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histor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eyebling (閃亮亮)》之銘言: : 工業革命 是不是都是從 : 原料加工-->輕工業 : -->重工業-->資訊工業-->品牌經營... : 世界上的國家,好像要發展經濟 : 幾乎都是按尋這種模式? : 幾乎都是倣英國工業模式的方法 : 只是主導者不同? : 日本是天皇及美國主導,台灣是蔣經國李國鼎 : 中國是鄧小平,越南是共產黨,英國是伊莉莎白 : 韓國是金大中? : 所以時間越久,各國都會依此模式 : 平起平坐?之後在以經濟規模,論國力之強弱? : 像英國現在優勢不在,不再是大英帝國? 不全然.... 英國的工業革命也可以說是大航海時代累積出來的成果的一種爆發(個人覺得啦) 不過許多後進的國家因為有了這個範本 都不必再循這個道路 最典型的就是德國 以國家為主導的計畫型工業革命, 之後就人人“德國模式”.... 二戰後的工業化方式我覺得是稍微不太一樣, 以我們台灣為例,走的就是靠出口加工這些高度工業化國家不做的事情起家.... 發展到一定程度後,成本壓不下來,就會被取代。 中國則是走台灣等亞洲四小龍走過的路.... 至於英國嘛 能夠獨霸十八十九世紀 除了是第一個工業革命的國家外 廣大的殖民地為它提供廣大的市場也是一個原因 當它開始失去這些“理所當然”市場跟因為其他國家發展起來造成強大的競爭力, 使其商品失去絕對優勢後,帝國自然也就走向黃昏了。 畢竟英國不像美國早期有光靠自家的市場就可以發展出強大工業的犯規國力。 我的這些理解都是很簡化的....XD -- 我的志願是擔任台灣駐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任大使,請各位鄉民多多支持。 敝人政見: 1.促成兩岸元首互訪。 2.中台平等互信的外交聯盟,共同市場的經貿合作與文化交流。 3.強化兩岸正妹帥哥交流團的往來………XDD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9.129.18
deathwomen:為什麼殖民地是英國的市場呢 11/09 09:08
oldfatcat: 工業產品換原料? 11/09 12:00
LUDWIN:殖民地會被迫消費在母國加工的工業產品,或是其他殖民地產 11/09 12:06
LUDWIN:物,比方說獨立前美國或是美國獨立後的美洲英屬殖民地 11/09 12:07
LUDWIN:都被強迫推銷茶葉(印度)魚乾(加拿大)和甜酒(阿魯巴) 11/09 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