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ookclub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以前分別看過外婆和奶奶自製豆腐乳, 外婆是北部人,奶奶是新竹客家人, 印象中,她們的做法大同小異,但口味不同,可是我說不上來哪裡不同? 外婆好像都是加米醬,奶奶則是加黃豆, 因為以前年紀太小(四~七歲左右),說真的,不太記得做法和過程, 只會注意到成品吧~小孩子總是有得吃就好. 我們以前都只吃過黃褐色的豆腐乳, 後來看到市售的那種麻油辣腐乳, 白白的豆腐乳有紅辣油相間,這種大多比較鹹耶~麻油香氣襲人...蠻下飯的. 不過,雖然比較香,但比外婆和奶奶做過豆腐乳,少了自然的甘甜味; 但現在市面上也有黃褐色的豆腐乳,很容易買到了. 記憶中,有一次舅媽(阿妗)做出有綠毛黑毛的, 外婆就叫她把那些醱過的豆腐煮滾了,倒給豬吃了. (失禮了,我只是陳述看到的事...別生氣唷~) 我目前暫住淡水,之前去逛傳統市場, 有一家賣南北雜貨的糧食行,我注意到他們店門口有一袋袋的豆製品, 有黑色及褐色的,應是黑豆和黃豆,是乾燥的醃製品? 味道很像...豆豉的醱酵味. 問了老闆,用台語回答是豆埔(不確定怎麼寫,音也不太抓得準), 是用來做醃製品的加料之用,例如~醃大黃瓜還是XX醬菜; 倒是沒聽到用來做豆腐乳. 但店裡有賣瓶裝半液狀的米醬,豆醬,米豆醬; 老闆好像也有說可以醃醬菜也可以做豆腐乳. 會問到米豆醬是因為很懷念外婆以前做的米豆醬燒肉,香甜味美,想到都會流口水. 蠻想買來自己做做看,不過...結果我還是沒買這個啦~ 我已經買了好幾樣媽媽想要的食材...差點把背包撐破...呵呵! 原PO可以包一塊豆腐帶去給迪化街的店家鑑定看看, 感覺這樣比較保險. -- 喜歡咖啡~~最愛曼特寧 http://tw.myblog.yahoo.com/ivy-sky/ 關心消費者權益~~因為我一輩子都離不開消費行為 我最愛的討論板 consumer~消費者保護板 tax~稅務板 PttLifeLaw~生活法律板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9.167.170
nekolas:推黃褐色的豆腐乳 以前我只要有一塊這個豆腐乳就能嗑掉一렠 04/06 20:46
nekolas:碗白飯 04/06 20:47
koboy:謝謝你的建議,我想是因為最近兩個星期下雨,不適合做 04/06 21:23
ivysky:對了,那家店只在某段時期才有賣豆埔,因為要看季節合宜否. 04/06 21:26
ivysky:查到豆埔就是豆菇=豆婆=豆粕(非指粕糟,而是讀音) 10/08 19:23
ivysky:補充:淡水的清水街88號有售豆埔(豆粕),離清水祖師廟很近... 06/23 23:42
ivysky:可是不是同一條路,祖師廟在右邊時,向前走不遠再左轉走過去, 06/23 23:45
ivysky:然後應該是在左手邊的店家.不記得店名,或許叫阿清雜貨店? 06/23 23:46
ivysky:以上係2013年憑印象補充 ^^ 06/23 2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