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histor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把晉文公 申侯 這兩類詞放在一塊 當作公爵和侯爵的證據 基本上您就錯了 左傳僖公二 十四年: 『晉侯賞從亡者,介之推不言祿,祿亦弗及。 推曰:「獻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 這是在說晉文公回國即位之後的一段事情 請注意 在一句話裡出現了晉侯和獻公兩個詞 晉國國君(獻公 文公)的地位究竟是公是侯? 我看來是侯 為什麼? 襄公二十三年: 『齊侯歸,遇杞梁之妻於郊。使弔之。辭曰:殖之有罪, 何辱命焉?若免於罪, 猶有先人之敝廬在,下妾不得與郊弔。齊侯弔諸其室。』 又是一個例子 對齊國國君(例如齊桓公)為公爵也出現了一個疑問 桓公三年: 『九月,齊侯送姜氏於歡。公會齊侯於歡。』 再看這段文字 加上上述所引 不難看出 侯實為先秦時諸侯國地位之一個階級 而公是對國君 對上位者 對老闆的敬稱罷了 我們甚至不能在這裡「濫用」了爵位一詞 後世公侯伯子男基本的五等爵位 這時候還沒有出現 甚至爵位這個詞兒 都沒有誕生呢 那麼 真正的諸侯階級 又是什麼呢? 桓公二年: 『惠之二十四年,晉始亂,故封桓叔于曲沃,靖侯之孫欒賓傅之。師服曰:「吾聞國家 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故天子建國,諸侯立家,卿置側室,大夫有貳宗,士 有隸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親,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無覬覦。今晉, 甸侯也,而建國。本既弱矣,其能久乎?」』 請注意「甸侯」這個詞 甸字本來就有「鎮」的意思 是一個區域管理的單位 甸侯則是一個階級 而先秦完整的諸侯階級表 歷史學家還在一條待走完的遠道上 習慣于近代公侯伯子男的人們 也是該推翻這些誤會的時候了 ※ 引述《hercales (伊夫利特)》之銘言: : ※ 引述《remore (電台頭和相馬茜才是王道)》之銘言: : : 看到東周春秋一些大夫都會在稱號後面加上'子' : : 或者在中間加上' 叔 '' 伯' ' 公'.....都告不太懂是諸侯或大夫了 : : 舉例說 齊國國高世臣 國惠子-夏 高昭子-張 中間是諡號 那'子'是什麼意思呢?? : : 還有 晉國趙氏 在為列侯前 諡號後也會加上子 像趙簡子-鞅 : : 還有一些大夫也有 欒武子-書 范武子-鞅 荀獻伯-偃 智莊子-首 : : 鄭莊公麾下 大夫瑕叔盈 是因為封地在瑕 大夫又可算是諸侯 所以稱叔嗎 : : 因為周文王十子裡 就有管叔鮮 蔡叔度 康叔封 霍叔處...等 : : 除了無後 有後代的也繼承爵位成為諸侯 那在春秋這一套也適用嗎?? : : 就是說 一塊領地被侵略前 本身仍是周朝諸侯 但一但被併吞後 後代仍仕於他國 : : 是否就會出現上述例子?? 還是諸侯只是降格成為大夫 爵位降低 但仍擁有小塊封地??? : : 我只知道秦楚兩國稱大夫為公 比如說 葉公 白公勝 ..... : 中國有分公侯伯子男五爵(較早以前好像只有四爵,少一個男爵吧!) : 像春秋戰國時便很明顯,春秋五霸中的齊桓公,宋襄公,秦穆公,晉文公等 : 都是公爵,因為都時周為天子,其他都是諸侯,因此他們都是公爵,而非王(王是天子) : 像唐朝中魏徵(忘了他是魏國公還是韓國公),他的公爵封號是掛名而沒有封地 : 春秋戰國時的封爵是有封地的,在秦以後的各朝都有對有功的功臣封以國公之封號 : 而名字中的伯,仲,叔,季為家中的輩分排行,如伯夷,叔齊便是伯夷是大哥,而叔齊是弟弟 : 再則,漢朝以後的各朝都封有王,也是封號,但多數是親王(同姓王,為宗族子弟) : 而九品官人法出現後,官員間的分級就有了更明確的界線了,可能一樣的官名不一樣的等級 : 如清朝,一般的官員是一到九級分正副共十八級,而封爵、親王,則是超品 : 遠比一般官員的官為要來的大;明朝中非五品以上官員不得入朝,而一省的知府也不過六品 : 但是言官就不一定了,言官因為要指出皇帝的錯誤地方,因此要隨朝入班 : 因此明朝的言官一但有七品便會隨班上朝了(有點離題了ㄝ! ^-^"a) : 總而言之呢!古代的功臣或諸侯,再其有著極大的功勞時皇帝便會賜與爵位! : - : 而一些稱為子的人,多半是對其的尊稱(韓非子不算),但是一些在其稱號後有公的 : 全都是被封為公爵的人,古人對老人尊稱為翁,所以不會有不是受封為爵的人有公的稱號 : 有關這些論述,去看一下金庸的鹿頂記,雖然他是小說,但是對於官職的劃分 : 可不是他掰的,是有根據的! : ※ 引述《remore (電台頭和相馬茜才是王道)》之銘言: : : 看到東周春秋一些大夫都會在稱號後面加上'子' : : 或者在中間加上' 叔 '' 伯' ' 公'.....都告不太懂是諸侯或大夫了 : : 舉例說 齊國國高世臣 國惠子-夏 高昭子-張 中間是諡號 那'子'是什麼意思呢?? : : 還有 晉國趙氏 在為列侯前 諡號後也會加上子 像趙簡子-鞅 : : 還有一些大夫也有 欒武子-書 范武子-鞅 荀獻伯-偃 智莊子-首 : : 鄭莊公麾下 大夫瑕叔盈 是因為封地在瑕 大夫又可算是諸侯 所以稱叔嗎 : : 因為周文王十子裡 就有管叔鮮 蔡叔度 康叔封 霍叔處...等 : : 除了無後 有後代的也繼承爵位成為諸侯 那在春秋這一套也適用嗎?? : : 就是說 一塊領地被侵略前 本身仍是周朝諸侯 但一但被併吞後 後代仍仕於他國 : : 是否就會出現上述例子?? 還是諸侯只是降格成為大夫 爵位降低 但仍擁有小塊封地??? : : 我只知道秦楚兩國稱大夫為公 比如說 葉公 白公勝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29.66.153
sweetjane:乍看之下 以為是古夫也有爵位@@ 02/21 18:53
※ 編輯: andrusha 來自: 61.228.89.38 (02/25 1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