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gallantr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本文轉錄自 historia 看板 #1P0Svk31 ] 作者: k800i (K800i) 看板: historia 標題: Re: [疑問] 古代有坐幾十年牢的嗎? 時間: Thu Apr 27 18:56:43 2017 : 標題: [疑問] 古代有坐幾十年牢的嗎? : 時間: Thu Apr 27 17:14:47 2017 : : 除了想到鐵面人 身分特殊 : 其他人可以坐牢多久 轉貼 非常法史:歷史上的法律趣事 作者:劉典(中國) 其中章節有談到。 唐宋徒刑為什麼很少超過兩年   對於「坐牢」,在常人眼裡肯定是一個不吉利的詞語。它的背後,是長年累月的牢獄 之災。其實我們俗稱的「坐牢」,有個比較正式的稱謂,叫做有期徒刑。   有期徒刑,是現有刑罰中較為常用的一種。即在一定期限內剝奪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 ,並監禁於一定場所的刑罰。有期徒刑的期限各國規定不一。我國《刑法》規定,有期徒 刑的期限一般為六個月以上,十五年以下。數罪並罰的可以延長到二十五年;死刑緩期有 重大立功表現的,減為有期徒刑二十五年;無期徒刑減為有期徒刑時不得少於十三年,也 可延長到二十年。   相對於動輒數年、十數年的有期徒刑,比較一下唐宋時期的司法狀況,就會有一個很 奇怪的現象,那就是當時的犯人坐牢,很少有超過兩年以上的人,有的甚至被判了幾年, 不過幾個月就把他放了出來。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況發生?這其中有什麼奧秘嗎?   法定刑期就很短   翻看唐朝、宋朝的法律文獻,就會驚奇地發現,當時的徒刑,他們的刑期最高都不超 過三年。徒刑以三年為刑期上限,一至三年分為五個刑法等級。   為什麼呢?其一,受當時的醫療條件、生活水平所限,人均壽命普遍不高,能活過四 五十歲,已經算是長壽了,一下子判個十幾年,很有可能大多數都老死獄中了,客觀上不 符合當時的社會現實。   其二,古代不像現在一樣人力資源及其低廉,當時人口總量並不多,每一個人都是寶 貴的人力資源,用於生產和耕作,如果大面積長期地拘禁起來,不利於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   其三,古時候的刑罰目的是讓犯人知錯,而不是為了懲罰而懲罰,法定刑期較短,給 予犯人們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知道犯錯以後的嚴重後果,以後就不會再犯。   最後,古時候的徒刑,不僅僅是把人關在監獄裡,還有強制性的高強度勞役,相當於 現在的有期徒刑再加上勞動改造,刑期過長的話,很多體質較弱的犯人很容易累死獄中, 這也是刑期較短的客觀因素。   實際上的刑期更短   那就奇怪了,雖然法定刑期較今天的水平大大縮短,那也是最高不超過三年啊?為什 麼說是很少有超過兩年的呢?   這個就與我國古代獨有的一種奇特的司法現象有關了,產生這種現象的,是一種法律 上的赦免制度,具體實施起來,有一個我們很熟悉的詞,叫大赦天下。   中國古代封建帝王掌握子民的生殺予奪大權,常以施恩為名赦免犯人。如在皇帝登基 、皇帝駕崩、更換年號、皇帝生兒子、立皇后、立太子、皇帝打了大勝仗等情況下,常頒 佈赦令。天下大亂或者自然災害,也會大赦,因為自然災害的時候,民不聊生,犯罪現象 就會增多,所以皇帝就大赦天下。也有一些情況正好倒過來,大豐收,經濟形勢很好,然 後皇帝一高興,也宣佈大赦,來緩解階級矛盾。   具體實施起來,即效力及於全國的赦宥。對於一定時限內的犯罪,不問已否發覺,已 否結正,都予以赦免。已經赦免的犯罪,不許他人再向官府控告。誰以赦免的犯罪事告發 別人,就以所告的罪懲罰原告。赦前犯罪已執行的,不認為有前科。   這種大赦天下,除了一些特殊的犯罪不能赦免以外,其他的罪名一律在大赦的範圍之 內,也就是說,皇帝一大赦天下,全天下大多數犯罪分子的罪名就都赦免了,正在行刑的 就此完事,正在坐牢的回家慶賀一下。   大赦之外還有特赦   大赦之中,也有許多門道。   有一種大赦,叫郊赦,即皇帝到南北郊祭祀天地後頒行的大赦。漢文帝十五年「夏四 月,上幸雍,始郊見五帝,赦天下」。   這是比較早的記載。自晉以後,一般都在南郊祭天時行大赦,郊祀年年舉行,並不是 每次都行赦。到宋代,郊赦成了定制,皇帝每三年一次親祀南郊,同時頒行大赦。   還有一種叫恩常赦,也就是指恩赦和常赦。   恩赦是遇到非常慶典進行的赦免。一般除謀反大逆、謀殺故殺、十惡等真犯死罪以及 軍務獲罪、隱匿逃人、侵貪入已不赦外,其餘一概赦免。   常赦是指尋常的或按常例進行的赦免。一般限制較嚴,凡刑律中「常赦所不原」條開 列的罪名,除非詔旨臨時有特別規定外,都不赦免。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赦免制度,叫特赦,古時又叫曲赦,即局部地區的赦宥,亦稱「 赦」或「特赦」。   曲赦的名稱,最初見於西晉泰始五年的「曲赦交趾、九真、日南五歲刑」。宋馬端臨 《文獻通考》中有關於宋代赦宥制度的記載:赦免只限於京城、兩京、兩路、一路、數州 、一州的,稱曲赦。   而頒佈赦令的詔令,被稱為赦書,五代、唐、宋亦稱「德音」。唐、宋時,赦書須在 舉行赦典的公開儀式上宣讀,然後由宰臣交刑部頒發各地方,廣為宣佈。   赦書有一定的體式,須寫明赦宥的原因、期限、赦罪的範圍等內容。《唐律疏議.名 例》載,發出赦書當天黎明以前的犯罪一律赦免。   《舊唐書.刑法志》載,行赦那天,宮城門外右邊設置金雞和鼓,將罪犯集中到門前 ,擊鼓一千下,宣讀赦書,然後將他們釋放。該赦書用絹寫好,頒佈到各州。   有這麼多赦免的門道,犯人們想坐長久一點的牢獄都比較困難,更別談高出兩年以上 的徒刑了。   到了元代,大赦的頻率就有所下降,大概就是平均兩三年來一次,還是比較頻繁的。 到了明朝就大幅度降下來了,平均五年多才來一次大赦,然後到了清朝,大赦就越來越少 ,平均十四年多才會大赦一次。而且清朝一般採取的大赦是打了折扣的,不是把罪犯的罪 行全部赦免,而是給予普遍的減刑。 ※ 編輯: k800i (61.230.139.241), 04/27/2017 18:58:15
kiwibee: 那算好大赦的前一天去自首是不是比較好啊04/27 19:01
zeumax: 大赦是有條件的,小罪可能運氣好就直接走個程序就走了 04/27 19:06
zeumax: 但赦免都是針對已經判決的,沒判也不會有刑可赦 04/27 19:07
LUDWIN: 自首還要開庭審理判決,不是報到後馬上服刑的04/27 19:19
ocean11: 前一天才去自首 來不及審理判決04/27 19:39
saltlake: 回想縱囚論 古今對比 發現現代人真沒高明到哪裡去 04/27 23:51
bill50514: 樓上怎麼說 雖然古代刑期短 但是有些條文很苛 比如倫理04/28 11:33
bilice: 和假釋一樣嗎?和緩刑一樣嗎?感覺很像阿。04/28 12:38
saltlake: 哪些條文很苛? 04/30 01:55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cjol (42.73.238.118), 05/03/2017 20:51:38
ckshchen: 我知道有人被關了五百年 05/04 00:40
venox250: 是人還是精被關了五百年?05/04 11:23
痾..本文想討論真實史料^^ ※ 編輯: cjol (223.136.237.47), 05/04/2017 13:29:18
yor: 明朝有官員被關了37年 05/05 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