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histor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我覺得黃仁宇是一個有趣但是難懂的學人 我自己很久以前就讀過他的「萬曆十五年」,還寫過讀書報告 後來再讀了一次,令我有「我是怎麼讀書的」這種感覺 然後再讀了一次,卻讓我覺得「我前兩次是怎麼讀書的」....然後.... 然後我就不太敢說我讀得懂黃仁宇了XDDD (每次心得都不太相同) 不過有些「最近的心得」,我想到是可以分享分享 如果有「moonlike這個人是怎麼讀書的」的想法,還請多多包涵了XD 黃仁宇自稱是用「大歷史」的角度來看歷史的 他不太贊同用片面的事蹟把人蓋棺論定,認為這樣太過簡化歷史 他認為應當要「將當日的社會輪廓,盡量勾畫」 於是就可以看到「中國傳統的社會、政治、經濟、思想等等 有它們的結構與節奏,也有它們牢不可拔的特點」 我猜想黃仁宇所謂的「特點」,其實也就是這個社會的困境 黃仁宇想表達:中國的社會有他獨特的困境 於是他從六個不同的角度切入, 藉由萬曆皇帝、張居正、申時行、海瑞、戚繼光、李贄等人, 他們種種(而終歸於失敗)的努力,來描寫這個社會所遇到的困難 而這個社會遇到的最大困難,就在於行為規範(法律)與社會事實脫節 這個脫節,就是kutkin網友前文所謂的「以道德治國」 黃仁宇常用的字是「以道德代替法律」 然而黃仁宇這個用法讓人容易誤解,彷彿是沒有法律似的! 其實恰好相反:黃仁宇的意思是法律的標準太高, 幾乎是直接把道德標準當作法律標準了 而這種標準,當然是「做不到」的----所以社會一直很難上軌道 然而人民與官員也不是笨蛋,遇到這種制度, 大多人也就懂得「陰陽」的奧妙,嘴裡說一套,實際上卻是東折西扣, 將就之下,帝國也就順利地維持下去了 如果認為「法律(道德)是神聖不可侵犯,我一定要貫徹到底!!!」 會發生什麼事呢? 黃仁宇舉了海瑞當例子 我覺得黃仁宇這裏舉海瑞,是一個妙例 而我想這個例子,多少也可以解答 march20 網友的質疑 ----這就是一個「遵禮惡困」的例子 此外,我想回應一下kutkin文章一開頭的 「明朝的敗亡早在一開始就定下了」, 雖然我個人不喜歡明朝,但我仍認為這個指控, 對於明朝開國者的算是太苛了 換個方向來看,我們似乎也可以用類似的標準去指責大多數的其他朝代, 因為大多數朝代,都在發生根本性改變(變法)之前,就滅亡了 如果只是單單指責明朝,我想朱元璋應當很難心服吧! 何況明朝的國祚並不算短----以時間來講算是成功的朝代了 --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 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 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 還寢夢佳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2.183.123
sunsand:明代朱元璋的一堆遺訓"祖訓" 的確對後代是一種嚴重困擾 10/31 15:09
k800i:祖訓是拿來對付異己用的吧,平常「和樂」之時誰會當一回事。 10/31 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