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histor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Morisato (森里)》之銘言: : 不推文了orz : ※ 引述《Morisato (森里)》之銘言: : : 推 sfsm:南方窮不是使用奴隸的關係,而是產業特性 12/20 23:30 : : → sfsm:南方偏農業,需要大量人力,那時候農業機械化還不夠 12/20 23:32 : : → sfsm:南美也是同樣現象,大量人力以支持農業發展 12/20 23:34 : 使用人力和使用奴隸不要完全混為一談,前面也有提到當時採礦業裡 : 使用奴隸的成本比一般工人的成本高. : : → Morisato:使用奴隸的產出確實會出問題,這其中還包括勞力的分配, 12/20 23:44 : 另一個較顯著的例子是同時期(18世紀末)的英國與法國蔗糖殖民地 : 法國的蔗糖殖民地對於黑奴的使用較為人道,其身份較接近身份自由 : 的家僕,因此奴隸會較忠實也較聰明,也比較忠於主人的利益,結果也 : 是一樣,法國殖民地產出較英國來得好。 : 若使用奴隸的產出比較好,在市場的推動下,只靠宗教與拳頭顯然很難達 : 到禁絕(今天,老左最愛用來說嘴的血淚工廠,照樣用著便宜的工資生產著 : 我們的日用品,很明顯的是大家很廣泛接受著這些老左口中不道德的產品) 富國論論點最大的依據就是“工業革命帶來的機械化設備” 如果沒有機械化設備的輔助,自由民的效率再怎麼高, 也比不上奴隸的C/P值... 因為奴隸的費用太便宜了,除了最初購買奴隸的花費外, 之後你只要負擔她們每日伙食費用。 這樣花費是多少? 如果以台灣經濟舉例來說,台灣監獄受刑人每月伙食費用是1500元, 而台灣工讀生最低薪資為每月15840元... 如果以這例子為準,自由民的工作效率必需是奴隸的10倍才有價值。 奴隸的效率再怎麼差也不可能有那麼大的差別... 唯一的可能就是『機械化設備』。 -- 而我提到美國內戰,南方爲什麼不放棄奴隸制度? 就是因為農業的機械化還不成熟,更重要的是衍生的化學工業也不成熟, 不要說缺乏耕耘機之類的機械設備,甚至連除草、施肥、採收都仰賴大量人力, 這也是為什麼南方不惜獨立、開戰也要保有奴隸制的原因。 至於爲什麼南方比較窮,也不是奴隸制關係,而是南方經濟以農業為主, 而農業的產值本來就比工業來的差... (試想一下,如果台灣純搞農業,沒有電子業或是製造業,那台灣現在的經濟水準如何? 大概可以媲美經濟改革前的越南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5.224.129.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