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histor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bota (llll)》之銘言: : 讀過明史的都知道,關於日本的記載錯誤百出, : (因為無知,所以當時)跟日本的外交交涉基本上也算是失敗 : 不說日本, 連常常打仗的蒙古, : 對於他們的內部權力運作的關係, : 也有誤認的部分 : 因此, : 最近我看呂士朋那本明史, : 對於鄭和下西洋的目的, : 洋洋灑灑寫了好幾點, : 找惠帝,宣揚國威等等, 很多書上都這樣寫, : 國中的歷史課本也有這些說法, : 我是沒甚麼意見 : 但他其中一點寫 : 帖木耳勢大, 他要連絡海上各國, 對帖木耳行程包圍圈(大概是這個意思--- : 就是防備帖木耳), : 這個我就很好奇了 : 這個觀點的立論基礎在哪裡? : 因為對於近在眼前的國家都認識不清了 : 明朝真會認識到帖木耳的威脅??? 硬坳罷了,此一論點的最初源自中國大陸的學者向達,後被許多學者所採用 如台灣的徐玉虎。鄭和下西洋的研究到後來有點走火入魔的傾向,很多立論 細究下其實都佔不住腳,防備帖木耳的論點只是其中之一,在下還曾經看過 兩種論點,一是鄭和下西洋的其中一個原因是為了掃蕩張士誠舊部,但一看 就知道在硬坳,因為明朝不會為了幾批海盜耗費巨資來掃蕩。二是徐玉虎在 其著作《鄭和評傳》內的《鄭和下西洋原因之新探》裡就有一種論點,說鄭 和下西洋原因之一是為了開拓海外貿易市場並增加國庫收入,有文如下:『 建文帝即位後,靖難師起,轉戰四年,赤地千里,人民流離,成祖即位為安 民生,突轉向南洋發展,以國產之錦綺,漆瓷易取南洋之香料、寶貨,其目 的有二:一則阻錢貨之外流,二以裕國家之府庫』,但細究下就知道這種論 點只是硬坳,目的的第一點違背明朝國策「片板不許下海,隻帆不准出洋。 」,如果為了安沿海居民民生而發展海外貿易,則不可能只允許朝貢貿易, 而不準私人貿易,甚至屢次強調太祖「片板不許下海」的祖制。目的之二也 是鬼扯,鄭和下西洋每一次航行在財貨上總是入不敷出,宣宗還因為耗費太 多而終止下西洋,何來增加國庫收入? 原PO所謂「明朝真會認識到帖木耳的威脅?」之說,在下的回答是明朝確實知 道帖木耳汗國乃中亞之大國,但究竟有多大,明朝應該也不太清楚,明朝得知 帖木耳汗國的訊息渠道來自於帖木耳的朝貢與東察合台汗國入貢時的奏章,這 在《明太祖實錄》裡可以找到,明成祖期間帖木耳汗國也曾入貢。 防備帖木耳的論點在徐玉虎所著的《鄭和評傳》一書內的《鄭和下西洋原 因之新探》也有提及,有文如下:『按諸國歷史悠久,實力雄厚,與之通 好,可滅其對帖木兒汗國之向心,果與之締盟,則更為攻擊帖木兒汗國有 力之助。一旦帖木兒汗國與明朝發生戰爭,彼等攻其後,明朝擊其前,處 此腹背受敵之下,將無技可施矣,故成祖對帖木兒汗國在備戰上,已完成 攻心之根據…永樂三年(1405)鄭和奉命出使,帖木兒恰於此時病逝於東征 途中,其子能力不足,遂使其東征計劃無形終止,兩國未曾發生戰爭。因 之,鄭和下西洋之主要任務,亦沒有落實,致使人均誤認鄭和的出使,實 為找尋惠帝者。』,但在下前已述及,此種論點只是硬坳,細究下站不住 腳。至於為何在下說防備帖木耳的論點是硬坳,在下有以下幾個理由 一、沒有史料佐證 遍查文獻史料,找不到佐證來源,上述曾提及徐玉虎所著的《鄭和評傳》 一書內的《鄭和下西洋原因之新探》就有防備帖木耳的論點,但作者也 沒提供史料加以佐證。 二、明成祖時期的主要外患是瓦剌、韃靼與安南,實無力再惹西域 徐玉虎的論點有一個最大的破綻,是沒認清明成祖時期的主要外患。明成 祖時期的主要外患是瓦剌、韃靼與安南,帖木耳汗國與明朝中間還隔著個 東察合台汗國,加上兩國距離如此遙遠,所以帖木耳汗國不可能成為明朝 的假想敵。再者,明成祖光是任內為了應付北方瓦剌、韃靼與南方安南的 威脅就分身乏術,明成祖本人還死於第五次北伐的回師途中,哪有餘力與 金錢再去管遠在天邊的帖木耳汗國。 三、明朝對西域的控制力最西止於現今新疆哈密市 該論點多以帖木耳東征計畫為證,以在下看來實在十分荒唐,試問帖木耳 東征征得是誰?是明朝嗎?不,東征征得是東察合台汗國,這種論點無疑 把兩者中間的東察合台汗國完全忽略,還順便把明朝的疆域拓展到新疆全 省,在下猜測會有這種論點,大概是因為東察合台汗國遣使入貢吧,但套 一句PTT常用的話,這叫做『自我感覺良好』!明朝永樂年間對西域的控制 力僅只於甘肅與「關西七衛」,其中最西之處為「關西七衛」的哈密衛,它 的位置就是現今新疆的哈密市附近。東察合台汗國雖然遣使入貢,但該國 比朝鮮的軍事實力要強大許多,明成祖設立「關西七衛」其一是為了在側面 給予北方的瓦剌、韃靼構成威脅,其二就是為了防備東察合台汗國的東侵威 脅。明朝對於新疆的控制力遠不如安西之亂前的唐朝與清朝,即便是控管西 北的「關西七衛」也不同於九邊的衛所,衛所民與兵是西北異族,其享有高 度的自治權,可以有自己的軍隊,衛所內的刑事權也由該長官自行處置,是 故明成祖才會分設七衛之多,使其相互制衡,當「關西七衛」發生內鬥時, 明朝也不會去管,因為其原本的策略就是放任他們自己咬自己。 四、包圍圈海上諸國國小力弱,難以形成威脅 帖木耳汗國在當時中亞強極一時,憑這些弱小的諸國要對帖木耳汗國形成威脅 恐怕很難,更別說如果要鼓動這些小國對抗帖木耳汗國只是持這種論點者的自 廂情願,明朝與這些國家相距遙遠,試問當帖木耳汗國發現這些小國在他背後 捅刀子,忿而進攻這些小國時,明朝如何相救?臣服帖木耳是臣服,臣服明朝 也是臣服,捨近求遠的舉動那些小國除非腦殘了才會答應明朝要求,要不然就 是明面上答應你,暗地裡吞了明朝大量好處,然後射後不理,把明朝當冤大頭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85.19.66 ※ 編輯: newSung 來自: 210.85.19.66 (02/03 14:04)
dimer: 02/03 18:01
Swashbuckler: 02/03 18:21
zenoofelea: 02/03 20:54
Hartmann:推 02/03 22:37
kenco:推 02/04 03:06
clint0822:推 02/06 1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