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gallantr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除了小冰期造成明清鼎革的一個重要因素之外,西方漢學家也注意到1620-1630年代 ,日本與美洲白銀減產造成的世界性商貿蕭條與經濟不景氣。 舉例來說,知名的明清漢學家史景遷、卜正民兩人,都分別在其著作敘述到小冰期 以及白銀減產的重要危機。(史景遷:《追尋現代中國─最後的王朝》,時報出版, 頁19-20;卜正民:《維梅爾的帽子》,簡體版,頁166-170) 從1620年代開始,世界三大銀產地:日本、秘魯、墨西哥(後兩者是西班牙的美洲殖民地) ,白銀產量都逐漸或著大幅減少,日本因為同時碰到小冰期的農業災害,德川幕府乾脆 在1630年代實行「鎖國」政策,減少白銀外流並加強對社會、農民的控制,讓政府掌握 足夠的資源去救災或維持秩序(鎮壓叛亂)。 西班牙則因為運送白銀到歐洲的運輸船隊,在1628年被荷蘭海軍狠狠地大搶了一筆, 使得原本產量已經下降的白銀,供給嚴重不足,連帶減少運往中國購買瓷器與絲茶的 白銀數量;1639年(日本完成鎖國的那年),一滿載白銀的西班牙大帆船,在開往菲律賓 的途中觸礁沈船,連帶兩起重大的沈船,總共發生三場重大的沈船事件,幾乎摧毀了美 洲白銀輸往中國的供應鏈。加上同年日本鎖國完成,造成晚明原本充沛的白銀輸入與 出超貿易,在1639年被大致摧毀。(荷蘭人掠奪東亞的西班牙、葡萄牙商船也是要因) 沒有白銀輸入,不但造成華中華南的大量工商業者失業(原本工人製造日本與歐洲視為 珍品的絲瓷等貨物、商人負責運送銷售,現在商品供過於求)更慘的是,過去明朝以為 白銀源源不絕,所以稅收從銅錢與實物(糧、布)改為白銀,並在1570年代的一條鞭法擴 大收白銀的政策。1639年後白銀輸入大幅減少,民間(富者)開始囤積白銀,白銀與銅錢 的兌換比例快速下降,白銀越來越貴,但是農民平常交易使用的卻是銅錢,稅負急速擴 大。譬如農民在1630年代用一千文錢可交一盎司的稅銀,到了1643年卻要三千文錢,才 能交一盎司稅銀,平白無故加了三倍的稅,何況是明末練餉、遼餉、剿餉等三餉加派後 的天文數字? 總之,漢學家認為,小冰期使得華北的農業全毀,是明朝滅亡的主因;白銀減產造成 華中、華南的工商業半毀,以及明朝稅收系統失靈,是明朝滅亡的次因。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25.117.96
innominate:又把單一因素直接無限上綱... 10/15 21:37
innominate:建議您去看看<<中國貨幣經濟兩千年>> 10/15 21:38
innominate:至少這本書的分析還比較全面化 10/15 21:38
innominate:看看一個經濟學者是如何用比較宏觀的角度來看明末經濟 10/15 21:41
hgt:1630年代已經是崇禎時代 明朝政治敗壞在1600年左右就很明顯了 10/15 21:44
hgt:甚至可以提前至援朝戰爭 1630年代發生的事 不可能是滅亡主因 10/15 21:45
innominate:對明朝跟清朝經濟史有興趣的也可以看<<明清經濟史>> 10/15 21:58
calebjael:假設如你所說﹐1630年代一千文錢可交的稅銀﹐到1643年要 10/15 21:58
innominate:不要說1600年,1438年山西逃亡的農民就有一半 10/15 21:58
calebjael:三千文。很明顯這是一個逐年增加的過程﹐而不是突變。那 10/15 21:59
calebjael:麼﹐這個過程中﹐明朝廷做了什麼了嗎﹖喔﹐銀貴了﹐銀又 10/15 22:00
calebjael:是交稅給國家﹐那不等於平白無故多收了三倍的稅﹖然後﹖ 10/15 22:01
從華中華南收到三倍價值的白銀,然後拿到華北和遼東許多平常不使用白銀的地方, 造成小吏與士兵有銀卻買不到衣服與貨品,當然是自殘的行為(1619年熊廷弼發現遼陽 士兵拿到銀餉後仍買不到衣物,只好裸體穿甲)。黃仁宇就認為滿清的圈地雖然殘暴, 但是以半莊園和實物經濟的處理作法,恰好可以適應華北倒退中的經濟。黃仁宇也認為 三藩之亂可以快速平定,是因為發生在使用白銀的華南地區。(見黃仁宇,《中國大 歷史》,第十六章) ※ 編輯: time3Q 來自: 114.25.117.96 (10/15 22:16)
heavensun:所以張居正改革一條鞭法反而害了明朝 10/15 22:05
innominate:以直隸來說,嘉靖一畝收一石,到萬曆剩五斗,明末剩兩斗 10/15 22:07
innominate:都扯氣候變化合理嗎? 10/15 22:07
innominate:以江南來說,嘉靖年間,佃農占農戶就高達7/10 10/15 22:11
innominate:到了明末便是"有田者十一" 10/15 22:12
innominate:而這些擁田大戶,往往透過優免,花分,詭寄手段逃稅 10/15 22:14
innominate:加上所有的繇役也通通轉嫁給農民 10/15 22:14
innominate:這些也都是氣候變化跟銀荒造成的影響? 10/15 22:16
innominate:到天啟年,甚至有松江地主對欠租佃農"破其陰囊,剔外腎" 10/15 22:19
innominate:對,就是因為氣候變化跟銀荒,所以這些地主也是逼不得已 10/15 22:20
innominate:"吳中仕宦之家"的僮僕"有至一兩千人者" 10/15 22:28
innominate:湖北麻城中梅,劉,田,李四姓,每戶家僮不下三四千人 10/15 22:29
innominate:地主:都是氣候變化害的啦,我也不想養這麼多家僕阿 10/15 22:30
江南的土地兼併和佃農盛行,主因在於晚明白銀流入與貨幣經濟盛行,這個講晚明經濟史 的書很多都有提及,而且跟官方政策的關連不大;富豪大戶畜養奴僕會如此眾多之因, 確實跟小冰期造成的農業災害有關,貧農遇到饑荒時,最有效的保命方法就是賣身為奴 ,這也是官方許可的。1642年上海附近的市場,一斗米可以買兩個小孩。但是明朝官方 不允許奴僕轉賣(會造成賣方無法贖回親人),也就是禁止純粹貨品交易的奴隸貿易,這 在官方控制力強的地區,是確實執行的,譬如卜正民就在書中描述,澳門的葡萄牙人常 常受到明朝官方檢查,防止貧苦漢人被葡萄牙人轉手貿易,變成無法贖回的奴隸。
chungrew:推,貨幣確實是很關鍵性的因素 10/15 22:52
calebjael:從華中收到...拿到華北不適應...問題不是又回來了﹖明朝 10/15 23:43
calebjael:做了什麼﹖士兵拿到銀餉仍買不到衣物﹐就証明制度有問題 10/15 23:45
calebjael:不適應現實了﹐明朝又做了什麼來改善﹖也怪天氣﹖ 10/15 23:46
滿清在華北的圈地與租稅政策,其實是極其暴虐而落後的(收稅前百姓趕著去市集販賣 家人,換取交稅用的銀錢),它成功的主因在於剛好適合華北倒退與落後的經濟條件, 明朝可以說是計畫趕不上變化,而且不敢去執行暴虐的政策,所以他在華北徹底失敗。
ChangWufei:我記得黃仁宇那本書也有講在財政上清勝於明就是用銀的 10/16 00:11
ChangWufei:輸送從此不向邊區投散而是集中在內地周轉。 10/16 00:12
ChangWufei:明朝的貢生、監生捐資免稅的人物至此也失去特權 10/16 00:13
ChangWufei:另外清也有實力去執行稅收政策,並舉了1661年對長江中 10/16 00:14
ChangWufei:KEY錯 是"下"游欠稅者雷厲風行的懲罰為例 10/16 00:15
ChangWufei:清朝也致力於鑄造銅元,起初十年之內所鑄以超過明朝二 10/16 00:16
ChangWufei:百七十六年所鑄造總和,使民間得以有廉價的貨幣流通 10/16 00:17
innominate:優免,花分,詭寄這些東西跟白銀流入有個狗屁關係.... 10/17 14:03
innominate:去看看唐文基寫的明代賦役制度史... 10/17 14:06
只會叫人去看書的傢伙,似乎沒想過去綜合各家的論點在下結論
innominate:明中期就已經開始有土地兼併農民逃亡跟富豪畜養奴僕 10/17 14:07
innominate:那個時候可是暖期 10/17 14:08
明中期的農民因兼併而逃亡,反而比較多是成為市鎮的工商業者,製造許多商品販賣給 日本和歐洲人,換取源源不絕的白銀輸入;1639年白銀輸入大致中斷,才造成亡民大量 變成奴僕或流寇
innominate:雖說完全否認明末有氣候異常是太過極端 10/17 14:08
※ 編輯: time3Q 來自: 114.25.117.96 (10/17 14:17)
innominate:但是把這些問題都推給白銀流入跟小冰期也太扯 10/17 14:09
innominate:另外,宗室的祿米,以山西為例,嘉靖四十一年高達312萬石 10/17 14:13
innominate:河南歲支祿米也有192萬石 10/17 14:14
innominate:這也是因為白銀流入造成的?因為白銀流入宗室要耗費 10/17 14:15
innominate:大量的糧食,是因為白銀流入所以宗室超級會生? 10/17 14:16
innominate:正德出遊,光張家灣一段水路,徵發民役高達數十萬人 10/17 14:19
innominate:許多民眾因為不堪勞役負擔逃亡,跟白銀流入也有關? 10/17 14:19
不堪勞役而逃亡的人民,是和白銀無關。但是逃亡後因為白銀流入的好景氣,而找到 頭路活下去,就跟白銀有很大關係 ※ 編輯: time3Q 來自: 114.25.117.96 (10/17 14:23)
innominate:親王,公主,外戚,宦官,透過政府暴力強買,強佔土地 10/17 14:23
innominate:英宗第七子於長沙就搞了13萬畝的地,跟白銀流入也有關? 10/17 14:23
innominate:正德時,宦官谷大用一人混佔產業莊田也有一萬餘頃 10/17 14:25
innominate:這也是因為白銀流入所以造成這些特權人士強佔民田? 10/17 14:27
明朝的惡政不少,我不否認,但請理解外貿出超、白銀流入的好景氣現象。也就是說 白銀的流入起到安全閥作用,大幅降低或者抵銷明朝惡政的影響;但是1620年代白銀 流入減少甚至終止(1639),造成安全閥崩潰並促進明朝的滅亡。 另外明朝親王強占民田的惡政,不知道跟滿清圈地強占民田比起來,造成"人民流亡" 的效果強度? ※ 編輯: time3Q 來自: 114.25.117.96 (10/17 14:36)
innominate:明朝的稅從洪武3227萬石一路下降到隆慶的2407萬石 10/17 14:31
innominate:這可不是晚明,而是明初到中期的狀況 10/17 14:31
innominate:所以你還沒回答優免,花分,詭寄這些逃稅方式跟白銀流入 10/17 14:35
innominate:的關聯性在哪? 10/17 14:35
innominate:康熙就已經廢除圈地令了,你的鴿子飛的有點久 10/17 14:38
我指涉的就是順治與鰲拜時期的圈地政策。也就是在這個時候(1644-1668),滿清平定 天下、"統一"大陸
innominate:滿清新開墾出來的田是中國有歷史以來加總起來的一倍 10/17 14:39
※ 編輯: time3Q 來自: 114.25.117.96 (10/17 14:45)
calebjael:難道你也認為寒冷是明末、清統一大陸前的專利﹖滿清統一 10/17 14:46
calebjael:後就什麼事都沒有﹖拜托﹐滿清統一後﹐十七世紀危機才剛 10/17 14:47
這段忘記先回。我並沒有認為小冰期對滿清統治沒有影響,事實上影響很大。所以 滿清入關後常常採用兇殘的屠殺法以及各種暴虐的剝削手法,總算能夠在1661年後 大致穩定期統治秩序。但是中國的人口已經從1620年的一億五千萬左右,下降到1660年 的一億人不到(詳細數字是個謎,我猜測可能只有九千多萬人)。而1644年到1660年的 人口數也是穩定下降的,如果c大認為清朝這麼英明有為、比明朝更會治國,怎麼會造成 人口如此大量的下降呢?
calebjael:開始。明明就自己制度一堆問題﹐偏要找借口推脫。(另一 10/17 14:48
calebjael:個証據就是越遠離前線﹐“天災”越多。覺得戰爭跟自己無 10/17 14:49
大致來說,前線必然是人口相對較少,環境負載力深厚,天災危害自然較小;遠離前線 (靠近內地)的地方人口較多且大量集中,環境負載力脆弱,同樣的天災卻會造成恐怖的 災害數字,這實在說明不了甚麼
calebjael:關﹐出遼餉不情不願﹐一堆借口“我實在不能交更多”﹐所 10/17 14:50
calebjael:以山西陝西河南淮揚就是比遼西、京東、宣大多一堆天災) 10/17 14:52
※ 編輯: time3Q 來自: 114.25.117.96 (10/17 14:56)
calebjael:又來瞎扯﹐以你理論來說﹐陝西山西一開始大災﹐人口就減 10/17 14:56
calebjael:少一大半了﹐不是要環境負載力反而變深厚、天災危害反而 10/17 14:57
calebjael:變較小﹖怎麼就又變年年災、災年年﹐怎麼死都不減少規模 10/17 14:58
calebjael:何況京師附近地區從山海關到天津﹐又有什麼人口較少﹖運 10/17 15:00
calebjael:河邊人口一堆﹐有多少天災﹖不就皇帝腳下朝廷掌控力強﹐ 10/17 15:02
calebjael:又靠近遼西對抵抗滿清更加關心。(還有東江、登萊...) 10/17 15:04
你拿只有陸運的山西、陝西,去跟大運河通過的河北比? 山東也有海運,可以跟 山陝的飢荒數相提並論? ※ 編輯: time3Q 來自: 114.25.117.96 (10/17 15:09)
calebjael:然後人口最多最集中、“環境負載力”最弱、最容易受天災 10/17 15:07
calebjael:影響的是江南。天災呢﹖天災引起的流民呢﹖恐怖的數字呢 10/17 15:09
本文一直強調小冰期主要傷害華北的農業,江南本來就是農災較輕,但是工商半毀
innominate:而且我只聽過環境負載高的人口多,資源豐富 10/17 15:10
內地的環境負載力高,但是人口過多瀕臨負載極限,所以說它負載脆弱;前線容易 受戰爭影響,人口數常常會低出負載力許多 ※ 編輯: time3Q 來自: 114.25.117.96 (10/17 15:16)
innominate:結果原po你倒過來說,我很想知道你用的教科書是哪一本? 10/17 15:11
innominate:通常是資源越豐富的環境承載力越高,為什麼你倒過來說? 10/17 15:11
innominate:一整個就是搞不懂你在說什麼... 10/17 15:12
innominate:我學的環境負載力是會考量戰爭的因素 10/17 15:17
innominate:我不知道你學的環境負載力為什麼不用? 10/17 15:18
innominate:然後負載脆弱是你發明的新名詞嗎?可否給個英文? 10/17 15:20
time3Q:字面上的意思難理解嗎? 10/17 15:24
innominate:因為我只學過carrying capacity,甚麼負載脆弱沒學過 10/17 15:25
innominate:至少給我個英文讓我可以參考參考找找資料 10/17 15:26
innominate:不然大家都來個自創名詞,討論起來很累人的 10/17 15:27
time3Q:原來i大是來討論的,我還以為你是來嗆人的 10/17 15:28
innominate:誤會誤會,所以到底你的環境負載力定義跟我們講的一樣? 10/17 15:29
已經說出「狗屁關係」了,很難讓人相信這是誤會
innominate:因為我學的環境負載力是包含戰爭在內的 10/17 15:30
calebjael:又繼續瞎扯。有運河、有海運﹐跟天災什麼關系﹖你最多可 10/17 15:59
calebjael:以說﹐因為有運河、有海運﹐所以登萊、天津大災之後沒死 10/17 16:00
calebjael:多少人﹐大災之後沒有流民。而不能說﹐因為有運河﹐所以 10/17 16:01
c大了解我的意思就好,表示你也了解不同地域之間,救災能力會有差別。 其實山陝與河北東部的災害程度有差,是c大你先提的,如果要證明明朝對山陝救災無能 、而清朝對救災有能,也是你自己該論證的,而不是丟給我來解決。
calebjael:就不會有旱災、雪災、蝗災。所以還不夠清楚嗎﹖大多數的 10/17 16:02
calebjael:所謂大災﹐都是在“不願交餉去打遼事”的地方﹐而“願意 10/17 16:04
calebjael:交錢去打滿清”的京東、登萊、運河北段﹐“不在乎交錢去 10/17 16:05
calebjael:打滿清”的地方﹐就沒有那麼多“大”災了。 10/17 16:07
※ 編輯: time3Q 來自: 114.25.117.96 (10/17 21:44) ※ 編輯: time3Q 來自: 114.25.117.96 (10/17 21:54)
calebjael:誰說“清朝救災有能”了﹖少樹靶子射箭...我說的是、一 10/18 00:43
calebjael:直是“明末山西陝西河南的災﹐是夸大十倍百倍出來的”。 10/18 00:45
calebjael:所以我才跟你說“有無運河是救災的事﹐跟我們討論的天災 10/18 00:46
calebjael:的 發生 本身無關”。看清楚。 10/18 00:48
calebjael:救災能力當然不同地域不同﹐但是天災可不會挑地方﹐可不 10/18 00:49
calebjael:會因為人口多少、有無運河、是否前線﹐就不大旱大雪蝗蟲 10/18 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