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gallantr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PrinceBamboo (竹筍王子)》之銘言: : 蒙古部似乎不像另外四部那麼團結一體 而是非常的分裂鬆散 : 其程度足以讓人懷疑在此之前 究竟是否真的有一個"蒙古部"存在? : 但是現在的分類中 蒙古語是屬於蒙古語族而非突厥語族 : 又曾經看過書寫 東胡,鮮卑,契丹(鮮卑分支),女真,滿族(女真分支) 都屬於通古斯語族 : 前述蒙兀室韋是由東胡的後代組成 那蒙古豈不又應該是通古斯語族了嗎? : 到底孰是孰非呢? 原文太太太太太長﹐恕刪。XD 中國北方土地上﹐以前並不流行民族這種概念(其實中國本身以前也是)。 也就是說﹐他們是一大堆部落﹐有各種各樣的來源﹐ 後來﹐其中有一個匈奴部落變成各部落的共主﹐這一大堆部落就被叫為匈奴人。 後來匈奴部落跑了﹐有一個鮮卑部落、柔然部落、突厥部落、回鶻部落變成共主﹐ 這一大堆人就相應叫成鮮卑人、柔然人、突厥人等等。 也就是說﹐所謂的克烈部﹐是一個以克烈部為共主的大部落聯盟﹐ 其本身可能就包含了幾十種不同來源的部落。 甚至譬如說﹐唐朝時曾經稱霸中亞的突騎施汗國﹐其統治貴族分黃姓、黑姓﹐ 黑姓是黑毛黑眼睛的人種﹐黃姓是黃毛... (室韋人中也有少數黃頭室韋﹐甚至金兵中也有少數黃頭女真。 突騎施是差不多一樣多﹐但他們就是能夠認為自己是同個大部落。) 在成吉思汗時代﹐草原民族正在戰亂和統一的過程中﹐象克烈部這些﹐ 是已經統合了一堆部落﹐成為一個大的部落。而蒙古還沒有。 所以﹐這就能夠解答兩個問題﹐一是成吉思汗之前﹐沒有一個大部落叫做蒙古。 二是﹐克烈等部﹐比起蒙古來﹐確實"顯得"更加團結一體沒那麼分裂。 由於沒有明確的民族觀念﹐直到後來才產生民族認同﹐ 所以現在的蒙古族中﹐有一些人祖先不是蒙古部落的人﹐ 而一些祖先是蒙古部落的人﹐現在可能被認為是突厥人、土庫曼人、哈薩克人等等。 所以在分辨草原民族的時候﹐純粹以血統傳承來分辨是意義不大的﹐ 要同時考慮到各部落的遷徙情況和融合情況。一個部落可能會原先是通古斯人﹐ 遷到草原幾代人後變說蒙古話的蒙古人﹐遷到阿爾泰山幾代人又變說突厥化的突厥人。 一般來說﹐大致上但不絕對的簡單區分方法是﹐北方民族中﹐ 黃白人種混血或白色人種就認為是屬於突厥。 剩下的黃色人種中﹐經商貿易的民族也被認為屬於突厥。 遊牧為主不定居的﹐就認為屬於蒙古。 漁獵為主﹐包括有固定聚落甚至築城並有少量農耕的﹐就認為屬於通古斯。 (所以鮮卑、女真、滿族這些漁獵民族被認為屬於通古斯) 至於不遊牧而是畜牧的﹐在宋明漢族保守主義之前﹐ 通常被認為是漢人﹐或者是半漢化、歸附漢人的人﹐一樣會被胡人劫掠。 (不過漢羌藏這些本來就是半畜牧半農耕﹐認為畜牧屬於漢人也沒搶錯啦。XD) 所以﹐成吉思汗的先祖蒙兀室韋來自東胡﹐跟成吉思汗屬於蒙古﹐ 跟蒙古部落不屬於東胡﹐這些並不矛盾。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83.4.243.51
LUDWIN:感覺很像黃仁宇講家鄉故事:有錢人姓黃,沒錢人姓王XDD 11/12 09:57
KoujikiOuji:正解 11/12 11:14
hgt:是不是講反了? 我記得成吉思汗先祖是來自突厥 蒙古部落是屬東 11/12 14:02
hgt:胡 11/12 14:02
chungrew:室韋人未必等於東胡人,但活動的區域確實比較接近東胡 11/14 2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