給我們 04/28 22:24
nknu20 : 台灣適合做小東西 04/28 22:43
Chengovo : 我們沒有汽車界的張忠謀 04/29 11:00
ludwig0201 : 汽車引擎就跟傳統硬碟一樣,已經是夕陽產業,強又如 04/29 13:00
ludwig0201 : 何?你看現在硬碟大廠希捷跟W D下場如何 04/29 13:00
zx610176 : 現在的MIH平台 台廠也只有裕隆在嘗試 根本沒其他台 04/29 18:40
zx610176 : 灣公司要嘗試 04/29 18:40
epicurious : 進入電車時代有很多機會啊,零部件 04/30 11:12
epicurious : 台灣只有宏達電能推出夠創新的電動車吧 04/30 11:12
epicurious : 哈哈哈 04/30 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