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histor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KoujikiOuji (古事記王子)》之銘言: : ※ 引述《moonlike (Thema & Variationen)》之銘言: [del] : : 我也不太同意這句「直接用白話文不是更好,能夠讓更多人理解字面的意義」 : : 白話文要寫的爛的,實在是罄竹難書了.... : : 去書局,試著隨手翻開一本大學的教科書, : : 有可能不算低的機會,就能接觸到「不容易理解字面的意義」的白話文 : : 例如:句子過長看不出重點、贅字太多、外國文法等等 : : (其實我寫的這篇也不算是一篇很好的白話文.... : : 我也常覺得自己寫的東西不算太好) : 中文的原罪啊這個…現代漢語當中的字通常只是詞素,至少兩個詞素才能是一個 : 有效的詞彙(「滿」或「足」都無法單獨表達「滿足」的完整意思)語句肯定比文言文 : 加長不少。然後大家又習慣了西式文法,偏偏中文是獨立語,介係詞不明顯甚至根本 : 可以不用,「宗族的世系學」「研究」和「宗族的」「世系學研究」,研究的東西不 : 同書名卻相同;中文又沒有詞綴標示詞性,「美麗」的「秘密」和「美麗的」「秘密 : 」傻傻分不清楚;中文還不是字母或音節文字…這麼難搞的東西竟然全世界最多人使 : 用,根本是活生生的奇蹟啊。 突然想幫我們的母語說句話:模稜兩可或許是許多語言都有的原罪 例如當今最強勢英文也會有這種問題 抄一則在教科書上的例子: 有一個小朋友,遇到了神燈精靈 精靈跟小朋友說: You may have your wish. 小朋友想要喝奶昔,希望精靈變出一杯給他喝,所以就說了: Ok! Make me a milkshake. 精靈聽了,就把小朋友變成了一杯奶昔 : 魯迅有想過照日文文法改善中文文法,本居宣長在18世紀就有信心說日文明晰勝 : 過中文,所以日本神國大優脂那西戎…其來有自。 剛才去wiki了一下本居宣長這個人, 原來是研究「源氏物語」的大家 「本居宣長……他極力反對儒家思想,提倡清除中華文化對日本文化的影響。 在文學方面上,本居宣長提出了「物之哀論」(もののあはれ), 推崇以《源氏物語》為代表的日本平安時代文學, 反對以勸善懲惡對文學作品進行詮釋。」 那麼有此言論似乎就不那麼奇怪了 源氏物語是一部成功的文學作品, 有著與傳統的中國文學很不同的味道 有這樣的好作品(還有其他許多日文和歌的作品)當底子, 也難怪像本居宣長這樣的人能有這麼大的信心 這倒是讓我想起胡適講的幾句話: 若要造國語,先須造國語的文學。有了國語的文學,自然有國語。 這話初聽了似乎不通。但是列位仔細想想便可明白了。天下的人誰 肯從國語教科書和國語字典裏面學習國語?所以國語教科書和國語 字典,雖是很要緊,决不是造國語的利器。真正有功效有勢力的國 語教科書,便是國語的文學,便是國語的小說、詩文、戲本。國語 的小說、詩文、戲本通行之日,便是中國國語成立之時。試問我們 今日居然能拿起筆來作幾篇白話文章,居然能寫得出好幾百個白話 的字,可是從什麽白話教科書上學來的嗎?可不是從水滸傳,西遊 記,紅樓夢,儒林外史……等書學來的嗎?這些白話文學的勢力, 比什麽字典教科書都還大幾百倍。 若是沒有源氏物語、沒有許多的和歌作為「日語確實能很有表現力」的例證 本居宣長大概也就沒辦法這麼囂張了 對照來看,在漢文作為官方書面語言的古代日本, 本居宣長所做的事,大概就近似於日本的白話文運動吧XD : : 講到文言文與白話文,我總不禁想到魯迅 : : 魯迅就會寫很好的文言文,例如他的「中國小說史略」: : : (三國演義)寫人亦頗有失,以致欲顯劉備之長厚而似偽,狀諸葛之 : : 多智而近妖,惟於關羽,特多好語,義勇之概,時時如見矣。 : : 這是拿來當課本的書,他寫的文字精鍊扼要,讀來很有味道 : : 至於他的白話文寫的有味道自然不在話下,否則他也很難這麼紅 : : 他的詩似乎也是不論古詩或新詩都很有意思: : : 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破帽遮顔過鬧市,漏船載酒泛中流。 : :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爲孺子牛。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 : : ---------------------------------------------------------------- : : 目前的造物主,還是一個怯弱者。 : : 他暗暗地使天變地異,卻不敢毀滅一個這地球;暗暗地使生物衰亡, : : 卻不敢長存一切屍體;暗暗地使人類流血,卻不敢使血色鮮穠;暗暗 : : 地使人類受苦,卻不敢使人類永遠記得。 --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 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 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 還寢夢佳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6.195.241
KevinR:我真的不覺得日文的表達能力有中文好 11/17 01:25
我也不覺得... 不過,若把範圍稍稍限縮,則無論是現在的中文或日文, 似乎都較刻意仿古的文體要容易達情表意一些
saltlake:道理很明白 語言和文字是溝通的工具 學習使用工具的目的 11/17 06:57
saltlake:是要靠工具得到好處 文學作品讓人爽 是一種學習驅動力 11/17 06:58
saltlake:某國科技或商業強勢 也會吸引外人學習該國語言文字 11/17 06:59
推!
rehtra:我討厭胡適 11/17 09:33
XD 大姊本色不改 不過據笑傲江湖的任我行的說法, 有些人「再練三十年功夫,或許會讓我不佩服一下。」 依此看來,能讓大姊討厭應當也還可以算是一號人物才是XD 不遭人忌是庸才嘛!
Tiunn:胡適是個很有眼光與見識的讀書人 11/17 13:50
是啊 而且是個有趣的人
winwoeld:魯迅要廢漢字 更討厭.. 11/17 18:37
魯迅這人真的挺有意思 在漢字文化圈,他的名聲大概會永遠跟他寫的漢字作品一起流傳下去了 ※ 編輯: moonlike 來自: 114.42.177.190 (11/17 21:36)