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ookclub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我覺得控制分量,本來就是一件很難的事耶~ 所以失手是很正常的事,不要太難過~ 中式料理,很少有人會去秤重量做料理的吧~都是"量幾約"來抓份量而已的吧! (做西點就不一樣,我就很乖地去買小秤來用.) 就像媽媽煮了大半輩子的菜,都還是很難完全掌控份量, 特別是不止一個人用餐,每個人每餐的胃口食量都不一定呀! (我的飯量由半碗到三碗都有...囧) 不過食材大部分還是有基本特性可以抓, 一般非根莖類的菜,煮了會軟化縮水, 像茼萵就縮得很嚴重(有打某菜之稱),以為丟很多下去煮了, 但下鍋一炒沒多久就變很少很少,少到會讓人覺得煮飯的人偷吃了XD 通常菜越薄的或含水量多的就縮得越嚴重. 而根莖類的食材,含澱粉質高的,如馬鈴薯,地瓜,山藥.. 這種,煮了就不會縮,還會小膨一點,加湯越多,就膨越多. 同屬根莖類的洋蔥,快炒青脆只會小縮一點,久炒長煮則軟縮很多到化為無形(化為甜汁). 飯 麵 米粉 麵製品 則通常煮熟後,會脹大一兩倍以上, 食材越乾,煮熟後會膨脹越大,煮成湯狀,會膨脹更多. 肉類則是一般般,煮了縮小程度還好, 萬一快熟了,覺得量太少了,就加鹹一點或加重口味(沙茶,豆瓣,豆豉,辣椒..), 不然就趕快再燙些青菜去擺盤充場面. 我自己偏愛的口味較清淡,不太注重吃肉,而且不喜歡有剩菜, 因此我下廚時,煮的份量都較少而清淡, 偶而會被媽媽唸說~都沒有一樣可以配鹹的! 或說我煮太少了,又去加個菜. 雖然後來我還是沒有那種"大出手"的習慣,但會掌握要有配鹹下飯的菜, 而且如果煮有鹹有辣比較開胃下飯的菜(如:豆豉蚵 三杯雞 京醬肉絲...), 飯記得要煮多一點就是了.菜煮得少,湯就煮多一點,視情況加入快煮的料進去. 飯煮多了,菜煮不夠,起碼還可以把飯拿去蛋炒飯或煮個粥品,就不會餓死人了..^^ 另外..我媽有說要看天氣煮飯菜,天冷就煮多一點,天熱就煮少一點,蠻實用的. ※ 引述《gabi (小小巨人)》之銘言: : 如題 : 平常自己一個人吃飯 : 也都不大會抓份量 : 常常不小心煮少了讓自己半夜餓醒 : 手滑煮多了又讓自己吃到快撐死=..= : 偶爾朋友聚餐 : 炒個米粉結果多到吃不完 : 炒個沙茶牛肉偏偏又有人沒吃到 : 整個就是很挫折啊Q__Q : 能不能請各位前輩稍微分享一下 : 平常做菜都是怎麼抓份量的? : 我好想脫離這種完全不知如何拿捏份量的日子啊~~~~ -- 喜歡咖啡~~最愛曼特寧 http://tw.myblog.yahoo.com/ivy-sky/ 關心消費者權益~~因為我一輩子都離不開消費行為 我最愛的討論板 consumer~消費者保護板 tax~稅務板 PttLifeLaw~生活法律板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9.162.239
Xvictory: 三碗.......... 02/08 15:39
Xvictory: 最後三句很實用 ~~ 02/08 15:39
ivysky:我吃三碗飯,比彩衣娛親還有效....我是說真的. 02/08 15:46
PinkPower:推三碗XD 02/08 15:57
KabikAbI: 推彩衣娛親 02/08 16:27
littletrip:推三碗跟彩衣娛親 02/08 16:44
eiji2099:我也是都用吃飯來取悅我媽... 02/08 2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