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haiku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前言】   在我的明日報新聞台留言板當中,有位來客提及5-12字的「台灣俳」與本人在新聞台 中所提及的 5 7 5「漢俳」到底有何差異之處。因此,將回覆文章的部份進行部份修改, 並且轉成正文張貼於此。若有疑問或不當之處,還請諸位多多指教。謝謝。 【俳句體的系統發生】   關於台灣俳的部份,主要是由自日據時代就進行創作的歌人‧黃靈芝先生所提起的一 種「俳句」的形式。目前,已知以中文創作的「俳句」有幾種類型: 一、古典型:   以「17」個漢字,做5、7、5分段處理的短詩,是所謂「漢俳」的一種類型之一。瑞 典漢學家馬悅然、香港歌人曉帆,以及台灣詩人陳黎等,都寫過這樣的俳句。 二、自由律:   字數不限於17個字,但形式上以三段的分行結構來處理文本。因此,又被稱做為三行 詩,也是漢俳的一種類型。這種形式較多人在寫,如:陳黎、林建隆等人都有不少此類俳 句的創作。 三、台灣俳:   由黃靈芝先生所提出的非漢俳體例的俳句類別。其字數的限制在5-12個漢字以內,不 分段,單獨成為一句。而做這樣的規定,我想應該有幾個原因:   在日俳中,文本的基底受限在於「音節」(假名),但在1980年之後出現的「漢俳」雛 型則限制於「字數」。日文當中,可能一個音節、兩個、或者是四個音節才成一個「漢字 」,所以一首日俳寫起來,當中所出現的漢字一定遠少於17個字。而日俳當中,句子是連 續而無任何分段的,575的分段僅僅存留於聲音之中,換句話說,也就是掌控於所謂「句 讀」的部份。加上「俳句」此類詩體是目前世界上被認為最為精鍊短小的詩體,以至於黃 靈芝先生在構思台灣俳體例的時候,才有「5-12個漢字以內,不分段,單獨成為一句」的 這種想法產生。 【俳句體的差異性】   台灣俳由俳人‧黃靈芝先生所提出,又簡稱為「灣俳」,其創作字數限制在5~12字, 句子讀法的構成(斷句部份)分成兩段,如:   「春風一過/遍地粉色吉野櫻」(本人私作) 之類的就是「灣俳」。如是漢俳的話,字數較灣俳增加一些,可能是17字或更多一些,而 句子的分段則變成三行式,古典形式的話,如:   「櫻雨繽落時/井中悄然增春色/青澀卻已失」(本人私作) 現代形式,如: 「我之來也揮洒淋漓的雲夢雨/廬山本是一筆大寫意/又何嘗有過甚麼真面目」 (鄭愁予〈匡蘆八景俳句〉) 或   「生中繼──/我的母親電話中問我:/要不要回來吃飯?」(陳黎《小宇宙‧II》)   此外,去年(2007)的《鹽分地帶文學雜誌》12月號,有灣俳的詳細介紹,黃靈芝先生 的專訪,以及收錄其得到正岡子規賞之時的演講內容。如對灣俳有興趣的話,不訪找來一 看。如對漢俳有興趣的話,推薦香港詩人‧曉帆的漢俳集、台灣詩人‧陳黎的《小宇宙》 系列作與瑞典漢學家‧馬悅然的《俳句一百首》。若對日本短歌有興趣的話,俳聖‧松尾 芭蕉的《奧之細路》或歌人‧俵萬智的《沙拉紀念日》都是認識短歌的好選擇。 【短歌的中文化】   關於日俳的中翻原理,其實要依575的字數句翻譯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從俳句進 入中文使用文化圈之後(最早始於明代),便出現各種以及各家不同的譯法,在此暫不詳述 。有機會,再來談談關於短歌(和歌與俳句)的翻譯。 【附註】   關於台灣俳的體例架構模式,完全為敝人對於日俳與漢俳的了解之下,加上曾經閱讀 過黃靈芝先生於板橋社區大學教授俳句課程時的講稿,因此有上述之推論。若有不週之處 ,還請見諒。 (本文原出自http://www.wretch.cc/blog/nazuki/3871301) -- 天上的星,撒落光的塵粉; 那樣的塵,明耀著我的心。 夜色沉醉,池畔孤影寂寥; 卻落之月,浮現太白詩情。 Nazuki的無名部落格─http://www.wretch.cc/blog/nazuki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64.53.113
overhere:很清楚耶,終於比較知道版主的堅持 :) 11/21 17:25
kpg:真的很清楚..nazuki部落格還有很多細膩的解說 11/21 18:55
kpg:我只懂得往前亂衝 總發些暴走文章 詳盡的解說有賴nazuki了XD 11/21 18:56
Tabrith:感謝解說~ 11/22 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