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haiku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板大最在意的是俳句與小詩間的糾纏瓜葛了, 那我試著比較另一面看看。 我沒什麼學問,這只是亂七八糟的想法而已。 我試著去比較詩,格言和俳句的同與不同。 某人腦袋裡閃起智慧的火花,說出一具發人省思的話。 "人生之意義,不在其長短,而在其過程" "承認自己的渺小,就等於擁有智慧" 在大多數的格言裡,以內容而言,我以為其皆有單一指向性的特徵, 意即說話者站在自己生命經驗發生所在,向外界丟出一道奇異光芒。 說話者必定內省反思無數次才能將生命經驗結晶而成格言。 這道奇異光芒或許會引發他人的共鳴或感同身受, 但是和詩相比,格言似乎缺少了他人可以想像和參予的空間。 "但感傷是微微的了/如遠去的船/船邊的水紋..." "完全不愛了的那人坐在對面看我/像空的寶特瓶不易回收消滅困難" 相較於格言,詩帶有較多的包容性,需要讀者的參予和聯想才能 讓詩作更為完整,進而感受那份美感。相對於格言的單一指向性, 詩是開放的。讀者可以帶入不同的生命經驗,在詩作裡探索到和 作者類似的感動(就算只是言語的誤會那也就算了)。 而俳句呢?我並不認為它介於格言與詩之間,無論是長度還是從 單一指向性到開放性之間的灰色地帶。 好吧!我得承認排拒的長度或許是介於兩者之間的, 因為我們就是為了比詩還要精簡的語句才發展出俳句這象限, 而格言卻是短的不能在短的了。所以他剛剛好就在兩者間。 但我以為俳句表現方式卻不介於兩者之間。而是比較像是三角形的三個角。 其中一個角是單一指向性,另一個是開放性,那另一個呢, 我暫且稱為"自身迴旋性"。 (如果各位看官看到這邊覺得我無聊又神經病,可以噓我,因為那全然無誤) 說白話一點,就是俳句必須"自我完成"。 板大分享海子..{風吹} "茫茫水面上天鵝村莊神奇的門窗合上" 和nazuki1210的作品........ http://mypaper.pchome.com.tw/nazuki1210/post/1311944744 二一一‧<流放> 風行流浪步 歌謠笛音入市井 波希米亞人 (如不欲轉載請告知,會馬上刪除) 風景視點是移動的,很像電影在對話之外的風景鏡頭, 或許沒什麼意義,但是獨立來看也很美, 而在主題的表現更是有自我完成的特性 而上面兩個例子都是有題目的, 俳句本身可以呼應題目而自我完成, "古池や 蛙飛びこむ 水の音" <松尾芭蕉> 雖然沒有題目,但內容自身就完整傳達了完整意涵。 以上是三者間的不同,但文藝通常都不是那嚜壁壘分明的。 格言或許好分辨,但是小詩和排拒之間就模糊不清了。 郵票正貼: 我想貼的是一小塊你喜歡吃的 蛋糕,或者嘴唇。 這陳黎的作品已被板大批評過,我以為(真的是自以為啦) 這例子中,似乎想像的開放性比自我迴旋性來的強烈許多。 你可以在其中隨意連結意相,是吻,吻在信籤,郵遞給你, 然後你吻,吻的是我的吻,我的唇........。但俳句,字句 雖少,但卻更加限制你的天馬行空,目的是為了營造更鮮明 的意象,這點上俳句就比小詩更接近格言的單一指向性了。 暫時做個結語好了.... 格言單一指向性非常強烈,尤其是它鮮少鋪陳意象, 光芒向外一拋就回不來了,讀者無法在異象和美感上 再次進行探索而依然興意盎然,只剩生命的反省這類 沉重的思考。(這也是格言的功用吧) 而俳句的自我迴旋性,讓它比詩更封閉點,因而意像更單一而鮮明, 也因為自我迴旋性,他像詩一樣可以讓讀者參予,而不像是格言 這樣讓人大致上只能接受或否定。 而詩最具開放性,太多意象,太多連結,句子間的跳躍讓我們有 太多想像空間。 一首詩可以只具備單一指向性嗎?當然可以,只是抱歉我現在舉不出例子0rz 俳句可以開放性大過於自我迴旋性而不自我完成嗎?也可以啊! 這問題就好像,什麼是現代詩,一樣讓人討論個不完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6.214.252
kpg:俳句就是向下一指 11/20 14:13
kpg:詩是五指全開 11/20 14:13
yesyouare:其實我陳述的就是版大說的 瞬間的藝術 11/20 14:15
arkino:比喻真好:) 11/27 0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