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histor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海之民與遊牧民的邂逅 在此先容我簡略地介紹一下1240年蒙古帝國出現在歐洲大門前的歷史背景。 在根本沒打過異教徒的第四次十字軍攻克君士坦丁堡後,於1212年發生了頗為有名的兒童 十字軍事件(Children's Crusade)。提到十字軍與威尼斯時,許多人經常會有一個刻板 的錯誤印象,那就是威尼斯商人把為數三萬的兒童十字軍載去當成奴隸賣掉了;這是完全 不對的謬論。事實上,1212年的兒童十字軍是前往馬賽與熱內亞,然後其中只有七千人能 堅持到目的地而沒有哭著回家,接著被熱內亞商人裝上船載往亞歷山大港賣掉。 雖然近年來的研究指出古法語中「兒童」一詞亦可指未有性經驗的處男與年輕修士,實際 應該譯為「處男十字軍」或是「修士十字軍」,但此處仍採用傳統「兒童十字軍」說法。 威尼斯人雖然為富不仁也是事實,但畢竟跟投機取巧的熱內亞人不同,非常信守商業合約 承諾。想必孩子們倘若是來到威尼斯要求前往聖地遠征的話,國營商船團的會計大概會非 常認真地計算他們的人數,然後依一人多少錢、一年份的食糧飲水多少錢、貸款的利率與 信用額度是多少倍、上船當划槳手要幾年才能償清債款,提交出一份教孩子們目瞪口呆的 清單,再把他們趕回老家去吧。 剛才我們提到了國營商船團,接下來講到這個制度的擴大與轉型。威尼斯是最早開始實施 「護航船團」制度的國家,從丹多羅總統為威尼斯奪取了地中海控制權的13世紀起,為了 阻止其他歐洲競爭者或是海盜的襲擊,威尼斯政府立法制定固定航路,以五或十艘為一單 位,集結足夠數目之後,在軍艦或武裝商船的隨行下航向目的地。 這種護航船團被稱為「幕達(Muda)」,參與各船由原船長或合資代表指揮,船團司令由 威尼斯共和國指定的長官擔任,通常是經驗豐富的海軍軍官,船團固定行駛於法蘭德斯( 西班牙與南法外海)、北非(阿爾及爾至突尼斯)、亞德里亞(威尼斯至克里特)、亞歷 山卓(克里特至亞歷山大港)、敘利亞(克里特至塞浦路斯)、黑海(希臘至克里米亞) 等國營航線。 除了海面上的警戒之外,威尼斯在船團必經之地均佔領了作為港口的殖民地,無法以武力 佔領的也會設有領事館、商館、船塢等設施,並駐紮有傭兵以防備突發狀況或海盜侵襲。 並不是所有的威尼斯商人都會跟隨國營的護航船團,因為船團必須以走得最慢的船為基準 ,所以航行耗日費時,成本也高,相信自己有上帝保佑不會碰上海盜的商人們,亦可能選 擇單獨航行以時間賺取更多金錢,但若進入治安不好的海域,護航船團也不會拒絕臨時加 入的伙伴。 護航船團制度的意義,使威尼斯成為唯一有能力保證在戰時狀態下,仍可以保持商品價格 、到貨時間穩定與市場正常運作的海權國家,至少它的敵人熱那亞與西班牙就做不到這一 點。這也成為威尼斯貿易的最大競爭力泉源。 除此之外,護航船團制也使得威尼斯海軍閒著沒事幹時可以有效利用,甚至運用軍艦多餘 空間兼當客貨船,賺取海軍自己的預算花費。某種意義上或許可以說,威尼斯海軍是海上 的屯田兵。 而蒙古帝國在此一威尼斯的全盛時代裡,陸續於1218年消滅西遼,1219年攻破花拉子模( Xorazm),1226年解決西夏,1234年挾滅金國,1235年佔領莫斯科,1240年屠滅基輔,一 步步地踏近了西方。 西元1241年,拔都帶領的蒙古大軍彷彿從幻想世界躍出的異種鬼怪,闖入了歐洲人的現實 世界裡,以勢如破竹之態一路擊潰俄羅斯諸侯、波蘭王國、條頓騎士與匈牙利王國,一路 推進到維也納才被歐洲諸國聯軍以慘重傷亡代價阻止,到1242年時卻因為窩闊台汗逝世的 消息,才促使拔都班師回國,結束了這宛如一場惡夢般的黃禍入侵。 在東歐世界一片哀鴻遍野聲中,地處阿爾卑斯山天險以南的威尼斯並沒有受到太多戰禍影 響,但是這為期短短一年的蒙古入侵,卻使得威尼斯人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相較起其他歐洲封建王候恐懼並厭惡地詛咒這些見人就殺的東方蠻子,威尼斯人很快就憑 他們的商業頭腦去發掘出蒙古人的優點:這些遊牧民族深知維持貿易通路與治安穩定的必 要性,從羅馬帝國時代以來因為分裂與戰亂而中斷千年的絲路,如今卻因為蒙古人的武力 征服而再度恢復一統───這意味著極為龐大的東方商機正在向歐洲招手,只是大多數歐 洲人都還沒有察覺到這一點而已。 而威尼斯人自然不會錯過這樣的商機。這些水都的跑船人,只要嗅到錢的味道,他們也勇 於跨上馬背或是騎著駱駝,踏上前往遙遠東方,一去就是數年的漫長旅途… 而馬可.波羅的父親與叔叔,也就是尼可洛.波羅(Niccolo Polo)和馬菲歐.波羅( Maffeo Polo)兄弟,正是屬於這種轉換跑道的十三世紀典型威尼斯絲路商人。 雖然詳細的出生年月日不明,但是波羅兄弟倆人在1240年代就離開家鄉威尼斯,前往君士 坦丁堡的商館經營海上貿易。受惠於丹多羅總統與第四次十字軍的努力,威尼斯人不只是 在君士坦丁堡,甚至在整個拉丁帝國全域境內都享有免關稅和自由靠泊的優惠,在這種優 厚的壟斷體制下,波羅兄弟從最初的小本雜貨商,逐漸成長為經營克里米亞~君士坦丁堡 ~威尼斯商路的波羅商行,在1250年代時就算是以威尼斯標準看待,都已經是相當成功的 富商了。 不過波羅兄弟並沒有被眼前的利潤所迷惑,他們嗅出陰謀與風險的敏感度正如同嗅出金錢 的知覺一樣靈敏,拉丁帝國似乎正在崩潰中,而尼西亞帝國正在整軍備武,看起來君士坦 丁堡的商路隨時都有可能遭到戰火破壞。於是在1259年,波羅兄弟把總行遷移到黑海的克 里米亞去,並擴大他們設置在金帳汗國境內的商館規模。 當時的烏克蘭.克里米亞位於金帳汗國的統治下,屬蒙古的勢力範圍末端。但是威尼斯人 才不在乎蒙古人嗜殺的惡評,反正只要有錢,威尼斯人大概連地獄都肯進去… 波羅兄弟的眼光是很正確的,1261年時尼西亞帝國皇帝米海爾八世(Michael VIII Palaiologos)反攻君士坦丁堡,在熱內亞海軍的協助之下,這個由腐敗無能的法蘭克騎 士所統治的拉丁帝國也就跟著土崩瓦解。不用說,威尼斯人這下又被勁敵熱內亞趕出了君 士坦丁堡,而熱內亞人也跟著回到了加拉太區,接收了威尼斯人的一切權益。不過威尼斯 畢竟不是好惹的角色,共和國艦隊隨後以雄厚的海軍戰力切斷了君士坦丁堡航線長達七年 ,擊沉拿捕了三分之一的熱內亞船,最後逼迫米海爾八世在飢寒交迫之中勉強同意威尼斯 人重回君士坦丁堡經商,與熱內亞人擁有同等權利。 然而,儘管結果對於威尼斯而言是勝利,但是拉丁帝國的瓦解仍不可避免地帶來了七年的 戰爭與動亂。因此,海上的商路遭到封鎖,既然如此的話,東方貿易的路線就不可避免地 要改走陸路了。1264年為了堪察東方貿易的陸上商路經濟性,波羅兄弟決定要親自走一趟 傳聞中的絲路───於是他們收拾行囊,往東方出發。波羅兄弟在路上碰到了伊兒汗國前 往拜訪忽必烈汗的使節團,於是就跟著這支隊伍,於1266年來到了大都(北京),獲得了 忽必烈的接見。 對於絲路貿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性,蒙古人的瞭解並不在威尼斯人之下。在聽聞波羅兄弟 轉述歐洲局勢之後,忽必烈似乎認定教皇就是整個歐洲的領導人,於是對於跟他打交道產 生了興趣,於是打造了個大約一英呎長、厚達三英吋的巨大金板,刻上蒙古帝國的強盛武 功作為大汗權威的象徵物,加上希望教皇能夠同意通商、派遣百名教士前來東方講述天主 教義並協助治國的國書,托由波羅兄弟攜回歐洲呈上教皇。 波羅兄弟帶著滿滿的大汗贈禮,經亞美尼亞、烏茲別克之後,進入巴勒斯坦地區,於亞克 港搭上威尼斯商船,於1268年回到了威尼斯,並拜訪位於羅馬的教廷呈上蒙古國書。 然而、由於第九次十字軍和教皇選舉等事務,羅馬教廷一直都沒有搭理波羅兄弟,直到 1271年,新任教皇格列高里十世才召見了波羅兄弟,於是決定撰寫善意的回信給忽必烈汗 ,並任命波羅兄弟為教皇特使,要他們回到大都去告知忽必烈這個消息。 這一次,尼可羅.波羅決定帶上他十七歲的兒子馬可.波羅(Marco Polo)前往東方見識 一番,畢竟總有一天他也會像個威尼斯商人,繼承波羅家的商館創造一筆大財富。 而這位馬可.波羅姑且先不論他到底有無去過中國的爭議,但無論如何,我們所知的事實 是,馬可.波羅日後將會因他的故事,而成為一個改變了世界歷史的威尼斯人。 百萬先生見聞錄 十三世紀是蒙古帝國蹂躪歐亞大陸的時代,同時也是威尼斯與熱內亞賭上一切,在地中海 爭奪著海權的時代。 在義大利半島的所謂「四大海國」之中,位於南義大利的阿瑪菲因為錯過十字軍東征的商 機而淪落為一小邦,而一向討人厭的比薩也在1284年於梅洛利亞(Battle of Meloria) 海戰中,被熱內亞海軍擊潰,74艘大帆船與槳帆戰艦、一萬四千名水手全軍覆沒,從此一 蹶不振,淪為二等國家。 梅洛利亞海戰中,熱內亞艦隊開入比薩港,消滅比薩艦隊,宣告了熱內亞霸權時代的到來 。可以注意到熱內亞海軍已經換裝了北歐式的卡拉克帆船,這是與威尼斯海軍決定性的不 同點。 從此,地中海只剩下東西雙雄:西方的熱內亞、東方的威尼斯。此時的熱內亞在足智多謀 又善戰勇猛的多利亞家族(Dorias)領導下,打造空前強大的海軍艦隊,他們打算趁著馬 穆魯克人攻陷亞克,使得威尼斯在巴勒斯坦的航海商路進入調整期時的不備,一口氣擊潰 威尼斯共和國,從威尼斯人手中奪取海洋霸權。 過去在1261年時,熱內亞雖然成功靠著與尼西亞帝國的策略結盟而重回君士坦丁堡,但卻 因為海軍戰力不如人,而硬是被威尼斯人搶回通商權,這一回熱內亞人不會再讓這種故事 重演───他們決定先下手為強。 1294年,一支規模達到二十艘的威尼斯商船隊從威尼斯出港,而熱內亞的間諜很早就得知 了這個消息,於是從君士坦丁堡派出了襲擊艦隊前往攔截,最後成功在愛琴海堵到這支威 尼斯商船隊。兩千名威尼斯商人與水手被殺,貨物與商船都被擄掠帶走。同年,忽必烈大 汗去世。 震怒的威尼斯總統皮耶托.葛登尼哥(Pietro Gradenigo)立即對熱內亞宣戰,並頒布十 二分之一動員令,此即為第一次威熱戰爭(Venetian–Genoese Wars)。 威尼斯倉促應戰,而熱內亞卻是有備而來。熱內亞當時包括君士坦丁堡艦隊和本土艦隊, 一共擁有165艘軍艦、三萬五千名兵力的龐大兵力,在總司令蘭巴.多利亞(Lamba Doria )的統率下,憑藉這支壓倒性的大艦隊沿路燒殺威尼斯都市往亞德里亞海接近;但是威尼 斯卻只配備有65艘常備海軍艦艇,即使經過緊急動員,但一時之間仍只能湊集出95艘軍艦 、一萬五千人左右的海軍,其餘數百艘商船、護衛艦均被孤立於黑海、東地中海,不知本 國情況危急。 就在這樣不利的情況下,面對大舉進犯亞德里亞海的熱內亞艦隊,威尼斯艦隊司令安德烈 .丹多羅(Andrea Dandolo)挺身前往迎戰。1298年九月九日,在達爾馬提亞的庫佐拉島 (Korcula)附近,威尼斯海軍迎擊了熱內亞人的大艦隊。 由於各方面均處於壓倒性不利的狀態,這場戰役中威尼斯艦隊幾乎全軍覆沒,95艘艦船中 有85艘被俘或被擊沉,威尼斯方面有九千人戰死,五千人淪為戰俘。敗軍之將安德烈.丹 多羅提督雖被生俘,但他拒絕了熱內亞人的招降和贖放要求,在熱內亞船的牢房中以頭猛 撞船殼自殺。 儘管熱內亞方面的傷亡不明,但是從他們戰鬥結束後無力操縱擄獲的威尼斯艦船,只得將 之全部就地鑿沉,隨後班師回國來看,熱內亞艦隊也在戰鬥中蒙受了慘重的損失;特別是 載送攻城武器與陸戰傭兵的輸送艦,幾乎無一倖免,熱內亞只得打消進攻威尼斯本土的計 畫,可謂是一場皮洛士式的勝利。 威尼斯雖被打殘,但卻沒被打垮。威尼斯本土的海軍即使只剩十艘,也不喪失鬥志;共和 國政府除了再連續發怖兩次十二分之一動員令、還宣佈對國營、民間造船廠下達共計 100 艘新造槳帆戰艦的訂單。威尼斯海軍在1299年春天派出一群膽大妄為的年輕人,這一小撮 脆弱單薄的艦隊掛上比薩旗幟,進港混入熱內亞,把威尼斯的格洛索銀幣訂在熱內亞共和 國議會的牆上,然後縱火焚燒港口,趁亂逃脫。 熱內亞似乎也對於應付黑海、愛琴海、東地中海方面四處打游擊的威尼斯艦隊感到疲於奔 命,最後不得不在1299年,簽署停戰條約,約定贖放雙方戰俘,並暫時不再對彼此的勢力 範圍(威尼斯的亞德里亞海、熱內亞的西地中海)進行越界攻擊。第一次威熱戰爭就此告 一段落。 而在被熱內亞海軍俘虜的五千名威尼斯戰俘之中,有位名為馬可.波羅的男子。他是威尼 斯的傳奇人物,雖然坐擁萬貫家財,但卻因為好吹牛皮,形容事物數量總是妄言百萬這個 百萬那個,所以被威尼斯人戲稱為「百萬先生(Milione)」。因為不想被十二分之一動 員法抓去當戰艦划槳手,所以馬可.波羅把他家的商船改裝為軍艦,以義勇軍的身份參加 了威尼斯海軍的斥侯艦隊,卻落敗被捕。 他被押送到熱內亞的監獄中,等待戰爭結束共和國政府把俘虜贖放回國之前,過了一年半 窮極無聊的獄中歲月。與他同房的牢友,是在1284年的梅洛利亞海戰中被俘的比薩人魯斯 蒂謙(Rustichello)。魯斯蒂謙是一名職業書記,他參與過1270年的第八次十字軍戰爭 ,因緣際會地結識了英王愛德華一世,聽聞對方講述英格蘭的傳奇故事,因此著手研究英 國騎士文學,將之翻譯編寫為義大利文版「亞瑟王的圓桌騎士」,當時已經算是歐洲小有 名氣的傳奇故事作家。 馬可.波羅與魯斯蒂謙意氣相投,講述起他那沒人相信的百萬這個百萬那個故事,而待在 獄中十年的魯斯蒂謙,卻因此重燃激情,希望馬可.波羅能夠把這些事情講的更深入一些 ,好讓他編寫成書。 這就是後來所謂的「東方見聞錄」。在印刷術還不普及的時代,這本書可以說是僅次於聖 經的歐洲暢銷書排行榜亞軍,因為市場反應熱烈供不應求,威尼斯還因此開設了書籍傳抄 所,此一遠因日後使威尼斯成為文藝復興時代的出版業重鎮。而波羅先生和魯斯蒂謙獲釋 之後,竟也靠著這本書的傳抄版稅賺了一筆小錢,很快的,馬可.波羅就賺回了足以建造 新船投入貿易的錢,於後半生繼續扮演一個成功的威尼斯商人角色,於1324年一月八日安 享天壽。 儘管,馬可.波羅可能不會知道,蒙古帝國從他死時也跟著開始衰落崩潰,之後不到半個 世紀,這個草原遊牧民族所建立的世界最大帝國就土崩瓦解───然而,威尼斯共和國的 壽命還未走到盡頭,它還將繼續支撐上另外半個千年。 共和國改革 由於威尼斯的政體幾乎在此時就奠基完成,幾乎可以確定從一開始威尼斯就是議會制、非 家族世襲、終身元首制的獨裁共和國,從此之後千年不變,途中雖然有成立新的大議會、 小議會、十人委員會與其他新的政府官職,但基本上決策權力核心握於總統與大議會這點 ,從頭到尾均無太大的改變。後人很難考察這套制度當初是怎麼形成的,但為接下來方便 讀者理解,肯定有必要簡單解釋一下威尼斯的政府構造形態。 總統乃威尼斯共和國的元首,最高裁決權持有兼戰時指揮官,終身制。由威尼斯市內擁有 一定財產以上的市民投票選出,但久而久之逐漸形成有力的財閥家族以經濟實力壟斷總統 寶座的傾向,因此後來制定了總統不得指定後繼者和暴露遺囑、同一家族出身者不可續任 總統、以及由市民投票選出的40人選舉團採秘密投票方式選出總統等法律。之後威尼斯為 防有力家族買通選舉人團,又加入了各式各樣複雜的方法:像是說先以40人選出九人,九 人之中再抽籤出現四人,再由這四人從約五百人的大議會中抽籤選出30位議員,30位議員 秘密投票選出12位議員選舉人團,再從議員選舉人團中抽籤,接下來再從小議會抽籤… 之後選舉的方式每年修改,方法都異常複雜繁瑣;但也因為這些莫名其妙的選舉制,到最 後威尼斯共和國的歷史上從來沒有出現過麥地奇家那樣的大豪門,或是普爾查家那樣的政 治世家。或許,是因為這套亂七八糟的選舉制度,根本不可能讓大家族事前知曉投票選出 總統的選舉人會是哪些傢伙吧。 威尼斯的大議會也是從建國之初就出現的組織,議員名額約五百人前後。雖然總統握有獨 裁權,但是立法、行政、司法等內政大權均握於大議會手中。13世紀末,有力的富有家族 們又以強化行政效率為目的成立了一個小議會,小議會相當於現代的政府內閣。 馬基維利認為,威尼斯共和國的政府是結合了君主專制(終身總統)、寡頭專制(小議會 )、民主政治(大議會)的混合政體,其政治制度的複雜性恐怕為人類史上罕見,但嚴格 分類的話仍可劃入「共和國」的類型之中,且是難得成功具備分權與高效能兩種特性於一 身的獨特政體。 第一次威熱戰爭結束後,皮耶托.葛登尼哥總統鑑於在先前的戰事中,共和國政府運轉遲 鈍、議事延宕不決、動員徵兵與建造新船的腳步緩慢等問題,雖然威尼斯共和國最後由於 海商們的勇氣與奮戰得以存活,但倘若放任不管,日後這種情形難保不再重演。 十三世紀的威尼斯共和國政府現行制度,權力分別掌握在五百人大議會(Maggior Consiglio,共和國國會)與共和國總統手中。大議會握有提案權與審計權,而總統握有 否決權與執行權,因此「共和國總統不能無議會而治、共和國議會亦不能無總統而決( "He could do nothing without the Major Council and the Major Council could do nothing without him")」。然而,這也意味著當議會內部意見不一致,以及議會與總統 無法達成共識時,則國政必將陷入杯葛僵局的困難。 為協助政府提高處理政務效率,1175年時利亞托島有參與政治的名門豪族們推派6名總統 輔佐官,之後又組織了一些非正式的小型委員會(俗稱小議會),至此,共和國實權轉移 至幾個大家族手上,達成「總統雖死,小議會不死則共和國仍在(si è morto il Doge, no la Signoria)」的局面,免除總統獨裁的疑慮。 然而恩里克.丹多羅總統憑藉他的政治手腕,又幾乎架空了上述用以限制總統職權的小議 會組織,並以他傑出的表現,幾乎一度使共和國政府體制為之震盪瓦解。若非拉尼爾.丹 多羅無意繼任總統大位,則幾乎可說共和國政體必將在十三世紀初就在英雄與其子孫的手 中畫上句點。 不過威尼斯人當時並沒有注意到這個濱臨解體的共和國體制危機,就這麼得過且過地迎來 十四世紀,葛登尼哥總統查覺到這種曖昧的情況,日益浮濫腐敗的政治,還有政府機能的 低落,於是決心加以改變。比起任由共和國淪為眾愚政治而亡,不如組織起強而有力的寡 頭菁英來強化共和國的體質。 於是葛登尼哥總統決定於1299年推出改革法案,將原先的大議會選舉制更改為任期與總統 一樣的「終身議員」,這批終身議員後來也被威尼斯市民稱作「貴族(Nobile)」。 威尼斯貴族富裕無比,因為有錢沒地方花,因此他們把錢拿去投資創造更多財富,再花不 掉的就拿來舉辦宴會和贊助藝術、出版、奢侈品,所以創造出了奢侈雍容的威尼斯藝術- --如威尼斯畫派、韋瓦第的音樂、還有幕拉諾島的玻璃和陶瓷器工業、和歐洲最大的印 刷廠和出版社。但也因為這種絕對資本主義社會造成的貧富差距,以致於出身威尼斯的一 位經濟學家堅尼(Corrado Gini)提出了定義貧富差距的堅尼系數,並延用至今。 選出終身議員的方法,基本上是依照議員連署提名、與個人所得排行。在每年的戶口與所 得普查中,收入排行位於威尼斯本土前3%的二十五歲以上成年市民,此時大約一千餘人的 威尼斯富商,如願意購買指定配額的國債額度,即刻晉身貴族(終身議員)階級,而這些 貴族名門的後裔嫡系得以世襲地位;這是因為葛登尼哥總統認為,能夠管理好自家財務的 人,想必也能對於國政運營得心應手,再加上有錢人沒有貪污的必要性,因此就算政治應 酬活動花費昂貴,富有的終身議員也不致無法負擔。 雖然後世有人認為這是威尼斯走向貴族政治、寡頭政治的開始,但是葛登尼哥總統的改革 案亦有顧慮到權力使人腐化的可能性,因此採取了嚴格的限制措施:將過往不成文的「同 一家族出身者不可連任同職」這項規定法制化,議員經過一任政府職務之後就得轉任他務 ,並且把大議會的千餘名議員再分散組織成數個專門委員會,比如說「海軍委員會」、「 陸上委員會」、「審計委員會」、「外交委員會」,這些獨立的委員會再將其委員長推派 出來,集合成一個與總統商討國家大事的「小議會(Collegio)」,也就是現代政治當中 所稱的政府內閣。 基於過往的政治慣例,即使是豪門顯貴子弟,不曾經歷過某些職務的人也無法一步登上高 位,而得由低階官員一步步轉任積累經驗往上爬;同時處於曖昧地位的貴族庶出子女則完 全被排除在政治圈外,而且繼任終身議員地位的貴族子女倘若拿不出錢來購買國家分配的 公債額度與兵役義務,那麼就會被立刻取消參政權,貶為平民。 對於體制外的平民而言,則可能透過提高收入購買國債、在海上建立軍功、擔負外交使節 有傑出表現、或是以政府公務員乃至於公會代表的身份,作出卓絕表現(好比說學有專精 的造船技師)獲得多數議員同意連署,就可以被提名為終身議員,從一般市民擠入世襲貴 族的政治圈中。因此威尼斯的貴族階級並非牢不可破,其基本是建構在「願意購買國債( 國家股份)者成為貴族、負擔不起者即被淘汰成為平民」的利益交換原則上,換句話說對 國家出錢多者,自然擁有較大的權力來影響國政。 相對於3%的貴族而言,其他97%收入較低的居民就是「平民(Popolano)」。但是這群被 排除在議會大門之外的民眾並沒有被共和國政府遺忘,因為共和國市民結合彼此的力量, 形成政府也不敢輕易忽視的組織:同業公會(Scuola,原意指初等學校,但在中世紀亦可 指能依法收受學徒的專業者公會)。在平民階級之中,極少數有權利擠入政治圈的成員就 是公會代表,他們有權直接進入共和國國會甚至內閣會議,參與機要政事提供專業意見。 為避免瓜田李下之嫌,一但被共和國政府選為終身議員的貴族,就不得擔任公會要職,公 會可以說是平民階級的堡壘。 除此之外,為貫徹政教分離,擁有天主教神職的威尼斯人亦將從貴族議員中被除名,地位 由其家人親族填補。威尼斯在中世紀是罕見的政教分離國家,感謝過往歷代總統對於教皇 國的賄賂再賄賂,威尼斯地區的主教任命權被收歸共和國政府,教皇僅能對於共和國政府 提交的名單進行簽字追認的象徵性任命,甚至教會在歐洲各國享有的免稅特權和治外法權 ,在威尼斯共和國內也行不通。對此教皇格列高里十三世(Gregory XIII)曾感嘆道:「 我在任何國家都是教皇,唯獨威尼斯不是」。因為這種背景,所以威尼斯聚集許多異教徒 或是破門者,在中世紀宗教紛爭與巫女審判最激烈的時代,也不曾發生過任何一起火刑。 在這方面的權利保障,一直堅持到共和國被拿破崙消滅為止。 即使教廷強烈抗議威尼斯不應繼續於東方的異教徒進行貿易,但是威尼斯人仍在政府的保 護下,轉為形式上藉由信仰基督教的亞美尼亞人做人頭公司,讓貨物經阿拉伯轉口到亞美 尼亞,最後再進入威尼斯人手中的三角貿易方式規避教皇的譴責,這種三角貿易模式一直 持續到土耳其帝國的全盛時代都仍是如此。儘管如此,教皇仍舊從未派遣過任何宗教審判 官進入威尼斯境內逮人過。 至此,在葛登尼哥總統手中,威尼斯往後將存續五百年的新政體:混合共和制到此大功告 成。 當然並非所有人都對於葛登尼哥總統的政治改革方案感到滿意,貝雅蒙特.提耶波羅( Bajamonte Tiepolo)就是不滿葛登尼哥政策的反對者領袖,他糾集了一部份同黨,於 1310年6月15日揭起反旗,打算以武力政變推翻葛登尼哥總統與他的終身議員國會。不過 提耶波羅並非平民出身,他的曾祖父與祖父都曾擔任過共和國總統,也堪稱名門家世,由 他為無權參與政治的下級平民發起政變似乎稍嫌說服力。 提耶波羅叛亂 提耶波羅的叛亂始終缺乏天公庇佑,他與政變者的部隊在會合時走露風聲,於是在湧入聖 馬可廣場打算衝進總統府時,被依總統密令埋伏已久的海軍弩兵隊痛宰;戰況激烈之際, 有位叫作露西雅.若希(Lucia Rossi)的女市民打開窗戶看熱鬧,一時失手把手中石臼 掉出,不偏不倚地砸在政變軍的旗手腦袋上,於是政變軍因為大旗倒下而士氣大衰,提耶 波羅只得暫時撤退重整旗鼓。更加倒楣的事還在後頭,政變軍後來慌忙地踏過利亞托橋, 結果居然把橋給踩斷了,許多政變派要角都掉入河道中,因為盔甲的重量使他們無法游泳 而淹死。 最後這位倒楣的提耶波羅,被政府軍團團包圍只得投降,葛登尼哥總統把他放逐到伊斯特 里亞,將提耶波羅家族從貴族名冊上除名,徹底摧毀了反對改革派的勢力。 這場共和國史上頭一遭的內亂,使葛登尼哥總統決心進一步收束集權,成立具備緊急指揮 權的十人委員會(C.D.X)。十人委員會的成員必須具備共和國終身議員資歷,年滿三十 歲以上,加上共和國總統與總統輔佐官6人,這十七人在外界並不知情的情況下秘密集會 ,以一年為單位更換成員,構成了共和國政府決定國家大政的核心(Zonta)。雖然集中 權力到少數人手中,但為防範在這情況下有家族或個人得以擴大影響力,因此總統與總統 輔佐官的家族成員,將無法被選入十人委員會;而十人委員會的十個成員也必須全都是異 姓,以法令規定一個家族最多推派一名成員進入政府核心,曾經或是現在擁有天主教職的 威尼斯人也嚴格禁止參與委員會運作。 在「核心政府」的高度極權下,為使市民不致發生反政府活動,葛登尼哥總統又迅速通過 警察法、治安強化法,將原本僅由市內各區人民自組的巡守隊改編為常備的市警隊,並且 賦予他們取締盜賊、間諜和叛亂份子的權限。 不過相較起高度專業化的警察體制,威尼斯共和國政府為避免引起國民反感,決定在治安 以外的政策採取最大限度的寬鬆態度,像是表明未參政的平民完全免稅,僅需負擔服十二 分之一兵役的義務,還有對於言論自由的保障,由共和國政府提撥預算進行的戲劇公演, 以及為共和國因公殉職的補償福利制度等等。 馬基維利對於威尼斯的政府運作似乎頗為滿意。他在政略論中評價:「共和國的行政速度 其實是緩慢的。不管是立法或行政,皆無法由一人單獨決定,通常都是由數人商討,因此 光是彙整眾人意見就極為曠日廢時,這種決策程序在緊急狀況下就顯得非常危險。為因應 緊急狀況,共和國應當準備好臨時性的獨裁制度。威尼斯為一近年罕見的強大共和國,在 緊急時不必經過國會全體的共識,僅需少數獲得授權的政治菁英就能下達決斷。若一個共 和國無法體察這種制度的必要,只希望保持其既存之政體,則國家恐將走上亡國之道;若 不想亡國,卻又得面對破壞體制的難題。」身為佛羅倫斯人的馬基維利,目睹敵國威尼斯 遭受痛擊後仍可站起,但佛羅倫斯卻在戰爭中淪亡倒下,雖有各種複雜情感交雜,但仍給 予了其對手威尼斯高度的讚譽評價。 除此之外,馬基維利主張「所謂的共和國就是沒有特權階級存在的國家」,後來有人舉出 威尼斯這個特例加以反駁其說,馬基維利的回辯則是:「威尼斯雖然有名義上的貴族,但 是貴族除了參與政治之外沒有其他法律上或賦稅上的豁免特權,他們不過就是錢比較多, 貴族不但蓋不了自己的城堡,而平民也有可能因為經商致富而攀身政治圈。因此威尼斯的 貴族不能當作傳統歐洲封建王侯的貴族看待。」 結果,這種分權而治、嚴格避免門閥政治、同姓連任的預防措施,成功地避免了威尼斯在 十四世紀後半,如同熱內亞、佛羅輪斯等城邦共和國那樣成為單一強大家族掌控的獨裁政 治,從而維持住共和政體的實質生存。 相較於威尼斯悄悄完成的政治變革,強大的熱內亞卻於此時陷入政治動亂之中。第一次威 熱戰爭的結果讓熱內亞人非常地不滿意,於是對於多利亞家族專政不滿的反對者,因此挑 起反多利亞家族的政治鬥爭,局勢逐漸演變為多利亞派對抗反多利亞派的政黨惡鬥。 熱內亞共和國沒有制定像威尼斯那樣防範家族擴權的法令,於是家族間的恩怨情仇演變成 癱瘓國家的反覆鬥爭,在長達半個世紀的混亂後,熱內亞於1353年在多利亞家的聯姻政策 下,成為米蘭大公維斯康提(Viscontis)的臣屬國,雖然多利亞家族靠著米蘭公國的陸 軍奧援而穩固了統治權,但熱內亞的共和體制和獨立主權也就跟著淪陷殆盡。 油盡燈枯放血戰 第一次威熱戰爭(1294~1299)之後,由於雙方都損失慘重,一時之間也缺乏徹底打垮對 方的壓倒性優勢,於是進入了休戰狀態,這段期間裡威尼斯與熱內亞都在進行著內部體質 的調整。 威尼斯轉換成了貴族共治的混合共和制,而熱內亞則成為了多利亞家獨霸的門閥共和國( 如同佛羅倫斯的麥地奇家)。同時,在這半個世紀內,可怕的大瘟疫襲捲了整個歐洲,數 以百計的都市或村莊被黑死病消滅,良田成為了無人耕作的荒野───而威尼斯與熱內亞 這些拉丁海國亦不例外,1340年代時,黑死病傳入義大利,造成百萬人口死亡。 隨著市場與勞動力的銳減,金融與貿易業亦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失去還款人的銀行貸款 成為壞帳,而找不到買主的商品則在倉庫堆積如山,甚至就連商船都募集不到足夠的水手 出海,無人操作的帆槳船就被棄置在岸邊任其腐朽。 可是,第二次威熱戰爭卻在這種跟世界末日沒什麼兩樣的慘況中開打了,點燃戰火的起爆 點是任性的拜占庭帝國皇帝。再一次地,東羅馬帝國的國庫又因為財政破產,而把腦筋動 到加拉太(培拉)的外國商人身上,不過這一次的苦主是當年幫助尼西亞帝國重返君士坦 丁堡的熱內亞。 1348 年,拜占庭皇帝約翰六世坎塔庫占(John VI Kantakouzenos)無預警地宣布驅逐加 拉太的熱內亞人,並扣押所有的財物船舶。熱內亞人當然不會忍得下這口氣,即使處於黑 死病大流行的慘況中,還是勉強湊出了一批擁有六十二艘船、八千名士兵的艦隊,在海軍 司令帕加尼諾.多利亞(Paganino Doria)的率領下重返加拉太。 熱內亞艦隊在翌年抵達了君士坦丁堡外海,他們很快表現了海洋國家處於另一個次元等級 的軍事威力,對於靠泊在瑪摩拉海和金角灣的拜占庭艦隊發起一場夜襲,拜占庭艦隊一夜 之間折損九艘大型道蒙戰艦,和近百艘的小型划槳鬥艦,君士坦丁堡沿海火光衝天;僅僅 在被屈辱地逐出君士坦丁堡後不到半年,熱內亞人就憑著他們的實力重返加拉太。 一覺醒來發現制海權全失的坎塔庫占皇帝,只得向威尼斯求援;而威尼斯共和國第54代總 統安德烈.丹多羅(Andrea Dandolo)決定加入戰爭,以將熱內亞的勢力逼出東地中海。 安德烈.丹多羅,第一位「有文化」的威尼斯總統。他任內帶領威尼斯渡過接二連三不斷 的天災人禍,致力於對外戰爭和對內文教,對提升威尼斯的人文素養和開創日後的文藝復 興輝煌布下良好的種子。 做為共和國英雄恩里克.丹多羅的後裔子孫,威尼斯政界的名門子弟,安德烈的表現也算 是不辱家門:他是威尼斯第一名擁有大學學歷的共和國總統,曾就讀於僅次於波隆納大學 的帕多瓦大學(Università Padova),並且取得了法學博士的學歷。 「桂冠詩人」佩脫拉克,可能在帕多瓦大學客座講學之際與安德烈結識,從此之後對威尼 斯與安德烈總統留下深刻好印象。 被視為人文主義與文藝復興之父的義大利文學家佩脫拉克(Petrarch),是這樣評價他的 好友安德烈:「正直、清廉、熱情、愛國、博學、明智、能言善道、平易近人,且具有人 道精神。(“a just man, incorruptible, full of ardor and love for his country, erudite, eloquent, wise, affable and human”)」 儘管這位可憐的安德烈總統一上任就風雲變色、天災不斷,他在任內被迫面對各種大風大 浪,像是1348年一月二十五日發生於威尼托州的強烈地震,亞德里亞海難得一見的海水倒 灌,和稍後幾乎殺死了三成威尼斯人口的黑死病,以及日漸尖銳化的宗教衝突問題。 *1348年威尼托大地震,據稱這場地震摧毀了帕多瓦、吉奧佳、還有一半的威尼斯,地震威 力甚至遠到米蘭與羅馬都能感到震度。 但是他依然表現地極為優秀,安德烈試圖把他在帕多瓦大學的法治體系引入威尼斯,改革 官僚制度,提高公務員的薪水並簡化行政程序。同時,他也積極導入文教、藝術,鼓勵滿 腦子金幣叮噹響的威尼斯人也稍微培養一點文化水準,這位總統的積極推廣再加上黑死病 的無情肆虐,確實使得14世紀後半的威尼斯人,開始重視起過去他們所遺忘的精神生活層 面。 1350年威尼斯加入戰局,第二次威熱戰爭(1350~1355)開打。因為黑死病流行,許多市 民逃避兵役,威尼斯海軍這時只剩下二十五艘能動的槳帆戰艦,水手也只剩下五千人,雖 然比起他們的對手熱內亞來說簡直是不值一提的數字,安德烈總統對此一正需要趁火打劫 的時間點缺乏兵力感到十分頭痛。為了壯大聲勢,安德烈總統發揮威尼斯的外交實力,把 和熱內亞是海上競爭對手的亞拉岡王國(西班牙)、還有在1284年的海戰中被熱內亞打瘸 的比薩共和國,都拉進了反熱內亞的聯盟裡,而熱內亞也連忙跑去找當時剛興起的鄂圖曼 土耳其帝國結盟助威。 熱內亞與威尼斯這對地中海世界的海上雙雄兄弟鬩牆至如此地步,教皇克里門特六世( Clement VI)不得不出面喊話試圖避免基督教世界全部的海軍戰力毀於一旦,但是沒有人 理會教皇的調停。於是戰爭就此白熱化。 尼可羅.比薩尼(Niccolò Pisani)將軍率領君士坦丁堡的威尼斯商人和拜占庭雇傭兵 組成一支軍隊,在1351年夏初又將熱內亞軍趕出了加拉太;隨後比薩尼帶領這支混雜有義 大利人、希臘人、達爾馬提亞人、甚至是薩拉森人和法蘭克人的雜牌傭兵四處轉戰,為威 尼斯立下汗馬功勞。 在威尼斯參戰後,帕加尼諾.多利亞提督轉而率領艦隊前往愛琴海,攻打威尼斯在這一帶 最大的海軍基地:內格羅龐特(Negroponte,希臘優比亞島Euboea的別稱),倘若成功佔 領此處,即可一舉切斷威尼斯對君士坦丁堡方向的補給線。 但是出乎帕加尼諾提督的意料之外,不但威尼斯守將比薩尼驍勇善戰,而當初受威尼斯之 恩而建立的雅典公國(拉丁帝國建國時遺留的諸多法蘭克封建國家之一)也派出援軍支援 威尼斯,僅有輕裝備的熱內亞水手對上雅典公國的數百名重裝騎士部隊是完全束手無策,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亞拉岡王國的一支海軍艦隊此時從背後接近了熱內亞登陸船團,帕加尼 諾提督只得在10月20日解圍撤兵。 威尼斯與亞拉岡的聯合艦隊於1352年2月13日,北上接近君士坦丁堡,但卻遭到埋伏於博 斯普魯斯海峽的帕加尼諾艦隊奇襲;順著黑海往地中海的強勁海流,熱內亞艦隊將不善戰 鬥的亞拉岡海軍首先擊潰,然後與威尼斯艦隊陷入激戰。雖然詳細的傷亡數字不明,但是 相信威尼斯與熱內亞雙方的艦隊都受到巨大的損害,以致於威尼斯艦隊倉促撤回本國,而 帕加尼諾也連忙與拜占庭皇帝簽署停戰條約,換取在君士坦丁堡緊急靠港維修的許可。 由於戰爭的長期化,原本預期可以透過佔領巧斯島等希臘地區新領土來獲益的熱內亞政府 正式宣告破產,在軍餉糧彈都發不出來的慘況下,多利亞一家被迫接受北方的義大利親戚 :米蘭大公伯納波.維斯康提(Bernabò Visconti)金援,熱內亞事實上被米蘭併購, 成為從屬國。 在米蘭大公入主接手之後,熱內亞共和國看似暫時解決了自行瓦解的危機,但是威尼斯繼 續在外交方面作足功夫,安德烈總統四處勤跑外交(後來因為過度操勞國事,而在1354年 底勞累過度去世),以致於新即位的教皇英諾森六世決定對米蘭大公施壓,要求熱內亞方 面主動提出終戰和約。不同於可以無視教皇威權的海洋共和國,米蘭大公作為一個陸權的 世俗國家君主,為了避免招來被歐陸各國圍剿的口實,因此對於熱內亞進行了強力的干預 。 被希望停戰的米蘭大公,與強烈希望繼續作戰的熱內亞市民夾在中間的帕加尼諾提督,對 此非常苦惱掙扎,最後為了求取「有利的和平」,他被迫率領艦隊離開君士坦丁堡開向本 國,與騷擾薩丁尼亞島的威尼斯.比薩.亞拉岡的三國聯合艦隊決戰,結果在1354年八月 29日爆發的阿加賀洛海戰(Alghero)之中蒙受到毀滅性損失,僅存少數艦艇得以逃回熱 內亞,薩丁尼亞也因此落入亞拉岡王國手中,成為加泰隆尼亞人的殖民地。 雖然帕加尼諾提督在翌年的佐克隆海戰(Zonklon,希臘南部)中擊敗威尼斯艦隊、以擊 沉.俘虜35艘軍艦的輝煌戰果洗雪前恥,但是已經無法挽回對熱內亞越益不利的國際政局 ,最後熱內亞只得於教皇國和米蘭大公的國際壓力下,於1355年六月一日簽署屈辱的和約 ,承認喪失了加拉太區租界與巧斯島的現實。 第二次威熱戰爭至此結束。但是,對於威尼斯與熱內亞雙方而言,第二次威熱戰爭並沒有 得到令人滿意的結果;熱內亞雖然破產,但還是剩下了一口氣沒斷;而威尼斯方面則是因 為出現了史上罕見的內亂,所以才沒繼續對熱內亞施加壓力,好獲得休養生息的機會。 對於這兩個國家而言,第二次威熱戰爭的結束,只不過是下一場大戰爆發之前的二十年休 戰期───熱內亞人與威尼斯人彼此都很清楚,地中海只能有一個霸主,不是你死、就是 我亡。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6.23.154
GilGalad:呼....暫時告一個段落 感謝好文分享 先跟床被溫存去 囧 01/09 03:45
mstar:推! 感謝好文 01/09 11:47
tnnua:好文推~ 期待續集! 01/10 01:46
leepingyo:威尼斯的海商是否也是亦商亦盜啊? 01/10 02:28
tnnua:樓上~玩過大航海就知道了XD 政府公允的私掠許可(針對特定國) 01/10 11:49
boushan:大推 好好看壓 01/10 21:38
syucha:轉錄至看板 Warfare 03/16 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