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lPianist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說到舒曼Op17的版本 在我個人的聆賞經驗中 我會先提Richter和Horowitz的版本 這兩個人的演奏各代表著不同的風格 卻儼然都為本曲立下了相當程度的典範 先談Richter 我有他的三個版本 包括了EMI版(1961年) Philips版(1979年) DRM版(1980年) 這三個版本 除了EMI是錄音室錄音之外 其餘兩者皆是現場錄音 一般我看到的樂評來說 大都推薦他比較晚年的兩版 沒錯 晚年的他 在慢板樂章 的確達到了一種精神昇華的境界 可是要以樂曲的緊密性來說 EMI版的表現相當相當犀利 也為大師盛年時期精湛的技巧留下一個見證 我會說Richter的Op17是一種"典範"的原因- 他拉長了整個曲子的旋律線 但是樂曲仍然有著相當的密度和緊湊 尤其EMI版的第二樂章 那種與生具來的節奏感 讓人拍案叫絕 全曲的飽滿和厚實度 應該是目前我聽過的版本表現最好的 (疑 看我的id,由我來談Richter客觀嗎?哈~有沒有人要講講他的壞話?) Horowitz和Richter又是全然不同的典型 相較於Richter較嚴謹的演奏 手邊這個Horowitz1965年卡內基的現場 我所聽到的是一個瘋狂+神經質的演奏 有著近乎敲打式強音 還有虛無飄渺的弱音 這和我心目中Op17的形象是幾乎相同的-這首曲子就該這麼瘋狂 這麼歇斯底里 (雖然我不喜歡第三樂章使用這麼快的速度...) (待續...) -- 所謂回憶者 雖可使人歡欣 有時也不免使人寂寞 使精神的絲縷還牽著已逝的寂寞的時光 這.....又有什麼意味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68.24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