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gallantr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關於中國數學發展的問題,我希望對上面的論點提出一些整理: 我同意中國的科學發展會不如西方,主要是數學發展程度上的差異。 前面有板友認為,中國的數學發展之所以落後西方,可能是因為: 1) 缺乏良好的符號系統 2) 缺乏好的運算工具 3) 缺乏應用場合 第一項其實是很奇怪的說法,甚至有點倒果為因。 正好是因為現在我們習於使用的都是西方符號, 所以才覺得那是所謂「抽象」符號。 但是在中國數學史上,早就有用未知數解決代數問題的紀錄。(九章算術‧方程) 前面有板友曾經說明過中國的十進位運算,表示只是符號的不同,並不會影響數學發展。 甚至如果今天是中國數學領先,你我可能都要用甲乙丙丁算代數了。 書寫工具和難易度可能也不是重點,想想我們的數字有多少需要寫到四劃以上的? (即使不用數字,在中國數學史中也有用過籌畫來簡記數字) 算術工具可能也不是重點,畢竟明朝的朱載堉曾經算出log(12)2的近似值, 真不知道在沒有工程用計算機的明朝他是怎麼算出來的。 其實我希望說明的是關於應用場合的問題。 缺乏應用場合可能是重點,但是缺乏的原因,可能是因為中國沒有解析幾何。 過去的數學發展可以分成算術和幾何兩類,中西皆然。 涇渭分明的兩門學科,一直要到十七世紀笛卡兒發展直角坐標系才結合到一起。 且不討論為什麼中國沒有笛卡兒這種天才, 但是因為有了直角坐標系,許多難解的幾何問題都可以運用代數來解決。 希臘時代畢氏學派的數學家曾經算出拋物線下的面積, 但是只要曲線有改變,同樣的方法便不能使用,更何況是其他複雜幾何問題。 幾何問題的應用,在天文學問題受重視的十七世紀非常重要。 如果我們可以用解析幾何的方式來解天文學的軌道問題, 那麼就可以順利將幾何問題抽象化。 天文學(物理學)問題和解析幾何,到牛頓和萊布尼茲的時代發展成微積分, 自此中國的數學發展就一直追不上西方了。 所以沒有解析幾何的中國,數學實在沒有什麼了不得的用處,不巧就沒有發展下去。 (日常生活中確實也很少需要解高次方程之類鬼東西的場合) 這樣的差異,可能就影響了中國的科學發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24.62.164
wtdai:知識不普及與符號艱澀難懂可能是主因. 09/26 20:58
ps20012001:還是因為晉身的關鍵嘍..天子重英豪 文章教爾曹 09/26 21:09
ps20012001:既然往上攀爬 就只有這些路徑 那這些高深的理論與研究 09/26 21:10
ps20012001:自然也頂多是 有能之士的"休閒娛樂" 09/26 21:12
ps20012001:科舉雖然是"較平等"的文官選擇法 同時也箝制了主流思想 09/26 21:13
wtdai:祖傳私傳這概念也是問題 09/26 21:14
zadla2002:祖傳私傳的確是很大的問題...很容易就莫名斷了 09/26 22:31
calebjael:天文學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早期數學幾乎都是應用在天文 09/26 22:32
zadla2002:但古中國天文學應該不差(?) 09/26 22:33
calebjael:學上。但是中國自漢代以後不許私人研究天文學﹐擅自觀察 09/26 22:33
zadla2002:還是很爛@@? 09/26 22:33
calebjael:紀錄星體運行軌跡﹐會以謀反處死﹐這使得應用數學被掌握 09/26 22:34
calebjael:在極少數幾個欽天監手中﹐一遇戰亂﹐常有失傳然後重新累 09/26 22:35
calebjael:積觀察數據的事出現。所以中國天文學雖然從商周就又是預 09/26 22:37
calebjael:測日月食﹐又是測年置閏誤差極少﹐但一直到明清﹐都還是 09/26 22:38
calebjael:預報日食、修正曆書這幾個作用﹐渾天儀是發明了無數次.. 09/26 22:40
c0s:候風地動儀!(亂入 09/26 22:49
Zsanou:一直不斷的推倒重來...無以為繼何來進步? 09/27 00:12
WINDHEAD:符號其實不是問題,日本江戶時代的數學發展就超越中國 09/27 09:06
WINDHEAD:但人家照樣用漢字寫數學,沒有影響 09/27 09:10
mackulkov:最需要數學的剛好是建築工匠... 反正讀書人不會去學這些 09/27 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