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histor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以下是我自己的心得啦: 會寫什麼樣的文體,有時候是考慮聽眾,有的時候也會考慮自我感覺 例如如果要我寫法律課的考卷,什麼「系爭」啦、「非謂」啦, 常常會不自覺的跑出來; 如果寫一些使用英文課本當教材的課程的考卷, 則我的答案常常會有外文文法,專有名詞當然毫不客氣會寫英文 至於寫這些很「不口語」的東西,會不會「感覺自己比較高級」? 別人我不曉得,我自省是:我似乎會的。 這也許算是「自我感覺良好」吧!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要學會寫這些「不口語」的東西, 也一定是經過一番努力,到能寫得出來,也算是自我肯定吧?似乎也無可厚非 (聽說適度的自我感覺良好=正面思考的人生 ← 對健康有益XD) 危險的是:自我感覺良好 常容易目空一切,這才是大忌 我不太同意「經過初步的訓練,古代的典籍, 即使已經經過上千年,都還能讀的懂」這種說法。 有些典籍確實在國中、高中教育後,就能大致上讀懂, 例如史記、三國志等等; 但是像文心雕龍這種,我就很存疑了, 至於像是兩京賦、兩都賦、三都賦這一類.... 讀起來,難度跟讀字典大概沒差多少吧 我認為:經過初步的訓練,能讀的懂得大概也是初步的古代典籍而已; 雖然對現在的人來講,能直接拿史記當故事書來看, 或許已經會被側目為「好強哦」, 但我覺得:史記雖然確實是經典,但也真的只是很基本的讀物而已 但現代大學以上非中文系的人, 有多少人能直接讀懂文選、尚書、詩經這類典籍呢? 我也不太同意這句「直接用白話文不是更好,能夠讓更多人理解字面的意義」 白話文要寫的爛的,實在是罄竹難書了.... 去書局,試著隨手翻開一本大學的教科書, 有可能不算低的機會,就能接觸到「不容易理解字面的意義」的白話文 例如:句子過長看不出重點、贅字太多、外國文法等等 (其實我寫的這篇也不算是一篇很好的白話文.... 我也常覺得自己寫的東西不算太好) 講到文言文與白話文,我總不禁想到魯迅 魯迅就會寫很好的文言文,例如他的「中國小說史略」: (三國演義)寫人亦頗有失,以致欲顯劉備之長厚而似偽,狀諸葛之 多智而近妖,惟於關羽,特多好語,義勇之概,時時如見矣。 這是拿來當課本的書,他寫的文字精鍊扼要,讀來很有味道 至於他的白話文寫的有味道自然不在話下,否則他也很難這麼紅 他的詩似乎也是不論古詩或新詩都很有意思: 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破帽遮顔過鬧市,漏船載酒泛中流。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爲孺子牛。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 ---------------------------------------------------------------- 目前的造物主,還是一個怯弱者。 他暗暗地使天變地異,卻不敢毀滅一個這地球;暗暗地使生物衰亡, 卻不敢長存一切屍體;暗暗地使人類流血,卻不敢使血色鮮穠;暗暗 地使人類受苦,卻不敢使人類永遠記得。 --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 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 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 還寢夢佳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6.194.12
mgdesigner:推此篇 11/14 02:28
summertrees:其實關鍵癥結就是魯迅的古文底子好,你最後那段不就是 11/14 10:15
summertrees:很漂亮的對仗句?一整個是文言的文法 11/14 10:16
或許更像是是排比的修辭? 是否屬於文言的文法?這我倒是沒有特別研究
IBIZA:兩京賦、兩都賦、三都賦, 不是文言文 11/14 11:14
IBIZA:不要把古文都當作文言文啊... 11/14 11:15
IBIZA:至於文心雕龍不好讀, 是因為用典, 不是文體 11/14 11:17
ssarc:廣義的古文不都是文言文? 11/14 12:15
IBIZA:不是 11/14 13:16
keku:詩詞歌賦是另外一種文學體裁 不要跟文言文搞混了 11/14 14:09
saram:嚴格來說是要分開的. 但也歸類古文就是了. 11/14 18:40
saram:這裡所謂古文不是李白說的"古文". 11/14 18:41
「古文」這個詞看來似乎有好多個意思 維基百科都有消歧意頁面了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F%A4%E6%96%87 ※ 編輯: moonlike 來自: 114.42.198.13 (11/14 23:32)
Voony:總不能說背了化學元素表就能立刻看懂所有反應式吧? 11/15 12:56
sneak: 兩京賦、兩都賦、三都賦 https://daxiv.com 01/01 2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