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documentar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森林之夢》:美夢成真? 「種一棵小樹有我來照顧,風來吹,雨來打,小樹小樹不要怕,我陪你一起長大…」。 孩童輕輕唱著歌,望向殘破的教室與校園,期盼有著翅膀飛上天空,看看白雲,看看大地 ,看看這片滿目瘡痍的家園… 921地震震垮了許多的房舍與建築,包括南投縣鹿谷鄉內湖村的迷你學校─內湖國小, 但它卻從未震垮我們堅強的意志與生命。遷校勢在必行,在各方建議之下,在森林裡蓋一 所生態小學的夢想逐漸浮現。新校的預定地卻是台大的實驗林地,此時雙方產生爭議,村 民們開始團結爭取,展現了難得的韌性與生命力,究竟「森林之夢」能否成真呢?逐夢的 孩童與大人們熱切地期待著。 長達四年角力拉扯中,村民與台大林管處之間遲遲無法達成共識,加上行政程序上的延緩 ,各方力量的介入,使得這個單純的夢想變得遙不可及。樸實的鄉民與學術權威台大之間 的對立,甚至也暴露出了學術專業判斷與在地紮根觀察的差距,更帶出了許多包括殖民、 土地權限、綠色環保等議題。知識份子的傲慢及政治力的刻意介入,相較國小師生的天真 夢想,顯得諷刺許多。 《森林之夢》紀錄了整個事件的始末,兩年半此事也因陳水扁總統的關切而喧騰一時,沒 沒無名的小村落忽然登上了各報全國版面,大眾卻也只能透過媒體報章偏頗的關注,真正 的實情也似乎被隱瞞。導演李靖惠在觀點的處理上,也難免有著主觀成分,在正、反命題 的呈現中,沒有充分的影像與說服力。攝影機的涉入,也成為一種力量,支持並鼓勵著村 民要堅持著夢想,我們也可清楚的看到鄉民團結反權威,積極的替自己發聲,展現一種驚 人的自覺精神。 夢想帶給人熱力與衝勁,行動力也決定了視野的遠近。《森林之夢》中所有替森林小學努 力的人,到了最後幾位教師學者已紛紛退出,惟剩下堅持、愛鄉的村民繼續努力爭取著。 在追夢的過程中,很有可能吃盡了苦頭,換來的是夢碎一場空,更何況所須面對的是威權 的學術機構。夢想的達成與否,並非絕對是成敗的關鍵,這群人在面對突如其來、生命巨 大的斷裂之後,經歷了生命的交融與成長,村民從片頭時不知所措的慌亂無助,到片尾時 的穩健自信,也更加堅定於對自己鄉土和學校所投入的心力。 921震後,293所受創嚴重的校園中,內湖國小是最慢被重建的。姑且不論夢想成功 與否,內湖村民的精神與行動,儼然成為一種良好的示範鼓勵。《森林之夢》中除了導演 的用心用力令人動容之外,挾雜著濃厚情感的奮鬥精神,天真無邪的童貞夢想,勇敢美麗 的生命韌性,不僅可貴,更是讓人感動萬分。 -- 電影‧人生‧夢!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fans/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59.91.110 ※ 編輯: fansss 來自: 210.59.91.110 (03/09 17:38) ※ 編輯: fansss 來自: 210.59.91.110 (03/09 17:38) ※ 編輯: fansss 來自: 220.142.8.241 (03/13 2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