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histor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我個人覺得啦(完全是個人意見)歷史,是一種「同情跟理解的學問」,我之所以加引 號是因為我確定這是某人說的,但我忘記是誰了....<囧> 同情跟理解,最明顯的就是,設身處地放在該事件該人的時間點上,去想想當時 他遇到的是什麼處境,然後他被什麼樣的社會給社會化 這樣才不會發生認為曹操是奸賊、狗熊、奸雄、英雄,然後大家來筆戰吧,最後沒結論 搞半天歷史就是隨人哈拉的所謂「書寫的權力」這樣的怪東西 其實事情也沒這麼複雜 以前比較古老(也差不多二十年前吧)談到歷史就是很白癡的說,歷史就是「人、時、地 、事」難怪很多歷史系學生改行當記者,反正差不多意思 最好有這麼簡單啦,光一個「人」,學問就大了,這個人怎麼會這樣想?怎麼會作出這 樣的事?之前發生了什麼?後來又怎麼了? 光說史學史談「中國史學」吧,很昏倒的就是以為說,史學,本來就有這個學問,所以 我們從尚書開始一直談,六經皆史嘛,什麼都可以談,大家隨便談 於是司馬遷變成史學的顛峰這樣,後面的史學者都吃屎了 史學的演變講起來很長,也就不講了 不過M兄的推文是值得深思的,學術史著作談到史學(嚴格說起來是史學史)有時候會把 司馬遷當作中國史學的顛峰,這實在是很想去跟原作者打一架 原因就跟我前面說的那樣 要談論中國史學,最好還是先從中國的讀書人開始有覺醒把「史」當作一門學問開始, 司馬遷先生知道被大家拿來評論他考證功夫啦史學方法啦等等的,如果他真的在天之靈 變成「中國史學之神」 他一定會當掉你!!!! 比較有意思的問題是,到底啥時中國學者會體驗到有「史學」這個學問?然後他們如何 定義「史學」?他們怎麼會開始尊崇司馬遷?為什麼把紀傳體當作正史的體例?為什麼 寫出來比司馬遷的著作難看好幾倍? 又一個問題是,司馬遷為什麼寫得這麼好看?後面的人為什麼寫不出這麼好看的書? 是語言文字修養天分教育的問題嗎(我覺得不是)?還是有其他問題? --- 其實我眼高手低,這些問題只有大概的答案,其實我也沒有論述能力 X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30.35.222
MilchFlasche:「同情與理解」應該是陳公寅恪說的……吧。 01/12 07:19
Leika:最後一個問題 文學界咸認是"極一生無可如何之遇"的刺激... 01/13 15:14
Leika:後世幾位正史作者,沒有像司馬遷有機會活得那麼屈辱悲憤@@ 01/13 15:15
Leika:"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 01/13 15:16
ICRTs:純推那句 同情的理解 01/14 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